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居龙藏

✍ dations ◷ 2025-07-15 02:59:05 #日本人类学家,日本考古学家,台湾日治时期人类学家,台湾日治时期考古学家,1870年出生,1953年逝世,德岛县出身人物,台湾原住民历史,台湾原住民文化

鸟居龙藏(日语:鳥居龍藏とりい りゅうぞう ,1870年5月4日-1953年1月14日),是一位生于日本德岛县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及民俗学家。

鸟居龙藏生于德岛县德岛市东船场,为家中排行第二之儿子,家里经营烟草批发生意。

他自小学校退学后,持续学习人类学知识。1886年,参加东京人类学会。1892年,于千叶县发现史前贝冢。隔年,入东京帝国大学人类学系担任标本管理员,跟随坪井正五郎(日语:坪井正五郎)学习。

1896年至1900年间,四度被东京帝国大学派遣至台湾从事人类学研究调查。到达台湾后,选择徒步入山,以进行实地调查旅行;足迹遍布台湾本岛及红头屿、火烧岛,并攀登玉山,横越中央山脉,为台湾原住民研究留下珍贵的影像与资料。完成两部民族志学作品《红头屿土俗调查报告》及《人类学写真集·台湾红头屿》。

1906年至1907年,进行满蒙调查。

1911年开始,在朝鲜总督府的委托下进行朝鲜半岛调查,除人类学外也积极调查石器、古坟等遗物。指出学界权威关野贞错认为高句丽古坟者应属汉人,证明汉人在当时己移居朝鲜半岛,为一巨大发现,但他亦因此于后来遭排斥。

1919年,前往西伯利亚,以黑龙江流域为中心进行原住民调查。1930年代之后,前往中国北方,将其研究主题转向辽朝。

1923年,就任国学院大学教授。

1924年,辞去东京帝国大学教职,于自宅设立鸟居人类学研究所。

1928年,以自己的名义为上智専门学校向文部省申请并完成升级手续,成立上智大学。随后,任该校文学部长与教授。

1933年,辞去国学院大学教职。

1939年,应哈佛大学燕京研究所之特别招聘成为研究员。当时其研究课题是中国辽代,并为此前往中国北京。在北京,有哈佛大学之姐妹校燕京大学。应聘时,其头衔为客座教授,实属该校之研究所研究员。到北京后,継続在山东进行现场研究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该校被日军关闭,他因此失去职位而贫困。日本投降后,鸟居复职,其研究一直持续到战后。

1951年,返回日本。1953年,于东京逝世,享年82歳。

1964年,于徳岛县鸣门市妙见山顶建成“徳岛県立鸟居记念博物馆”,为日本传统城楼样式,建筑经费来自全徳岛県民。

2010年4月1日,“德岛县立鸟居龙藏记念博物馆”迁至徳岛市内。此馆位于“文化之森”,与其他博物馆共处同一设施之内。开馆以来,有几次大型展覧会,展示了鸟居的蒙古调查、台湾调查、アイヌ等。亦有举办讲演会。

伊能嘉矩、金关丈夫、森丑之助、鹿野忠雄、宫本延人、移川子之藏、马渊东一、国分直一、浅井惠伦、千千岩助太郎

相关

  • 五界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
  • 碳端C端(亦作C-端,英语:C-terminus),又称碳端、羧基端,指多肽链具有游离的α羧基的末端。在翻译过程中,多肽链是从N端往C端合成的,因而在书写多肽序列时,从N端开始书写,从左到右写到C端。
  • 清水断崖清水断崖是位于台湾花莲县秀林乡的海岸断崖,是苏花公路和仁至崇德路段著名的旅游景点。台湾战后,台湾省政府将其列为台湾八景之一。 约九百万年前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发生碰
  • 樱桃的滋味《樱桃的滋味》( طعم گيلاس)是伊朗导演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所执导的电影,于1997年戛纳影展首映,并获得金棕榈奖。
  • 康斯坦丁一世 (希腊)康斯坦丁一世(希腊文: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A', Βασιλεύς των Ελλήνων,拉丁文转写:,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1913年至1917年、1920年至1922年在位。康斯
  • 启发法启发法(,源自古希腊语的εὑρίσκω,又译作:策略法、助发现法、启发力、捷思法、拍脑袋)是指依据有限的知识(或“不完整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它是一
  • 仙茅甜蛋白仙茅甜蛋白(Curculin)是一种能引起甜味的蛋白质,该蛋白在1990年首次被发现并分离出来。该蛋白存在于仙茅科植物宽叶仙茅()的果实中,该植物原产地是马来西亚,有时候也简称仙茅。和
  • 计算理论杂志计算理论期刊(Theory of Computing)是一份互联网上的开放获取期刊,领域为计算理论专业。这份期刊创刊于2005年,主要缘起于时下全世界的大学图书馆面对一这些由商业学术出版公司
  • 黄维翰黄维翰(1867年-1930年),字申甫,号稼溪。江西抚州府崇仁县连城乡舍头村(今属临川区连城乡)人。清末、民国政治人物、学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联捷乙未科进士。
  • 毋昭裔毋昭裔(?-960年代),因《十国春秋》有阙文导致表字阙载,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后蜀官员,在后蜀第二任皇帝孟昶年间为宰相。毋昭裔家世、生年不详,河中龙门(今山西运城)人。博学,以才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