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贝恩克(德语:Paul Behncke,1869年8月13日-1937年1月4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海军上将,因在日德兰海战中指挥德国公海舰队第三战列分舰队(英语:III Battle Squadron)而知名。
贝恩克于1869年8月13日在吕贝克出生。他在14岁时加入海军,并作为一名军官在远东指挥一艘巡逻艇。在基尔的海军学院学习后,他被分配到总参谋部。作为隼号无防护巡洋舰的指挥官,他回到中国海域。在被提升为舰长后,他被任命为韦廷号战列舰的指挥官,之后又被任命为威斯特法伦号无畏舰的指挥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贝恩克晋升为海军少将,并再次被派往总参谋部。在冲突期间,他反对阿尔弗雷德·冯·铁必制上将的潜艇战理论,并被任命为第三战列分舰队(英语:III Battle Squadron)队长,该分舰队由德国海军九艘最现代化的战舰中的八艘组成(国王级与皇帝级)。贝恩克在他的国王号旗舰上领导这些战舰参加日德兰海战,他在行动的第三阶段指挥整个舰队,并被炮弹碎片打成重伤。
在1917年的穆胡岛海战(英语:Battle of Moon Sound)中,贝恩克阻止俄国舰队的部分撤退,并击沉光荣号战舰。那时他已经拥有海军中将的军衔。第二年,在爱德华·冯·卡佩勒(英语:Eduard von Capelle)上将宣告放弃后,他升任国家海军办公室的国务秘书,在被解除职务前,他只担任了一个月的职务。
贝恩克在战后取代阿道夫·冯·特罗塔上将重新获得职位。1924年从海军退役后,贝恩克担任德日协会的主席。1937年1月4日,他在柏林逝世,享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