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羓

✍ dations ◷ 2025-09-02 10:06:04 #帝羓
大契丹国皇帝:927年12月11日—947年2月24日大辽皇帝:947年2月24日—947年5月15日 (20年)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大契丹国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辽太祖天赞元年(922年),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随同阿保机参与了一系列战争,特别是在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回鹘期间,战功卓著。天显元年(926年),又随同太祖灭渤海国,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都城忽汗城。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926年9月6日)辽太祖病逝,述律后称制,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后的支持下即位。天显六年(930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随后统一了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央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叛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并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汉人汉制”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与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辽进一步南下的基地。会同四年(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拒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会同九年十二月十六日(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灭后晋,后晋出帝石重贵及皇太后奉上降表。会同十年正月初一(947年1月25日),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仪仗进入东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同元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大同元年四月初一(947年4月24日),因辽人实施的“打草谷”物资掠夺政策而导致中原民众反抗不断,难以继续统治,耶律德光被迫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在临城县(今河北省临城县)得热疾。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栾城县杀胡林(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西北)病逝,辽人将耶律德光的尸体破腹,取出内脏,装入几斗盐,带回北方,时人称之为“帝羓”,即“皇帝腌肉”之意。九月壬子(10月17日),葬于怀陵。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希腊语: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前384年-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
  • 底比斯 (希腊)底比斯 (Thebes, /ˈθiːbz/; 古希腊语:Θῆβαι, Thēbai, 希腊语发音:; 希腊语:Θήβα, Thíva )又译作忒拜,是一座位于中希腊维奥蒂亚州的城市。因为这座城市是关于卡德
  • 办公室政治办公室政治(Workplace politics)是一种政治行为,出现于办公室、学校及职场内的人事及利益的竞争。办公室政治形成的原因通常是由于人的野心无限但是资源有限,此外文化差异、组织
  • 员工餐饮员工餐饮,是指公司、机关向员工供应的餐饮。可分为数种形式。
  • 自然语言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篆书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红外线导引红外线导引也常被称作热导引或追热导引,红外线导引以感应、追踪目标物与周遭环境的红外线讯号强度差异来找掌握目标的位置与动向。红外线导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进行攻击的一
  • 德国新浪潮德国新浪潮(德语:Neuer Deutscher Film,也称为Junger Deutscher Film)又称德国新电影,是影评人对于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的一些德国导演与他们的电影作品所给予的称呼,他们主要受
  • 避孕隔膜避孕隔膜(diaphragm)是一种屏障式的生育控制方法。正常使用下,一年内的失败率为12%,属于成功率中等的避孕方式。使用方式是配合杀精剂使用,在性行为放在子宫颈前,且在性行为至少六
  • 前镇河凤山溪是高雄市的一条河川,清朝时期因流经凤山县城东门,因此旧称东门溪。凤山溪发源于高雄市大树山区,向西流经大树区、大寮区、鸟松区后,贯穿凤山区中心,向西南流入前镇区后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