郡国制

✍ dations ◷ 2025-08-04 08:38:02 #郡国制

郡国制,又称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和封建制(分封制)并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始于西汉,建立之初是为了避免权奸乱朝,又可以中央集权。此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北朝。

刘邦先前为了楚汉相争,分封异姓诸侯王,以争取实力军人的支持,击败西楚。但一统天下后,刘邦面对军力强大的异姓王,非常不信任,随即开始消灭异姓王,先后灭亡了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王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新的燕王卢绾。刘邦订立了白马之盟,不允许异姓王再度出现。

周朝采用封建制,传国悠久,但国势衰弱,被诸侯欺凌;秦朝采用郡县制,中央集权,国势强大,但权奸赵高乱朝之后,迅速灭亡。所以刘邦想出了折衷的办法,汉朝以“郡县制”为主,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郡县与封国并行,又称“郡国并行制”。汉朝的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以分封宗室子弟的方式,分封同姓九王,调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两极偏差,恢复封国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产生积极作用,但后来还是引爆了七国之乱。

中国史上自汉朝开始直至南北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封建制度”,但分封不是主体。各个朝代政权稳定以后,王国与侯国实际成了行政区划体系之一,或形式上分封。汉朝王国、侯国的行政长官是“国相”由朝廷直接任免,为王、侯国的实际行政长官,王侯反而是虚君,不掌该地治理权力。到了魏晋南北朝行政长官则是内史。而且魏晋南北朝的诸侯王,通常不到藩国就任,而是皇帝另有任用,如任命都督某处军事。比如八王之乱时的成都王司马颖并不在成都国,而是作为都督冀州诸军事,驻守在邺城。

隋朝之后,行政区划上没有了封国,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存在观察使、节度使等军阀割据政权,大多数情况下,要领受中原王朝的册封来确保政权合法性,如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楚国之国王马殷,尽管于907年建国,仍旧于927年(天成二年)接受中原王朝后唐册封为“楚王”。宋朝亦加强中央集权,分封王没有封地,不实行郡国制。

元朝的情况比较复杂,参见元朝藩王列表。

比较特殊的是明朝,虽然有分封制,但分封的区域并没有形成行政区划,分封王并无实权,受皇帝直接管辖。

清朝初年的三藩也有封国的性质,但随即也引爆了三藩之乱。

相关

  • 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是生长于甲状腺的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以及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大多数患者在25到65岁时初次罹患此病,而且女性较男性罹病几率为高。甲
  • 无线广播电台电台广播(英语:Radio broadcasting),又称无线电广播、声音广播或收音机广播,是以无线电波单向传递声音信息的方式,一般是以高频广播。电台发送广播频率后,听众透过收音机来接收。依
  • 英国国家统计署英国国家统计署(英语: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威尔士语:Swyddfa Ystadegau Gwladol),简称“ONS”,为英国统计局(英语:UK Statistics Authority)的执行机构,直属于英国国会。国
  • 反ICERD大集会反ICERD大集会(马来语:Perhimpunan Bantah ICERD;英语:Anti-ICERD rally),亦称812大集会(马来语:Perhimpunan 812)、812主权集会(马来语:Perhimpunan Daulat 812),是马来西亚多个马来穆斯
  • 约翰·沙捷巴亚娜·基士图约翰·沙捷巴亚娜·基士图(斯瓦希里语:John Ssebaana Kizito,1934年9月12日-2017年7月3日)是乌干达实业家、经济学家和政治人物。
  • 法则学派法则学派(Rule Based Approach),为人工智能学习的两大学派之一,另一派为机器学习学派(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法则学派指的是机器模仿人类,以逻辑推论的方式,根据人类学习之法
  • 崔昌旭崔昌旭(韩语:최창욱),韩国电视剧导演。
  • 拉滕 (施泰尔马克州)拉滕(德语:Ratten)是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魏茨县的一个市镇。总面积28.72平方公里,总人口1217人,人口密度42.4人/平方公里(2005年)。
  • 法兰克·霍吉法兰克·霍吉(Frank Hodge,1894年4月18日-1957年),是一名英格兰羽毛球运动员。 法兰克·霍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优异的绩效服完役后,于1919年重返羽毛球场。身为一名左手选手,
  • 王宾鲁王宾鲁(1867年-1921年5月25日)字燕卿,号东武琴士,又号飞飞子、青齐下士,山东诸城人,清末民初音乐教育家,诸城琴派古琴家,与王溥长、王雩门、王作祯、王露合称“诸城琴史五杰”。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