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别平等教育法
✍ dations ◷ 2025-05-16 06:49:47 #性别平等教育法
《性别平等教育法》是2004年6月23日制定公布的中华民国法律。此法总则中说明,此法的立法目的:“促进性别地位之实质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维护人格尊严,厚植并建立性别平等之教育资源与环境”。现时性别平等教育法除了保障男女两性的性别平等保护外,涵盖了不同性别、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气质的平等权利保护,并规定国中及国小必须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相关课程、高级中等学校及专科学校须采融入式教育、大专校院应广开性别研究相关课程。此法从1988年开始酝酿,2000年开始研拟,2004年立法。此法起源于更早以前民间对两性平等教育的追求。1988年,妇女新知基金会检视中小学语文与人文社会学科教科书,认为其中充满性别刻版印象,并且出版《两性平等教育手册》。此即性别平等教育之先声。1996年,随着当时的教改政策,妇女新知基金会向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提出五项要求:其中前四项即为后来的《性别平等教育法》具体内容。1996年底,立法院因为彭婉如命案影响而快速三读通过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中规定,中小学必须有“两性平等教育”。此即性别平等教育之法源。教育部也因此于1997年3月成立“教育部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是为教育部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之前身。1999年,教育部通过行政命令《大专院校及国立中小学校园性骚扰及性侵犯处理原则》,各级学校陆续根据此命令订立防治实施要点与防治小组。2000年教育部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委托陈惠馨、沈美真、苏芊玲、谢小芩四位学者负责研拟“两性平等教育法草案”,2001年完成。这份草案即包括学习环境与资源;课程、教材与教学法;师资之培育与聘任(包括职前与在职教育);性侵害与性骚扰之防治等项目。其中学习环境项目还包含对怀孕之教职员工之工作保障,在真正通过的性别平等教育法没有包括此部分,而是由两性工作平等法保护。这期间由于国中生叶永鋕事件,委员会更为注重加入性倾向、性别特质、性别认同的部分,并且在2002年将“两性平等教育法”改为“性别平等教育法”。性别平等教育法草案于2003年5月完成,2004年3月31日行政院会议通过,进入立法阶段。期间“性别平等教育法民间推动联盟”成立,成员包括: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妇女新知基金会、台北市女性权益促进会、台湾妇女团体全国联合会、台湾女性学学会、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6月4日《性别平等教育法》三读通过,6月23日由总统陈水扁公布。早在此法公布之前,就已有各种性别平等教育种子人员培训以及教案研讨,教育部并且核发进修时数。此法公布之后,培训与研讨根据此法继续实行。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自2000年开始不定期举办“认识同志教师研习营”进行同志教育。决定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内容的具体“能力指标”直到2006年3月仍在研拟中。各级学校也陆续根据此法成立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在实际施行方面,有许多学校将之前的性教育、贞洁性教育课程结合为性别平等教育,但是因为不了解性别平等教育的意涵,执行的概念方向仍有待调整与商榷,例如:新北市某国中健康教育课播放堕胎纪录片《残蚀的理性》,造成许多学生身/心理上的不适反应。这部纪录片早在2004年就在台湾引起强烈的关注与讨论其不但不符合性别平等教育的原则,还以恐吓的方式来教导性教育,是非常不适合的媒材。另外,所谓分手暴力在酝酿期间虽无太多注意,但在酝酿、研拟与立法期间一直有分手暴力的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此法公布之后也有人希望借着此法加强情感教育。2006年3月30日,教育部规定学校如果办理全校性的校园竞赛或选拔活动,都必须向该校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提报活动计划,如果不符合此法不可有性别差别待遇的规定,将被导正。性别平等教育除了一般性教育外,教导学生认知个人的成长发展,个人须透过与不同性别者的互动,进行性别角色的学习与突破,从而接纳自我性别特质与性别认同,以培养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中华民国教育部2010年3月8日台训(三)字第0990037043号函发布“教育部性别平等教育白皮书”,是由教育部委托世新大学性别平等教育中心罗灿煐教授及其研究专业团队,以拟定推动国内性别平等教育之短、中、长程计划,协助各级政府与学校及其他教育相关机构,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依据性别平等教育法第17条规定:“学校之课程设置及活动设计,应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不得因性别而有差别待遇。国民中小学除应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课程外,每学期应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相关课程或活动至少四小时。高级中等学校及专科学校五年制前三年应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课程。大专校院应广开性别研究相关课程。学校应发展符合性别平等之课程规划与评量方式。”依据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将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六项课程目标:
相关
- 国王君主是指从一个家庭或家族中挑选成员来任职的国家元首或政权领袖。其职位之传承以直系血亲世袭为主,也可采选举或禅让方式产生;其中实行世袭制度者若无直系血亲之继承人,一般多
- 简单扩散扩散作用是一个基于分子热运动的输运现象,是分子通过布朗运动从高浓度区域(或高化势)向低浓度区域(或低化势)的运输的过程。它是趋向于热平衡态的驰豫过程,是熵驱动的过程。菲
- 根茎根茎(英语:Rhizome)是植物在地下变态茎的一种。某些植物的枝干部分,但是并不在地面以上生长,而是在土壤中生长,从形态上看,又似植物的根。但根的作用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而根
- 亚门亚门(Subdivision或Subphylum) 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它一般位于门和纲之间,但有时亚门和纲之间会加总纲。植物的亚门分类拉丁文名称字尾为-phytina,真菌的字尾为 -mycotina,动物
- 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英语: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是有五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是一种ω-3脂肪酸。在人类饮食中,这种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鱼类和鱼油,例如
- 洋盆海盆(英语:Oceanic basin)在海洋学上可以指被海水覆盖的所有地方,但在地质学上,海盆则是指位于海底的盆地,他的水深比起周围地区深。以下所称的海盆,皆指地质学上的海盆。 地质学上
- 赛马会赛马会可以指:
- 面包屑面包屑,是一种食物材料,通常由变干的面包弄碎制成,在炸食物的时候使用。在日本料理中使用的面包屑被称为Panko(パン粉)。Panko breadcrumbs in IranRecipes with Panko breadcrum
- 自由、安全与正义的领域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自由、安全与正义的领域”(英语:Area of freedom, security and justice;德语:Raum der Freiheit, der Sicherheit und des Rechts)
- 王文兴王文兴(1939年9月24日-),台湾小说家。出生于福建省福州,1946年举家迁台,先住在台湾南部的东港,两年后迁居台北。他在附中时对文学产生兴趣,同时开始写小说。附中毕业后考取国立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