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语常用副词

✍ dations ◷ 2025-08-13 02:58:56 #台湾闽南语常用副词
自明郑时期到清治时期,中国闽粤一带的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其中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府人以及漳州府人最为多数,使得闽南语逐渐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了台湾最优势语言,使得今日台湾闽南语成为台湾第一大方言。后台湾闽南话在日治时期更以“台湾话”称之。由于外来政权不断更迭,加上日治后,两岸逐渐隔阂,使得台湾闽南语在腔调上与原生闽南语有着些微差异,在语汇上也吸收了各时期政权以及原住民族的外来语,因此最后形成了与原生闽南语有差异的台湾话。下方整理出台语中与华语有着些微或较大差异的常用副词字词与华语字词间的对照,并采用台罗拼音为其标音。不过,需注意的是台语的部分副词也有地域性的差异。

相关

  •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英语: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电镜或电显)是使用电子来展示物件的内部或表面的显微镜。高速的电子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波粒二象性),而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其使用的波
  • 肥害肥害是由于肥料配制不当,加入过量氮肥或腐熟不充分的有机肥,或根外追肥浓度过高而引起的,使土壤产生盐渍化。
  • 体积(英语:Volume)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缩写:NAS), 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在任期内无偿地作为“全国科学、工程和医药的顾问”。美国国家
  • 安妮·姬拉铎安妮·姬拉铎(法语:Annie Girardot,1931年10月25-2011年2月28日),生于法国巴黎,著名电影演员。1955年,演出她生平首部电影《餐桌上的十三个人》(法语:Treize à table)。1956年,获得苏珊
  • 慢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桥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是一种由甲状腺被一系列细胞或抗体介导免疫过程攻击所导致的自体
  • 《申命记》是《圣经》全书也是《希伯来圣经》的第5本书。这本书含有对耶和华的百姓发出的有力信息。在旷野流浪了40年之后,以色列的子孙正站在应许之地的门槛上。在这个时候,
  • 裁军裁军是指裁减武装力量和军事装备的行为,一般而言裁军有几种原因:
  • 苯扎氯铵苯扎氯铵,也被称为BZK,BKC,BAC,alkyldimethylbenzylammonium chloride和ADBAC,是属于季铵基类的阳离子性界面活性剂。它主要有三个用途:作为杀生物剂,阳离子界面活性剂,以及在化学工
  • 翠鸟翠鸟亚科 Alcedininae 翡翠亚科 Halcyoninae 鱼狗亚科 Cerylinae翠鸟是指佛法僧目下的一类体型中小、羽毛颜色艳丽的鸟类。它们具有世界分布(英语:cosmopolitan dis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