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嫂

✍ dations ◷ 2025-05-20 22:07:49 #1775年出生,1844年逝世,清朝妓女,清朝海盗,19世纪海盗,广州人,女海盗

郑一嫂(1775年-1844年):64,原名石阳,乳名香姑,又称郑石氏,清朝著名女海盗。郑一嫂本是妓女:65,可能是蜑家出身,嫁给郑一后成为海盗,世人遂称她为“郑一嫂”。郑一死后改嫁其义子张保仔,并接掌亡夫留下的红旗帮海盗集团。她在西方得到的关注比在中国多。

郑一嫂本名叫石香姑,1775年出生于广东省。她原本是在一个广州市的小型妓院的广府人,但后来被海盗掳走。在1801年,她嫁给了一位恶名昭彰的海盗郑一,并因此以“郑一嫂”之名流传后世。

郑一来自一个成功的海盗家族,其从事海盗活动的纪录最早可追溯至十七世纪中叶。他在继承了族兄郑七的事业后开始成为海盗。在娶了石阳这位“全然投入丈夫海盗事业”:71的妻子之后,郑一利用了其武装力量及家族威望,恩威并施下使原本与他互相竞争的广东海盗们缔结统一联盟。到了1804年,此联盟已成为全中国最强大海盗舰队,人称“红旗帮”:71。

1807年11月16日,郑一在越南过世。郑一嫂马上开始争取他原本的领导地位。她开始培养自己的个人关系来让原本敌对的海盗们认同其社会地位、稳固其威望。为了要避免与对手开始公开的斗争,她开始寻求其丈夫家族中最有力量的成员之支持:郑一的侄子。

郑一嫂与郑一有子郑英石、郑雄石;与张保仔有子张玉麟和一女。:64

嘉庆十五年(1810年)四月,郑一嫂赴广州市与两广总督百龄谈判,协议接受招安,并将舰队集合于香山县外海芙蓉沙。四月二十日(1810年5月22日),百龄赴芙蓉沙接受张保仔、郑一嫂投降,共计海盗妇孺17,318人、船226艘、炮1,315尊、兵器2,798件。

晚年的郑一嫂居于澳门,开设赌场及贩卖食盐。鸦片战争期间她还曾给林则徐出谋划策,以抗击英军。1844年病逝于澳门,终年69岁。

相关

  • 地球辐射平衡地球能量收支或全球能量收支预算(英语:Earth's energy budget)指的是入射大气系统的来自太阳的能量减去散失到外层空间的能量后留在地球和地球大气层中的能量。对于地球能量收
  • 阿拉巴马大学阿拉巴马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Alabama),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是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成立于1831年。阿拉巴马大学是阿拉巴马州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其橄榄球队“红潮
  • 美国三军航空器命名系统1962美国三军航空器命名系统(英语:1962 United States Tri-Service aircraft designation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在1962年9月18日为了美国军用航空器所提出的统一化命名系统。
  • 神狐海域神狐暗沙位于南中国海中沙群岛西北部,一统暗沙西北约46海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最浅处水深约12米。19世纪曾用名“汕·厄士蒲勒特线”(St Esprit Shoal),郑资约编著的《南
  • 傣端傣端语,又称傣皓语、白傣语、金平傣语,是台语支的西南语群的一种语言。与泰语、傣担语关系密切。说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傣端或傣皓。主要分布在越南(28万)和老挝(20万)。中国也有一些
  • 固有词固有词,主要指涵盖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语言中本身就存在的词汇,与汉字词及西洋外来语共同组成该完整之语言。固有词为该民族自身的原始词汇,无对应的实意汉字。曾受中原
  • 潘氏调潘氏调(越南语:Phan Thị Điề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元音间隙在音位学中,元音间隙(英语:hiatus,/haɪˈeɪtəs/,来自拉丁语,意即:“间隔”)或分音(英语:diaeresis,/daɪˈɛrɪsɪs/或/daɪˈɪərɪsɪs/,源自古希腊语:διαίρεσις “分裂
  • 双片伪盾蜗牛双片伪盾蜗牛(学名:)为巴蜗牛科伪盾蜗牛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生活环境为陆地,常栖息于农田附近的草丛中、公园花卉草丛根部或石块下以及多腐殖质处。
  • 金星焕 (1953年)金星焕(김성환,1953年4月13日-),韩国外交官。毕业于京畿高中,1976年获首尔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任外交通商部北美局审议官。2001年升任北美局局长。2002年,派为韩国驻乌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