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

✍ dations ◷ 2025-11-11 13:00:00 #清政府
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权机构,始于后金政权,长达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后终结。清政府末代总理为袁世凯。清朝政府最初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五年(1631年),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天聪十年(1636年)设立都察院。崇德二年(1637年)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这是后金时期和清初重要的决策机构。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国都由盛京城迁至北京城,并增设多个中央行政机构。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仿照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等组成,负责起草、传达诏令,进呈题疏,代批拟旨等。清朝的内阁名义上居中央辅政机构之首,但没有明朝中后期内阁那样的实权,内阁的最高长官大学士,虽然品极位崇,实际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为皇帝缮写文书和谕旨而已。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使之成为决策中心。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定名的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成为清中后期为皇帝服务的国家决策中心。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晚清时期,国内外环境剧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政府下诏订定新中央官制,改六部为十一部。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末帝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后,在北京紫禁城中依然保持着一个“逊清皇室小朝廷”,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被迫出宫结束。中华民国军政府(1911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913年)中华民国华北临时政府(1937年-1940年)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1940年)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5年?-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1935年-1936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33年-1934年)

相关

  • 卢比安纳卢布尔雅那(Ljubljana,斯洛文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副黏病毒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个亚科,副粘液病毒亚科(Paramyxivirinae)及肺炎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副粘液病毒亚科除已归类六属病毒外,还有尚未归类之马麻疹病毒属(Equine Morbilli
  • 司法公正公正指对于同一事件对于所有的人平等对待。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社会公正。程序公正追求规则对于所有人和机构的平等,追求起点的平等。社会公正追求结果的平等,不问人们的起点、
  • 政教分离法案1905年法国政教分离法(法语:loi du 9 décembre 1905 concernant la séparation des Églises et de l'État)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众议院于1905年12月9日通过的一项法律。该法
  • 艾哈迈达巴德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又译阿麦达巴,在郑和下西洋时译称阿拨巴丹,是印度西北与古吉拉特邦的第一大城、全国第七大城,以素食闻名印
  • 自给农业自给农业的是以提供足够粮食给农民自身家庭为目标的农业,农民根据家庭的需要而非市场价格决定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这种农业方式最早在新石器革命出现,当时人们开始在尼罗河、幼
  • 蓓尔美尔蓓尔美尔(Pall Mall)是伦敦西敏市的一条街道,与林荫路平行。它西起于圣詹姆士街(英语:St James's Street)(St. James's Street),途径滑铁卢坊(Waterloo Place),东止于干草市场街。此后延
  • CA公司CA公司(英语:CA Technologies, 前身为Computer Associates Inc., NASDAQ:CA),中文全名“组合国际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美国一家软件公司,于1976年由华裔美国人王嘉廉创立。至于董事
  • 血红素尿症血红素尿症(Hemoglobinuria)是在尿液中发现血红蛋白(血红素)浓度过高的疾病。此疾病多半和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有关,是原发性的血管内溶血,破坏红血球,因此血红素释放到
  • 直线直线,是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沿着一定方向和其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是不弯曲的线。直线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几何学体系中有着不同的描述。在这里主要描述欧几里得空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