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巴特兰德

✍ dations ◷ 2025-10-29 19:08:41 #杰克·巴特兰德

杰克·巴特兰德(英语:Jack Butland,1993年3月10日-),是一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现时被英超球队水晶宫外借至曼联,他年仅18岁时就已经代表英格兰青年队各梯队出赛(除了U18),在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中更以后备名单征召上国家队。

杰克·巴特兰德生于布里斯托尔,在2007年加入伯明翰城受训,2009年离开学校,加入伯明翰城青年军。年仅16岁的他就代表预备队首发出战,并签下职业合同,为期两年半,于17岁生日时生效。在2010年4月,由于本·福斯特受伤及科林·多伊尔患病,他被授予一队号码,在联赛对伍尔弗汉普顿流浪中作替补身份。在2011-12赛季,他两度被外借至切尔滕汉姆以获得出场机会,期间他与母会签下一份长达5年的合同.。他在外借期间帮助切尔滕汉姆争取升级资格,他的表现引来英超豪门球探的关注,并传出收购他消息以纾缓财困的伯明翰城。到2012年4月由于伯明翰城门将博阿兹·米希尔受伤,他被俱乐部召回作后备门将。

2012/13赛季,他获分派首席门将的1号球衣,在8月18日首次为伯明翰城出赛。然而在8月21日的比赛中两次失误使球队以3-2不敌谢周三。

2013年1月21日,传媒报导伯明翰城因财困关系旗下一线球员有机会被卖作,包括巴特兰德。

2013年1月31日,巴特兰德以350万英镑转会费加盟英超斯托克城,并签约四年半,但其仍会以外借方式继续留在伯明翰城直至2012/13年度英冠赛季结束。

巴特兰德于2020年10月16日与英超俱乐部水晶宫签约,合同为期三年。

巴特兰德于2008年10月3日首次为国家队出场,他在首场U16比赛中力保大门不失球,使球队在胜利盾对北爱尔兰中大胜6-0。2009年他提拔至U17,并在2010年欧洲U-17足球锦标赛的决赛成为首发门将,对阵西班牙U17,并使球队首度赢得冠军 。在2011年欧洲U-19足球锦标赛中他成为参赛队员,但球队在预选赛中西班牙U19以净胜差压英格兰U19出线。巴特兰德为2011年U20国际足联世界杯中英格兰队的首发门将,三场小组赛皆保持不保球,但在16强被尼日利亚攻破大门而出局。2011年9月1日,他仅以18岁之龄就代表英格兰U21首次出赛,对战阿塞拜疆,力保大门不失 。

在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中,他被英格兰主教练列入后备名单。但原本被征召的诺维奇城门将约翰·鲁迪受伤,巴特兰德临危受命进入国家队,虽然只是出场机会极微的三号门将。同年8月15日对阵意大利的友谊赛中,他为英格兰队首发出场45分钟,以19岁加158日成为英格兰主队史上最年轻上场的门将。

相关

  • 氯化钾氯化钾(化学式:KCl),英文:Potassium chloride。盐酸盐的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醇,不溶于醚和丙酮。氯化钾在农业上是常用的肥料(一般称为“钾肥”),在台湾俗
  • 塔格糖塔格糖(英语:Tagatose)在分类上属于己糖与酮糖,为D-果糖四号位碳所对应的差向异构体,存在于一些树胶的水解产物中。甜度与蔗糖相似,而产生的热量只为蔗糖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作为低热
  • 詹姆斯·沃德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可以指:
  • 圣安东尼圣安东尼(St. Anthony the Great,约251-356年),或称“伟大的圣安东尼”、“大圣安东尼”。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及基督徒。是基督徒隐修生活的先驱,也是沙漠教父(英语:Desert Fathers)的
  • 大豆油墨大豆油墨(Soy ink)是以大豆油为材料所制成的工业印刷油墨。相比于传统以石油为材料的油墨,大豆油墨被认为较为环保而且利于废纸回收再生工程,而且印刷上也有色彩更鲜明和省墨的
  • 假藿香蓟属假藿香蓟属(学名:)是菊目菊科下的一属,下有330余个物种。假藿香蓟属下的物种主要分布于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其中150余个物种是墨西哥的野生物种。
  • 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演化至老年的红巨星末期,气体壳层向外膨胀并被电离,形成扩大中的发射星云,经常以英文的缩写“PN”或复数的“PNe”来表示。“行星状星云”这个名称源自1780年
  • 信长公记《信长公记》是部半传记式的回忆录,由织田信长旧将太田牛一(和泉守)著作。内容主要描写关于日本战国时代名将织田信长与其父织田信秀的生平事迹。全书共16卷,从织田信秀崛起(天文
  • 缪遵义缪遵义(1710年-1793年),字方彦,又字宜亭,号松子居士。江南省苏州府吴县人。清朝官员、医学家。缪遵义是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科状元缪彤之孙,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榜眼缪曰藻之子。缪遵
  • 耕读耕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方式,乡人以农耕维生之余,利用闲暇的时候求取学问。 中国历代有不少文人崇尚耕读的生活,乡绅门第以耕读传家为族训,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也有不少描述耕读生活的作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士人躬耕的记载,《春秋左传》有云“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以农耕活动比喻个人修身和处世的体悟。 农家学派许行提倡耕读并举,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贤德应该要同百姓一样耕种获得粮食,自己做饭并处理国政,且身体力行带领学生下田耕种。西汉时期,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