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象文学社

✍ dations ◷ 2025-10-17 02:48:32 #文学组织,牛津大学文化,J·R·R·托尔金,C·S·路易斯,1930年代英格兰建立,牛津大学历史

迹象文学社(英语:Inklings,又译为淡墨会社或吉光片羽社)是1930年代时期一个与英国牛津大学有关的非正式的讨论组。组员是崇尚记叙文的文学狂热者,并推动奇幻小说的写作。虽然参与者之中部分人的作品表现出基督教的价值观,部分成员依然有着无宗教的价值观。

迹象文学社的著名成员有J·R·R·托尔金和C·S·路易斯,他们也是该团体的组建者。美国学者艾伦·雅各布斯认为:C·S·路易斯其实是该团体的核心,“其他成员主要是因为他才来聚会”。

托尔金在牛津大学任教不久之后,便组建了一个读书会“烫煤人”(Coalbiters),让对冰岛史诗有兴趣的人可以相聚,路易斯及其他一些教授虽不懂冰岛文但也应邀加入。1930年代初,“烫煤人”的活动逐渐减少,路易斯与托尔金便另组迹象文学社。

“迹象文学社”原先是1930年代中期牛津大学一个学生文学社团的名字,由大学生李恩所创,在1933年李恩离开牛津后,该社团很快就解散了;但路易斯、托尔金等另一批学者继续沿用了这个名字作为其团体的名称。1933年秋季学期,迹象文学社正式成立;为非正式社团,并无会员制,但入会者必须是路易斯的朋友或被路易斯所邀请:125。托尔金曾描述迹象文学社是“围绕着路易斯、没有特定目标、未经刻意选择的一群朋友,在莫德林学院内聚会时,通常朗诵各种文学作品,长短不拘”:120。

在纯男性成员的迹象文学社,一直以来从没有女性获准加入。传说:著名推理小说女作家多萝西·L·塞耶斯曾在1943年试图到老鹰与小孩酒吧参与讨论,但被委婉地请出去。

当时的迹象文学社成员每周均有固定聚会,周一上午是在老鹰与小孩酒吧碰面,周四晚上则是在莫德林学院路易斯的研究室里。聚会时成员会共同讨论北欧神话和史诗,还会各自朗读自己近来的作品;托尔金就曾在聚会时朗读了《霍比特人历险记》与《魔戒》的一些章节,并从中得到不少鼓励。

《魔戒》首部《护戒使者》于1954年出版时,托尔金在扉页上题词“献给迹象文学社”,并且解释说:“因为他们已经耐心地听过它,而且的确有兴趣,这几乎使我怀疑在他们可敬的祖先那里是否有霍比特人的血”:187。

迹象文学社有不少正式成员,许多是大学教授,其中包括了以下人物:

相关

  • 汗腺疾病以下为皮肤疾病一览表:备注:【】内为俗称;若有别名,以 "/" 分别之。
  • 南岛语南岛语系(英语: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主要由南岛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世界现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语系,包括约1300种语言。其分布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群岛,包括台湾、海南
  • 伊克尔·卡西利亚斯伊格尔·卡西利亚斯·费尔南德斯(西班牙语:Iker Casillas Fernández ,(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
  • 敏达哈·扎伊迪蒙塔泽尔·扎伊迪(阿拉伯语:منتظر الزيدي‎,1979年1月16日-)是开罗巴格达迪亚电视台的特派员,曾在采访后两度被巴格达及美军拘捕。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
  • 管风琴参见参见参见管风琴 ·管风琴(英语:Pipe organ)是一种流传于欧洲的大型气鸣式键盘乐器,也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管风琴通过送风设施送风,吹响音管,并配
  • 火卫一火卫一,又称为“福波斯”(英语:Phobos;希腊语:Φόβος;系统名称:Mars I),是火星的两颗自然卫星中,距离火星较近且较大的一颗,平均半径为11.1km,是另一颗卫星火卫二的1.8倍。火卫一的
  • 增城区增城区(官方音译:Zengcheng,传统外文:Tsengshing、Tsang Shing)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因南海郡原辖六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名“增城”;1993年12
  • 2013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2013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3年7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莫尔多瓦·久尔吉莫尔多瓦·久尔吉(Moldova György,1934-)是一位匈牙利讽刺幽默作家,广受读者欢迎。他的代表作《会说话的猪》在匈牙利几乎无人不晓。他于1950年代初期考入布达佩斯戏剧-电影学
  • 珊瑚白化珊瑚白化现象是珊瑚礁所表现出来的病理特征,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有很多,除最主要的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暖流汇聚导致海水温度过高,诸如沉积物增加(包含泥沙)而引起水变混浊、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