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珠衣

✍ dations ◷ 2025-09-12 16:02:10 #泰雅族,礼服,民族服饰,台湾原住民文化

贝珠衣(泰雅语:lukkus-kaxa),有宝贵衣裳或金衣裳等意思。在传统泰雅族部落中,贝珠衣不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是富有许多泰雅文化意涵的服饰。

由砗磲贝制作而成的白贝珠,再横缀或纵缀装饰在麻织布上,贝珠间彼此并排对齐,有许多种呈现方式,如珠裙、珠衣。一件长版贝珠衣约需要数万粒的贝珠缀饰,最多可达到12万粒,一般可重达约三、四公斤。

贝珠衣是泰雅族独特的衣饰文化。虽形状为裙,但其功用却不在穿着上,有以下几点功能与其背后的社会意涵:

根据1915年《蕃族调查报告书》的记载,位于今桃园县复兴乡的大嵙崁部落过去男方甚至要给女方五十至一百件的珠裙聘礼;若无聘礼,则可用劳力换娶,在婚后须住女方家工作数年,获许可后,才可将妻子带回家。离婚时,妻须还珠裙二十件左右给丈夫。假设若再婚,则只要四、五件珠裙即可。

根据1803年秦贞廉在《漂流台湾秀姑峦之记》书中所描述的,这些贝珠可能系由阿美族妇女所做,再与山上的泰雅族人交易而来。泰雅族传统上即以织布的精巧来评定妇女的社会地位与才能,织布技巧精湛者,其纹面的部位愈大,地位也愈高;若不会织布,则无法成家。

在台湾原住民的服装中,最贵重的衣服就是泰雅族的贝珠衣。因为它既贵又重,在现存社会中已不多见。直到今天,泰雅族仍是所有族群中最会织布的一族,而贝珠衣的贵重性也可见一斑。

贝珠的来源是砗磲贝,但是现今砗磲贝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的保育类物种,现在开采已是不可能,所以此泰雅族传统工艺渐渐流失。

贝珠衣是两个族群工艺结合的成果,贝珠的来源是阿美族人从靠海的部落采集到的砗磲贝制成,阿美族妇女会将砗磲贝制作成贝珠,而泰雅族的族人即是他们的交易对象。泰雅族人会用不去交换阿美族作的贝珠,经两部落间的交换,再由善常编织的泰雅族妇女,花上数年的时间将贝珠织缀入衣服制成贝珠衣。

由于近年来原住民运动兴盛,许多部落便开始了对自身原住民传统文化的复振运动。而贝珠衣的复振有以下几点案例说明:

在尤玛.达陆的带领下,重制许多泰雅族传统服饰、饰品,包含贝珠衣等,并联络各方资源和台湾各大博物馆的合作。如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新北市立乌来泰雅博物馆、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等。目前多家博物馆均保存、展示重制过程,让原住民族传统工艺的美学与族群文化得以延续。

太鲁阁族艺术家东,冬.侯温带领一群部落的青少年在东华大学内开设贝珠工艺制作营,其特色是选用白瓷来代替贝珠作为材料,课程除了介绍贝珠衣的历史渊源以外,有更多的实务上的操作。

相关

  •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通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也被称为“神学士政权”,是一个由塔利班建立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酋长国。塔利班政权在1996年建立并展开对阿富汗长达五年的统治,至2001
  • 次声波次声波(英文:Infrasound)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人耳对次声波基本上没有感受,但是一些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蓝鲸可以感受次声波频率并使用这个频
  • 老楞佐·方济各·卡波维拉老楞佐·方济各·卡波维拉(意大利语:Loris Francesco Capovilla;1915年10月14日-2016年5月26日),是天主教意大利籍司铎级枢机及洛雷托自治监督区荣休监督。2014年,他以98岁高龄,成为
  • 护士帽护士帽是女性护士戴的一种帽子,最初的用意是固定女性护士的头发,并且展现亲和的外观。男性护士则不会配戴护士帽。护士帽上的线条及颜色则代表了护士阶级及科别。护士帽是来自
  • 双极性晶体管双极性晶体管(英语:bipolar transistor),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俗称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终端的电子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
  • 克劳德·维维尔克劳德·维维尔(法语:Claude Vivier,1948年4月14日-1983年3月7日),加拿大魁北克作曲家。生于蒙特利尔,出生时遭父母遗弃,3岁时被姓Vivier的法裔夫妇收养,初就学于宗教学校,可能因同性
  • 迪诺·乌尔巴尼迪诺·乌尔巴尼(意大利语:Dino Urbani,1882年3月8日-1958年5月9日),出生于里窝那,意大利前男子击剑运动员。他曾获得1920年夏季奥运会男子重剑团体和男子佩剑团体金牌。
  • 丁仪 (弘治进士)《归囊遗稿》丁仪(1472年-1521年),字文范,号汾溪,福建晋江人,回族,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福建乡试第三十五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进士。正德二年(1507年)任海宁县知县,迁任四
  • 陈宝泉 (军事将领)陈宝泉(?-1935年12月),字蕴山。籍贯不详。东北军及蒙古军将领。陈宝泉毕业于保定军校。后来,他任东北军骑兵第17旅崔兴武部旅参谋长。他和李守信是结拜兄弟。1933年3月,日军进攻热
  • 费纳奇镜费纳奇镜(英语:Phenakistoscope),1832年由比利时人约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和奥地利人西蒙·冯施坦普费尔(Simon von Stampfer)发明,可播放连续动画,是早期无声电影的雏型。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