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

✍ dations ◷ 2025-08-07 05:01:25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的癌症,是皮肤癌中罕见的癌症。好发于皮肤但也可能出现在口腔、肠道或眼睛中。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现在腿,而男性患者则最常出现在背部。有时黑色素瘤是由痣转变发展而来,有这种转变的痣外观上的改变包括尺寸变大、边缘变得不规则、颜色改变、发痒、或皮肤破坏。对于肤色较浅的人而言,紫外线暴露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因。太阳或日晒床都是可能的紫外线来源。大约有25%的黑色素瘤是从痣发展而来。有很多痣、家中曾有人得过黑色素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都较高。一些罕见的基因缺陷,例如着色性干皮症,也会增加罹患的风险。诊断方法是对可疑的皮肤病变部位进行切片检查。避免紫外线暴露以及使用防晒油可以预防黑色素瘤的产生。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切除。对于黑色素瘤较大的病患,会检测邻近的淋巴结来判断是否发生转移。若没有转移的话大部分的病患可被治愈。对于黑色素瘤已发生转移的病患,免疫疗法、生物性治疗、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可能可以增加存活率在美国,病患在接受治疗后,若只有局部病变五年存活率为98%,若已发生转移,五年存活率则为17%。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取决于该黑色素瘤厚度(英语:Breslow's depth)、细胞分裂速度、以及覆盖其上的皮肤是否被破坏,近年发展的免疫疗法对于该病症颇有效果,能够提高治愈率。。黑色素瘤是皮肤癌当中最危险的一种,其恶性程度高,是皮肤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改善程度都很有限,因此死亡率很高,若能早期诊断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2012年全球有232,000人罹患黑色素瘤,并造成55,000人死亡。澳洲和新西兰的黑色素瘤发生率为全球最高。欧洲和北美洲也有高发生率,但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生率则较低。在台湾则占了皮肤癌当中7%左右。男性得病的比例高于女性。1960年代以来,黑色素瘤在以白人为主的区域变得越来越常见。

相关

  •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系列中耳发炎疾病之统称。其中以急性中耳炎(AOM)和中耳积水两型最为常见(OME)。急性中耳炎为急性感染所致,耳朵疼痛为其常见的临床症状。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幼童,常有拉扯
  •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viral infection;infectious disease)发生时,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感染性病毒颗粒附着并进入易感细胞。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检测,例如发烧前的严
  • 整体词整体关系(英语:Holonymy)是一种语义关联。如果 A 是 B 的一部分,或 A 是 B 集合的成员,则称 B 是 A 的整体词,A 是 B 的分体词。例如,“树”是“树皮”的整体词,也是“树干”、“树
  • 声门声门(glottis)是两瓣声带之间的开口。在言语发生中,以声带的振动作为声音源的音称为浊音。声门是肺部压出的空气通过声带的出口。发生过程中牵涉到声门的音素称为声门音。声门
  • 高血压高血压(英语: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不过长期高血压为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
  • 咯血咳血又称为咯血,是一种症状,指肺或气管中的出血,经由咳嗽而吐出。多半是因为所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而被发现。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支气管炎、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或是使用
  • γ-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γ‐变形菌纲(学名:Gammaproteobacteria)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是目前所知的细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纲,包括一些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类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a
  • 转录转录(英语:Transcription)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遗传信息由DNA复制到RNA(尤其是mRNA)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合成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途径。真核
  • 先天性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系统(英语:Innate immunity)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非专一性防御,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及相关机制,可以以非特异性的方式抵御外来感染。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非特异
  • 输精管输精管是人和动物体内输送精子的生殖管道。人的输精管是一对由壁厚腔小的肌肉组成的长约30-50厘米的传送精子的管道,自附睾下端向上,从阴囊上升,穿过腹股沟管进入盆腔内,其末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