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勃拉

✍ dations ◷ 2025-04-04 21:09:33 #埃勃拉
埃勃拉,西亚古国,存在时期大致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初。位于今叙利亚沙漠中的马尔狄赫荒丘。埃勃拉曾为萨尔贡或其孙纳拉姆辛所灭,并遭受大火。埃勃拉由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博士率领的罗马大学考古队于1962年发现。早先,在1955年,一个农民偶然在沙漠里发现了一个石狮子和一个圣盆。但未得到人们的重视。直至保罗·马蒂尔博士的挖掘工作震惊了世界。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王室档案馆近两万块以楔形文字书写埃勃拉语、公元前3000年期间的泥版文书(埃勃拉文书)。发现时考古学界尚未了解埃勃拉语,但因发现与苏美语之词汇对照表,后其中有许多可解读。据出土的文物分析,当时埃勃拉都城内住居人口2.2万之多,而整个埃勃拉城邦鼎盛时期人口高达26万,在当时已算得上大国。

相关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大卫·麦克利兰大卫·麦克利兰(英语:David McClelland, 1917年-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行为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专家,从1940年代1950年代起就开始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
  • 夺格离格(英语:abl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
  • 槟榔属槟榔属(学名:Areca)是棕榈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54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澳大利亚北部。
  • 离片锥目离片椎目(Temnospondyli),因为翻译的不同又称离椎螈目、离椎龙目、离椎目,是原始两栖类的重要但极度分化的分类,在石炭纪、二叠纪及三叠纪非常繁盛。当中有部分一直保持原有的生
  • 冰晶冰晶(英语:ice crystal)是冰的宏观晶体形式。冰晶在光学及电学等物理性质方面有各向异性,并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冰晶常呈六角柱状、六角板状、枝状、针状等形状,由于大气中的
  • 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语:Mặt trận Dân tộc Giải phóng miền Nam Việt Nam/.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
  • 塞米恩山脉塞米恩山脉是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山脉,位于贡德尔东北面,最高点是海拔高度4,543米的拉斯·达善峰。塞米恩山脉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是非洲少数经常下雪的地区之
  • TNT2,4,6-三硝基甲苯(英文:Trinitrotoluene,缩写:TNT)常见炸药之一,至今仍大量应用在军事和工业领域上。它的IUPAC命名是2-甲基-1,3,5-三硝基苯(2-methyl-1,3,5-trinitrobenzene),由甲苯
  •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是一个植物名称数据库。其记录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植物。其内容包括与名称有关的基本书目资料,免去了需要反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