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八世退位

✍ dations ◷ 2025-02-23 01:59:55 #爱德华八世退位

爱德华八世退位是英国王室于1936年发生的君主退位事件,英王爱德华八世向美国失婚名流华里丝·辛普森求婚,触发宪政危机。

辛普森夫人与爱德华的婚约在宗教、法律、政治和道德各方面都引起非议,遭受英国和各自治领政府反对。英国国教会不容许男女在前夫前妻在世时结婚,而身兼英国国教会名誉领袖的爱德华受此教义规限,难以在迎娶辛普森夫人后仍坐拥王位。舆论认为辛普森夫人曾经离婚,意味她在政治和社会角度上都不宜成为王后。国内建制派认定,辛普森夫人只是为了金钱和地位才嫁给爱德华八世,而非真心爱上他。爱德华在一片反对声中昭告天下,自己深爱辛普森夫人,并决定在对方第二段婚姻划下句号后,就会迎娶对方。

爱德华目睹国内的反对声浪未有止息,最终选择了美人而放弃江山,在1936年12月宣布退位。爱德华八世之弟约克公爵阿尔伯特及后登基为英王和印度皇帝,是为乔治六世。爱德华获赋予温莎公爵爵位和殿下尊称,在逊位翌年与辛普森夫人成婚,二人白头到老,直至他在1972年离世。

1931年1月10日,当时为威尔士亲王的爱德华获情妇辉莱斯女爵(英语:Thelma Furness, Viscountess Furness)介绍给美国公民华里丝·辛普森,她是英国船公司高层安尼斯·艾德列治·辛普森(英语:Ernest Aldrich Simpson)的妻子,而安尼斯当时是华里丝的第二任丈夫,华里丝与美国海军机师温·斯潘塞(英语:Earl Winfield Spencer Jr.)的第一段婚姻已在1927年以离婚收结。

1934年,辉莱斯女爵赴美探亲,外界相信爱德华趁此时与华里丝成为情侣。不过爱德华十分强调二人未曾发生亲密接触,形容华里丝为其情妇亦不恰当。而爱德华与父母的关系更因华里丝的出现而变得更差,即使英王乔治五世和王后特克的玛丽曾于白金汉宫接见她,二人后来也拒绝再次接见。伦敦警务处特别分部(英语:Special Branch)曾秘密跟踪爱德华和辛普森夫人,了解二人的关系、辨认“秘密恋人”、以及调查辛普森夫人的私生活。英国政府和国内建制派对于英国王位法定继承人,被一名曾离婚且过往经历不明的美国女性弄得神魂颠倒,感到非常焦虑。

1936年1月20日,爱德华八世正式登基继位英王和印度皇帝。辛普森夫人自此以英王贵宾的身份,更频繁出席官方活动。不过王室出勤记录(英语:Court Circular)却不见辛普森夫人的丈夫名字,引起外界猜测。同年夏天,英王未有按惯例到巴尔莫勒尔城堡渡假,而是与辛普森夫人到地中海东部。欧美报章广泛报道英王出行,相反英国传媒自我噤声、极其低调。至于得悉外电报导的加拿大人和海外英侨,对于英王的举动感到非常震惊。

10月或之前,上流社会和外国社会流传当辛普森夫人正式离婚后,爱德华将尽快娶对方。同月尾,辛普森夫人提出离婚,美国传媒报导她与英王成婚在即。英王私人秘书亚历山大·夏廷治(英语:Alexander Hardinge, 2nd Baron Hardinge of Penshurst)于11月13日致函陛下,警告“英国传媒不可能一直不报导陛下与辛普森夫人的友谊……单凭有直率报导事件的外地的英国臣民信函判断,事件将带来灾难性后果。”数名英国资深大臣得悉夏廷治进谏之意后,可能曾协助草拟信件。

11月16日,爱德华八世邀请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入宫,告知对方有意娶华里丝为妻。鲍德温明言人民不会接受此等婚姻:“王后将母仪天下,故须听取百姓就王后人选的意见。”时任澳大利亚驻伦敦公使、时任澳大利亚总理斯坦利·布鲁斯也持相同意见,他曾在夏廷治致函英王当日会见对方。布鲁斯也在写给鲍德温的信中,表明对英王与华里丝的婚姻深感可怕。

12月1日,布拉德福德主教(英语:Bishop of Bradford (diocese))欧佛·宝伦(英语:Alfred Blunt)在主教会议上发言,暗示爱德华八世需要主恩(英语:divine grace):“我们希望他明白自己的需求,在座部分人盼望他就自己的警觉性带来更多正面讯号。”翌日,英国传媒打破沉默,在头版大幅度报导首位公众人物就当前危机发表公开言论。后来主教澄清,撰稿之时并不知悉华里丝一事。12月4日,华里丝在王室职员建议下离开英国、前赴法国南部,避开记者的频繁追访。爱德华八世与华里丝道别之时非常伤心,爱德华告知她“朕不会离弃你”。

爱德华登基后推动自身的亲民和现代化,虽然获得公众欢迎,却失去建制派的支持。爱德华又轻视传统礼数,忽视社会规范与风俗,触怒贵族。因此,爱德华与华里丝的婚姻引爆多方怒气。

内阁大臣和王室发现华里丝·辛普森的家庭背景和习惯不符合王后应有的典范,社会上亦流传有关她的传言和暗嘲。玛丽王太后甚至被告知,辛普森夫人透过在华人妓寨所学,成功令儿子的性功能障碍得以病除,夫人或因此性控制儿子。坎特伯雷大主教牧师亚伦·当(英语:Alan Don)也部分同意有关说法,怀疑英王“可能因为被辛夫人控制而性失常”。爱德华八世的官方传记作家菲利普·施迦(英语:Philip Ziegler)提到,二人之间“必定有某种性虐恋关系”,爱德华“享受被她诱惑和欺负”。

跟踪辛普森夫人的探员报告指,辛普森夫人亦与一位有夫之妻、汽车维修员佳·振杜迪发展恋情。此份报告相信已传阅给多名建制派中人,包括王室成员。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形容辛普森夫人是“荡妇”,妻子露丝也拒绝与她共进晚餐。

华里丝被认为只是为了钱财而接近爱德华;英王侍從官就曾写道,华里丝“钱财到手后”就会离开英王。时任财政大臣内维尔·张伯伦在日记批评她并非爱上英王,而是一个“只为一己私利而利用英王的极其无耻妇人”,又斥责她挥霍无度。

由于战间期的英美关系不太美满,因此大部分英国人不愿接受美裔王后。与此同时,英国上流社会部分人蔑视美国人,认为他们地位低下。相反,美国舆论和传媒都支持二人的婚姻。

当时英国国教会不容许已离婚男女在丧偶前,于教堂行礼再婚。英王作为教会的最高名义领袖,亦须遵守此等教条。教会在1935年重申:“任何情况下,基督徒在前妻或前夫在世时均不能再婚”。坎特伯雷大主教郝武·兰(英语:Cosmo Lang)相信,作为英国国教会领袖的英王不能与已离婚男女成婚。若果爱德华最终娶华里丝的话,对方将会有两名在世前夫,违反教义和教会领袖的职责。

华里丝在美国以“感情不合”为由首次离婚,但不获国教会承认,即使兴讼也可能不获英格兰法律承认。时英格兰法律和教会均只容许通奸为由离婚,因此第二段婚姻和与爱德华的第三段婚姻都被或会被视为重婚和无效。

爱德华出巡威尔士,探访受大萧条影响的矿工村民时,指出“有些事必须要做”,令民选政治人物担心立宪君主会插手政务。枢密院议长拉姆齐·麦克唐纳曾写道:“此等冒险行为应被限制,此乃入侵政界并应依宪法审视。”纵然此番圣旨令爱德华备受威尔士民众爱戴,他却因婉拒亲临阿伯丁王家医院(英语:Aberdeen Royal Infirmary)新翼开幕仪式,而令苏格兰百姓怨声载道。爱德华解释是因为他正悼念父王,但翌日被传媒发现,爱德华是为了陪华里丝渡假而拒绝出席仪式。

爱德华还是威尔士亲王时曾形容工党郡议员为“怪人”,又高调反对政府政策。登基为英王后,又屡屡不听大臣意见,包括反对制裁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拒绝接见被废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又不支持加强国际联盟。

英国政府得悉华里丝可能是纳粹德国特工后,更加反对二人婚事并对英王不满。一份被外交部截获的德国驻英国大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电报显示,大使强烈认为反对婚姻的主要动机是“击倒透过辛普森夫人工作的亲德势力”。有传华里丝能够取阅爱德华放在贝维德堡(英语:Fort Belvedere, Surrey)王居的政府机密文件。而当爱德华退位时,流亡法国的华里丝保镖向唐宁街报告指,华里丝可能“急赴德国”。

上述一切的争论和传言,令建制派坚信华里丝不能成为王后。首相斯坦利·鲍德温谏言指出,内阁大臣以至大多数民众均反对陛下娶华里丝;若然陛下坚持违背大臣建议,内阁将会总辞。英王后来回忆道,“我计划当辛普森夫人可以自由地嫁人后,尽快娶她为妻”,“若果政府反对这门婚事,就如首相提出的理据去说服我会发生,那么我已准备好走”。鲍德温得悉英王的退位建议后“感到惊讶”,并在英王的压力下,同意深入研究三个选项:

贵贱通婚在欧洲曾经发生,包括爱德华的太祖父符腾堡的亚历山大公爵,但英国国内没有先例。英国又与五个自治领政府(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和爱尔兰自由邦)商讨,大多数同意“选项三没有替代方案”。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澳大利亚总理约瑟夫·莱昂斯、南非总理巴里·赫尔佐格反对选项一和二。麦肯齐·金告知爱德华“做他认为对的事”,加拿大政府呼吁英王将职责放先、对辛普森夫人的感情放后。加拿大总督迪斯梅勋爵告知白金汉宫和鲍德温,纵然加拿大人深爱英王,但若爱德华娶了一个离婚女士,加拿大公众将会感到愤怒。新西兰总理迈克尔·约瑟夫·萨瓦奇拒绝选项一,认为选项二“或许可行”,但强调最终仍然“由主家政府的决定主导”。爱尔兰自由邦行政局主席(英语: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of the Irish Free State)埃蒙·德·瓦莱拉与英廷沟通时强调,爱尔兰自由邦作为罗马天主教国家并不承认离婚,假设英国百姓不接受华里丝的话,英王退位是唯一可行办法。11月24日,鲍德温与三名英国反对派高层商讨事宜,反对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和自由党党魁雅池博·冼奇爵士(英语:Archibald Sinclair, 1st Viscount Thurso)同意选项一和二皆不可接受,温斯顿·丘吉尔则承诺支持政府。

不过丘吉尔最终未有守诺言,他在7月建议英王法律顾问禾特·蒙顿(英语:Walter Monckton, 1st Viscount Monckton of Brenchley)反对离婚但被无视。随着二人婚姻曝光,丘吉尔开始要求鲍德温和英王延迟作出决定,并须咨询国会和百姓。丘吉尔又私下致函《泰晤士报》编辑杰弗里利·弗兰克·道布森(英语:Geoffrey Dawson),说明他的提案能够换取时间,而英王可能会失去对辛普森夫人的感情。鲍德温拒绝丘吉尔的要求,可能是因为他希望尽快解决危机。英王支持者指控鲍德温、弗兰克·道布森和郝武·兰三人有阴谋。王家医师伯臻·弗兰克·道布森(英语:Bertrand Dawson, 1st Viscount Dawson of Penn)可能曾牵涉逼使首相以心脏疾病为由挂冠退休的计划,但他最终承认心电图显示鲍德温的心脏健康。

英王的政治支持力量不高,而丘吉尔、法西斯的奥斯瓦尔德·莫斯利和共产党人等的支持者也不是来自主流政党。前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支持英王但不喜欢辛普森夫人,但因为与情妇法兰西丝·史芬逊到牙买加渡假,而未有积极插手危机,12月初,有传言指丘吉尔将组织和领导“英王党”,但丘吉尔无意组织保王运动,且保王派未能集中力量,最终失败告终。这些传言无疑是鼓励英王干涉政治,不仅令国会议员感到可怕,更是严重打击英王和丘吉尔的形象。

从信件和日记可判断,工人阶级和退役军人是英王的主要支持者;而中间和上流社会则倾向反对爱德华。《泰晤士报》、《晨报(英语:The Morning Post)》、《每日先驱报(英语:Daily Herald (UK newspaper))》,以及《每日电讯报》等琴利勋爵(英语:Gomer Berry, 1st Viscount Kemsley)控制的报章都反对这场婚事;比华博勋爵的《快报》和罗特美勋爵(英语:Harold Harmsworth, 1st Viscount Rothermere)的《邮报》则倾向支持贵贱通婚。英王估计反对婚事的报章发行量约为850万、支持的为1,250万。

12月3日,爱德华与鲍德温见面时“激烈”争辩。获丘吉尔和比华博支持的爱德华提出,在英国广播公司广播圣意,以“古老惯例”让英王“向他的臣民发表公开讲话”。爱德华计划告知听众“朕仍是座右铭为‘吾役(英语:Prince of Wales's feathers)’(我服务)的同一人”,且盼望继续为王。若被逼退位的话,则希望与辛普森夫人通婚后,能重新登基。演辞其中一段如下:

鲍德温以演辞严重违反宪制原则为由,拒绝让王上发表演说。按惯例,英王只可在咨询大臣后行事。但爱德华为激起反政府民意,而试图违背具约束力的朝廷意见、单独行事。大臣认为言辞揭露爱德华鄙视宪制惯例,王位的政治中立岌岌可危。内阁办公厅2013年解封的档案揭露,时任内政大臣约翰·西蒙爵士曾在爱德华决定退位前,下令邮政总局(英语:General Post Office)截取贝维德堡与白金汉宫之间和欧洲大陆之间的电话通讯。

爱德华得悉王位与娶华里丝为妻不可兼得,透过广播陈辞理据又因宪制所限而不能成事。深陷此境的爱德华,最终在12月5日选择了第三个选项──退位。

1936年10月27日,辛普森夫人离婚聆讯的代表律师辉奥多·郭德(英语:Theodore Goddard)担心,“爱国”市民有机会成功介入聆讯、阻止离婚。由于法院未能颁下协作离婚(英语:collaborative divorce)裁决(即双方同意的离婚),因此案件以无抗辩有过错离婚形式处理,男方为被告,而女方为受害者。若然市民介入能证明辛普森夫人涉嫌串谋“假离婚”(例如密谋或伪装通奸),则离婚聆讯会失败。12月7日,英王得悉郭德准备乘机赴南法见华里丝,遂召其入宫,明言禁其出行,担心会令华里丝改变心意。郭德及后直往首相府,鲍德温随后为他准备飞机,起程往戛纳。

郭德抵达后警告华里丝,市民介入案件的情况应该会出现,且有机会成功,而他的职责就是建议她放弃离婚诉讼。华里丝拒绝,但二人致电告知英王,华里丝愿意为保爱德华王位而分手。但英王已经下定决心,即使不能与华里丝成为夫妇,也要放弃王位;而当时外界也相信英王退位将是无可避免的。郭德提到,纵然华里丝准备好尽全力解决情况,但爱德华八世去意已定。

由于郭德心脏虚弱且未曾搭飞机,因此他带同他的医生威廉·区活搭机。由于区活驻扎产科医院,因此外界误以为华里丝有孕,甚至有传准备堕胎,所以传媒铺天盖地报导华里丝的代表律师带同妇科医生(实为区活)和麻醉师(实为郭德的文员)赴法见华里丝。

12月10日,爱德华在眺望堡签署退位备忘,他的三个弟弟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后登基为乔治六世)、格洛斯特公爵亨利王子和肯特公爵乔治王子亦有签署。翌日,《1936年陛下退位宣言法令》成为爱德华最后一份御准法令。法案成法后,退位诏书正式生效。根据《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令》,英国君主同时享有自治领王位。英国政府希望自治领接受自己的行动,虽属权宜之计但可避免尴尬,不过自治领要求爱德华退位须得到各国同意。《法规》亦规定,英国议会通过的法令可应自治领请求而成为当地法律。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和新西兰都提出请求,当时正举行会议的澳大利亚国会表决批准法令,而其余三国则因国会休会而由政府批准。爱尔兰自由邦政府则借此机会加速改制共和(英语:Irish head of state from 1936 to 1949),国会先在12月11日通过修订宪法(英语:Constitution (Amendment No. 27) Act 1936),删除涉及英王王位的条文及废除爱尔兰自由邦总督一职;翌日通过承认爱德华退位的《1936年行政权力(对外关系)法令(英语:Executive Authority (External Relations) Act 1936)》。南非则通过《1937年英王陛下爱德华八世退位法令(英语:His Majesty King Edward the Eighth's Abdication Act 1937)》,宣布爱德华的退位在1936年12月10日于当地生效。加拿大亦通过《1937年王位继承法令》,确认爱德华退位。

爱德华的支持者认为,英王“被骗徒首脑鲍德温赶离王位”,但建制派则放下心头大石。麦肯齐·金在1936年12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爱德华的“是非之心被他多年的兴奋生活泯灭得七七八八”。当他得悉爱德华最终选择退位后,他又写道“他若是那种人就最好不要继续把持王位”。爱德华助理私人秘书亚伦·黎素(英语:Alan Lascelles)曾在1927年向鲍德温表示:“我不禁想到,对他和国家最好的,是让他伤害自己。”

12月11日,爱德华以“爱德华王子殿下”名义在温莎城堡发表演说,谈及自己未能在“没有我心爱的女人”支持下如愿履职。演辞经丘吉尔修饰,语调温和,并经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翌日,爱德华离开英国,前往奥地利。

爱德华八世是在位时间最短的联合王国君主(英语:List of British monarchs by length of reign),历时仅327日,也是不列颠群岛历史上任期短于一年的君主之一,不列颠群岛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是“九日女王”简·格雷。

1936年12月12日,乔治六世赋予兄长爱德华温莎公爵爵位和殿下尊称。翌年5月3日,辛普森夫人的离婚程序正式完成,但因非常低调而只有少量报章有报导,其中《泰晤士报》只用一句轻轻带过;爱德华同日离开奥地利。

6月3日,爱德华与华里丝在法国成婚,华里丝成为温莎公爵夫人。乔治六世却颁发制诰,禁止她被尊称殿下,引起爱德华不满。两夫妇定居法国后,爱德华获乔治六世给予免税津贴,又透过售卖巴尔莫勒尔城堡和桑德灵厄姆府给乔治六世而赚了一笔。

1937年10月,公爵伉俪无视英国政府意见,访问德国,并在上萨尔茨堡会见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期间更行纳粹礼;德国传媒大肆报导爱德华夫妇的行程。爱德华在1966年12月13日《纽约每日新闻》和《芝加哥论坛报》的文章中写道,当时希特勒劝他“鼓励德国攻击东方并永远击溃共产主义,有利于对英国和欧洲”,“我以为纳粹与赤色分子互相猛打时,其他人可以做骑墙派”。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打,爱德华被委派至法国的英军特派团。1940年2月,德国驻海牙大使朱廖斯·冯·锡-博卡苏达(英语:Julius von Zech-Burkersroda)声称,爱德华曾外泄盟军保卫比利时的计划。同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北部后,公爵伉俪逃往里斯本。及后以维特·施伦贝格(英语:Walter Schellenberg)为首的纳粹特工发起威利行动(英语:Operation Willi),试图怂恿公爵离开葡萄牙但不果,又曾盘算绑架他。歌德觉勋爵(英语:Thomas Inskip, 1st Viscount Caldecote)警告时任首相丘吉尔,公爵是“著名的亲纳粹分子”,“可能会成为阴谋的主角”。丘吉尔警告公爵若不返回英国,就可能会被送上军事法庭。

7月,爱德华获任命为巴哈马总督。爱德华据报曾言,战后希特勒将打倒美国人,我们将接手,英国人“不愿奉我为王,但我将以领袖身份回归”,“若希特勒被推翻,对世界而言会是惨剧”。这些言论令公众更相信公爵伉俪同情纳粹,而逼使爱德华退位意味成功阻止王位被一名政见极端的人所把持。至于当时社会为何出现不同阴谋论,例如爱德华会是英国威胁以及退位是政治逼害,主因或是爱德华退位欠缺详细解释,百姓唯有猜测当中来龙去脉;当中部分流言蜚语,至今无从稽考、无法证实。

1972年,爱德华在巴黎温莎别墅(英语:Villa Windsor)离世,享年77岁;妻子在1986年亦离世。二人没有留下子嗣,温莎公爵爵位也随之绝嗣。

相关

  • 佛罗里达州佛罗利达州(英语: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本土最南端的一个州,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三多的州,为著名的避寒圣地。中文俗称为佛州,佛罗里达。州府位于塔拉哈西,最大的
  • 水貂见内文。鼬属(学名 Mustela),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一属,共有17个种:美洲水鼬(Neovison vison)和已绝种的海鼬(Neovison macrodon)在1999年已从鼬属归类到美洲水鼬属(Neovison)。
  • 英国都市人口排名本列表记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各城市与城镇的统计人口排名。在英国,须由英国君主赐予城市地位(City status)的地方自治实体才可在名义上称为“城市”,因此本表与英
  • 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布宜诺斯艾利斯国(Estado de Buenos Ayres)是1852年9月11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脱离阿根廷邦联后,成立的一个分裂政权。布宜诺斯艾利斯国一直未得到阿根廷邦联和其他国家的承认。
  • 威廉·韦恩弗雷特威廉·韦恩弗雷特(William Waynflete,c. 1398 – 1486年8月11日),本名威廉· 帕滕(William Patten)是15世纪的一位英格兰宗教人物。他可能曾在温彻斯特公学及牛津大学新学院读书,
  • 谈国政谈国政(1844年-?),字正己,号抚臣,广州驻防汉军镶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同治癸酉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
  • 大铲湾码头大铲湾码头是中国一个港口,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码头第一期拥有者为深圳大铲湾现代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占股65%,深圳市国资委透过盐田港集团,
  • 米塔普尔米塔普尔(Mithapur),是印度古吉拉特邦Jam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55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3558人,其中男性7041人,女性6517人;0—6岁人口1206人,其中男668人,女538人;识字率
  • 帕特纳加尔帕特纳加尔(Patnagarh),是印度奥里萨邦Balangi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868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8685人,其中男性9533人,女性9152人;0—6岁人口2032人,其中男1057人,女975人;识字
  • 海德堡教义问答《海德堡探题》(Heidelberg Catechism),又译《海德堡要理问答》、《海德堡教义问答》,是三项联合信条(英语:Three Forms of Unity)中的一项,是新教加尔文宗的教义问答文书,其中有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