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阻效应

✍ dations ◷ 2025-10-22 00:33:00 #电学,材料科学,电现象

压阻效应是用来描述材料在受到机械式应力下所产生的电阻变化。不同于压电效应,压阻效应只产生阻抗变化,并不会产生电荷。

凯尔文(Lord Kelvin)在公元1856年第一次发现金属的阻抗在施加机械性负荷时会产生改变。到了公元1954年,正当单晶硅逐渐成为类比及数位电路设计的材料的选择时,第一次在硅及锗中发现高度的压阻效应(Smith 1954)。

压阻性元件的感度可由其程度因子的表示:

其中   ϵ L   {\displaystyle \ \epsilon _{L}\ } π T {\displaystyle \pi _{T}} π L {\displaystyle \pi _{L}} 以及 σ i j {\displaystyle \sigma _{ij}} 分别为无应力下的电阻、外加电流、横向压阻系数、纵向压阻系数以及x,y,z三个方向上的张力分量。

压电系数会随着该感知器相对于晶轴方向以及杂质掺杂浓度分布而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此种简单的电阻具有相当大的应力感度,在应用上还是会采用较复杂的组态,以消除对某些噪声干扰的敏感度及其它缺点。压电阻应用在与过小应力相关的信号振幅变化时,具有对温度变化相当敏感的缺点。

硅的压阻效应被应用在压电阻器、惠斯登桥、X-Ducers、piezo-FETS、固态加速规以及双极性晶体管等元件上。

相关

  • 红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学名:Trichophyton rubrum)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是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红色毛癣菌是引致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原住民体
  • 胸部外科医生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东澳洋流东澳洋流(英语:East Australian Current)是一股沿着澳洲东岸北边流向南边的洋流,夹带温暖的海水,是澳洲沿岸最大洋流。在某些大陆棚,海流时速最高可达 7 节,均值为 2 至 3 节。东澳
  • 法国海外领土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法国本土指的是位于欧洲不包含海外属地的法国领土,按级别划分为(截止2016年):法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上述的任何部分都不握有主权。这种
  • 缅甸联邦议会全国民主联盟 (135)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 (11)   若开民族党 (10)   掸族争取民主同盟 (3)   德昂民族党 (2)   佐米民主代表大会 (2)   孟民族党 (1)   缅甸民族团结
  • 水肿水肿(edema、/ɪˈdimə/、oedema、dropsy、hydropsy;希腊语οἴδημα, "swelling"),又称浮肿,是指人体皮下空腔因体液异常堆积所产生的肿大症状。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
  • 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儒塞利诺·库比契克(葡萄牙语:Juscelino Kubitschek de Oliveira (JK);1902年9月12日-1976年8月22日),捷克裔巴西政治家,于1956年至1961年期间担任巴西总统。他出身于米纳斯吉拉斯,
  • 罗雷尔·路德威·德亚瑞司特罗雷尔·路德威·德亚瑞司特(德语:Heinrich Louis d'Arrest;1822年7月13日-1875年6月14日,又译达赫斯特),生于德国柏林,德国天文学家,普鲁士天文学家。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已经参与
  • 菲利普·阿吉翁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8月17日-)是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增长和契约理论。他与彼得·豪伊特提出了“熊彼得范式”的概念,二人在共著的专书《内生增长理论》
  • 天降之物《天降之物》(日语:そらのおとしもの,直译为“从天而降之物”,或者“从天而降之人”)是水无月すう的漫画作品,并改编成轻小说、电视动画、剧场版和游戏。居住在日本九州福冈县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