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丑闻

✍ dations ◷ 2025-10-22 06:15:47 #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事件,2018年瑞典,瑞典事件,瑞典丑闻

瑞典学院丑闻是瑞典学院自2017年起,因学院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英语: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让-克劳德·阿尔诺(英语:Jean-Claude Arnault)被指控性侵而陷入的一系列丑闻。而学院对佛洛斯登松夫妇的“庇护”,引发内部分裂。院士陆续请辞,致使评奖人数缺失。最终,停办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

对让-克劳德·阿尔诺(英语:Jean-Claude Arnault),除了性侵指控,有报道称,学院内部报告指他自1996年起,曾7次泄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消息。

自2017年底起陆续有18名女性通过瑞典报纸《每日新闻》,指控让-克劳德·阿尔诺(英语:Jean-Claude Arnault)在1996年至2017年间对多名女性做出了性骚扰等行为,并宣称其行为在瑞典文化界广为人知,学院院士、院士妻女、学院员工亦受其害,而瑞典学院则助长了他的恶行。有相关报道称,他在2006年也对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进行了性骚扰。而公主的父亲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本身是瑞典学院的赞助人。

瑞典检察机关对事件进行初步调查。在2018年3月,斯德哥尔摩检察署宣布,因证据不足和超过追溯期,撤销2013年至2015年对阿尔诺的指控。4月,《每日新闻》刊登了18位女性的证词。

瑞典学院在1996年得知对让-克劳德·阿尔诺(英语:Jean-Claude Arnault)的指控。1997年时,有媒体报道,受害女性向瑞典学院举报其行为。学院未予调查,时任常务秘书的斯图雷·阿伦拒绝向报道此事的媒体证实是否收到举报信。学院知晓他的丑闻后,在历任四位常务秘书的管理下,持续向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英语:Katarina Frostenson)夫妇主办的文化俱乐部——“论坛”提供资金。

2017年底,丑闻再度爆发。2018年4月,丑闻升级。除瑞典检察机关的调查外,学院委托一间律师事务所展开内部调查,切断与“论坛”的经济联系。学院院士亦投票决定不驱逐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英语:Katarina Frostenson)。此举引发学院院士的分裂。4月6日,三位学院院士皮特·英格朗、克拉斯·厄斯特格伦和谢尔·艾斯普马克,因此事离席。皮特·英格朗表示“我既不相信也不知道怎样为之辩护的决定已经作出”,“所以我决定不再参与瑞典学院的工作。”克拉斯·厄斯特格伦反对学院处理危机的方式 ,称这无异于对“对学院创办者的背叛”。谢尔·艾斯普马克则说“当学院内部的要人选择将友谊和其他不相干的考虑置于诚实责任之上时,我已不能再继续自己的工作。”

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亦批评学院破坏自身信誉,甚至危及诺贝尔奖的声誉,发声明表示:“瑞典学院的信誉已遭到破坏,董事会要求学院采取具体措施改善,恢复各界的信任。”董事会的要求包括“以可靠方式”来评审本年度的诺贝尔奖、按诺贝尔法规和指引来解决利益、冲突及保密性等问题,及将可疑的犯罪行为移交执法人员。12日,学院常务秘书、院士萨拉·丹尼尔斯在批评学院处理性侵丑闻的态度后,宣布辞职。她表示“这是学院的愿望,我应该离开这一职务。” “我立即做出了这一决定。”“这起丑闻已经严重影响了诺贝尔奖。”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以学院赞助人的身份,介入此次风波。开始外界认为,丑闻将不会影响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4月25日,瑞典学院宣布,可能会暂停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5月3日,学院做出停办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决定,并计划在2019年补发奖项。5月4日,瑞典学院对外宣布了这一决定。对此,诺贝尔基金会发声明表示:“瑞典学院决定推迟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一直在与瑞典学院进行持续沟通,我们支持于本周四(5月3日)所做决定......当前瑞典学院的危机对诺贝尔奖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事态的严重性,并维持诺贝尔奖长久以来的声誉,做出(不颁发文学奖)的决定,但这不影响2018年诺贝尔其他各奖项的颁发。诺贝尔基金会认为,瑞典学院现在必须尽一切努力恢复其作为颁奖机构的公信力,此外学院还需汇报后续具体措施。我们还必须清楚意识到,目前对于组织架构的广泛改革都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最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于2019年10月10日成为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相关

  • span class=nowrapMoClsub3/sub/span三氯化钼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钼的氯化物之一,化学式为MoCl3,它有α型和β型两种晶型。五氯化钼和氢气、钼、氯化亚锡等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可以制得三氯化钼:它也能在四氯化钼的
  • 施立明施立明(1939年12月18日-1994年5月22日),温州乐清人。遗传学家,中国分子进化生物学先驱,长期致力于染色体结构、细胞分类学、细胞遗传学、遗传毒理学、辐射细胞遗传学等研究。并主
  • 布列塔尼公国布列塔尼公国(布列塔尼语:Dugelezh Breizh,法语:Duché de Bretagne),是中世纪时期的一个部族和封建国家,存在于935年至1547年的布列塔尼半岛上,东部与诺曼底及其他法国省份相邻。布
  • 章太妃章太妃周氏(4世纪?-363年),名字已失考,为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皇族女性,晋成帝的妃子、晋哀帝与晋废帝生母。周氏起初选入成帝后宫时封号不明,直到341年和342年生下晋哀帝与晋废帝后才被
  • 里查德·科格里查德·约翰·科格(英语:Richard John Keogh,1986年8月11日-)是一名在英格兰出生的爱尔兰足球运动员,司职后卫。科格曾连续两年(2010/11年和2011/12年)获选考文垂年度最佳球员,他亦
  • 屠勋屠勋(1446年-1516年),字元勋,浙江平湖县人。明朝政治人物。祖籍河南,因二世祖屠宗一迁居平湖,遂入籍。成化五年(1469年),登己丑科进士,历刑部郎中。弘治初年,为大理寺少卿,平定漳州温文进
  • 迷失Z城 (电影)《迷失Z城》(英语:)是一部2016年美国传记冒险剧情片,由詹姆斯·葛雷执导和编剧,改编自大卫·格雷恩(英语:David Grann)的2009年书籍《失落之城Z:亚马逊的世纪探险之谜》。由查理·汉
  • 岩城氏岩城氏是发迹日本东北地方的氏族,为桓武平氏之后。岩城氏是“常陆平氏”的庶系子孙;“海道平氏”的嫡系子孙。是前1000大的日本姓氏,排名第788位的姓氏。
  •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 (普法尔茨-苏尔茨巴赫)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德语:Christian August,1622年7月26日-1708年4月23日),普法尔茨-苏尔茨巴赫(英语:Palatinate-Sulzbach)伯爵,1632年至1708年在位。1649年,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与
  • 红星站 (朝鲜)红星站(朝鲜语:붉은별역/붉은별驛  */?),是朝鲜平壤地铁千里马线的起讫站,于1973年9月6日随1号线一同启用启用;别名平壤第2病院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