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

✍ dations ◷ 2025-08-19 11:16:12 #清政府
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权机构,始于后金政权,长达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后终结。清政府末代总理为袁世凯。清朝政府最初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五年(1631年),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天聪十年(1636年)设立都察院。崇德二年(1637年)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后金时期和清初重要的决策机构。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国都由盛京城迁至北京城,并增设多个中央行政机构。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仿照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负责起草、传达诏令,进呈题疏,代批拟旨等。清朝的内阁名义上居中央辅政机构之首,但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内阁的最高长官大学士,虽然品极位崇,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为皇帝缮写文书和谕旨而已。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使之成为决策中心。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定名的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成为清中后期为皇帝服务的国家决策中心。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晚清时期,国内外环境剧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政府下诏订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为十一部。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末帝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后,在北京紫禁城中依然保持着一个“逊清皇室小朝廷”,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被迫出宫结束。中华民国军政府(1911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913年)中华民国华北临时政府(1937年-1940年)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1940年)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5年?-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1935年-1936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33年-1934年)

相关

  • 奥尔堡自治市奥尔堡自治市(丹麦语:Aalborg Kommune)是丹麦的一个自治市,位于日德兰半岛北部,属北日德兰大区。面积1,133.99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196,292人。首府奥尔堡。2007年由原奥尔堡自治市
  • 政教分离政教分离(英语: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国家政府权力(凯撒即世俗王权)与宗教机构权力(基督即教会)的分割;也可以是说,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压迫任何一个宗教机构,任何一个宗
  • 维和维持和平(英语:Peacekeeping)的活动,旨在创造有利于维持持久和平的条件。经研究发现,维和能减少战场上平民的死亡,并降低再次引发战争的风险。
  • 病毒载体病毒载体(英语:Viral vectors)是一种常使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工具,可将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可发生于完整活体(in vivo)或是细胞培养(in vitro)中。原理是利用病毒具有传送其基因组进入其
  • 李惕碚李惕碚(1939年6月12日-),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出生在重庆市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 肌浆网内质网(英语: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折叠成一个扁囊或细管状构造,可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
  • span class=nowrapYClsub3/sub/span氯化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Cl3,易溶于水。固体氯化钇有和AlCl3一样的结构。无水氯化钇通常由氯化铵和水合氯化钇、氧化钇、或氯氧化钇反应首先得到(NH4)2:然后将(NH4)2
  • 提乌德贝尔特二世提乌德贝尔特二世(Theudebert II)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奥斯特拉西亚国王(595年—612年在位)。奥斯特拉西亚及勃艮第国王希尔德贝尔特二世与妻子法伊洛贝(Faileube)的长子、勃
  • 瓦萨奇-卡什瓦萨奇-卡什国家森林(英语:Wasatch-Cache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面积1,607,177英亩(6,504.01平方千米),主要位于犹他州北部地区(占81.23%),剩下小部分位于爱达荷州东南
  • 明军明朝军事指明朝时期的军队,明代早期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发的,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籍选,亦即垛集军,是由户籍中抽丁而来。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