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野牛

✍ dations ◷ 2025-02-23 20:07:39 #欧洲野牛
欧洲野牛(学名:Bison bonasus)为美洲野牛属内的一种,且为欧洲最重的陆上动物。一般的欧洲野牛约长2.9米,高1.8至2米,重300至1000公斤。比同属的美洲野牛(B. bonasus)较瘦及较轻,且在颈部、头部和前半部的毛发都较短。欧洲野牛居住在森林里。由十九世纪的一些文献可知其天敌只有狼和熊。欧洲野牛第一次被科学地记载是在1758年由卡尔·林奈所完成。后来有一些记载将其和美洲野牛视为同种。它和原牛(Bos taurus primigenius)不同。(在英语里,原牛的英文名称aurochs亦被用来指欧洲野牛。)保护状况曾为濒危物种,现已修订为易危物种。在过去,它们常被杀来制成皮革和角杯。历史上,欧洲野牛的栖息地包括了欧洲的大片低地,从法国的中央高原一直延伸到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山脉,可能也一度囊括了乌拉尔山以东的俄罗斯部分地区。不列颠群岛、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区未有过欧洲野牛的踪迹。随着人类数量增长,森林被破坏,欧洲野牛的栖息地渐渐缩小。巴尔干地区最晚近的关于该物种的记录出现在公元3世纪,在现代希腊、北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的交界处附近。它的高卢种群在8世纪灭绝。在阿登高地和孚日山脉,欧洲野牛于15世纪灭绝。今属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的最后一头欧洲野牛死于1790年。在东欧,欧洲野牛被规定为波兰君主、立陶宛君主及俄国君主的财产。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一世在16世纪中叶下令盗猎欧洲野牛为死刑。尽管有这些措施,欧洲野牛的数量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间依然持续地下降著。波兰的最后一头野生欧洲野牛于1919年被杀,而世上最后一头野生欧洲野牛于1927年在西高加索被屠夫所杀。那个年代的欧洲野牛剩下不到50头,全部都在动物园里。在1951年,欧洲野牛开始被重新放归大自然。它们多发现在一些禁猎区例如西高加索,俄罗斯、波兰和白俄罗斯。牧群多数发现于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和 吉尔吉斯坦。分布在30个国家的动物园中还有许多欧洲野牛,2000年约为3000头,全部都是12头野牛的后代,由于基因的限制,其健康程度不容乐观。1996年IUCN将欧洲野牛定为濒危物种。但近来积极的保育计划,为欧洲野牛进行人工繁殖及野放,欧洲野牛的数量于2000年开始回升,IUCN于2008年将欧洲野牛定为近危物种。然而,部分欧洲野牛群落的数量仍然正在下降,并未摆脱濒危状况。持续的保育工作对欧洲野牛的存活尤其重要。

相关

  • 火鸡野生火鸡 Meleagris gallopavo 眼斑火鸡 Meleagris ocellata火鸡(英语:turkey),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
  • 贾拉拉巴德贾拉拉巴德可以指:
  • 弗雷格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语: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宽式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
  •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英语: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通称万有引力定律,定律指出,两个质点彼此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是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并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
  • 四百击《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又译《胡作非为》、《四百下》。是特吕弗导演的1959年法国电影。特吕弗按照他的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拍摄了这部自传性质的电影。这部电影是
  • 吠舍吠舍(梵文:वैश्य Vaiśya)瓦尔那的一种,是古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畜牧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 丽都夜总会丽都夜总会(法语:Le Lido)是一间歌舞秀夜总会,座落于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1946年开幕,由克列里科兄弟所经营。它以异国情调的节目而闻名,包括舞者,歌手和其他表演,历年来有不少知
  • 共产国际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消亡已消亡已放弃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共产国际(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
  • 饭店饭店可以指:
  • 氮丙啶氮丙环,也称环乙亚胺、氮杂环丙烷、吖丙啶、环乙胺、氮丙啶、乙烯亚胺,是氮原子取代环丙烷的一个碳原子形成的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2H5N。氮丙环在室温下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