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

✍ dations ◷ 2025-08-10 20:56:24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其吞噬能力不如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调节过敏反应,和发现寄生虫感染时就会活性化并攻击。

正常人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白细胞总数的0~1%,超过此数则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通常意味着机体功能异常或是疾病。

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吉姆萨染液)

血细胞系

嗜酸性粒细胞

表位(线性、构象)

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表皮系统外皮系统包覆在生物体的表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来物的侵犯。以单细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细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细菌则有细胞壁来维持细
  • 番鸭疣鼻栖鸭(学名:Cairina moschata),俗称麝香鸭、红面鸭、番鸭、姜母鸭,原产中、南美洲。最大特征为脸处有红色肉疣,故称红面鸭,黑色番鸭于荷西时期引进台湾,白色番鸭则于1962年起引进
  • 电脑存储器计算机存储器(英语:Computer memory)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磁性介质等技术制成的存储数据的电子设备。其电子电路中的数据以二进制方式存储,不同存储器产品中基本单元的名称也不一
  • 彭瑞金彭瑞金,(1947年-),为知名台湾文学评论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青年时期因撰写锺肇政研究,获锺肇政赏识,缔下其与台湾文学的姻缘,其后长年投入台湾文学评论与研究工作。曾任静宜
  • 石墙暴动石墙暴动(英语:Stonewall riots),又称石墙起义(英语:Stonewall uprising)、石墙反抗(英语:Stonewall rebellion),是1969年6月28日凌晨发生在美国纽约市格林尼治村石墙酒吧的一连串自发
  • 南洋南洋,是自明朝起之中国中心称呼,指南中国海附近之东南亚诸国,包括马来群岛、新加坡和印尼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中国大陆以南之州省。南洋概念与西洋、东洋、北洋相对应。西
  • 黄耀祥黄耀祥(1916年8月17日-2004年2月22日),广东开平人,中国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曾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广东省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
  • 银狐银狐是赤狐的一种黑变病的变异体。银狐有多种变异,包括全身黑色(除了尾巴末端是白色外)、蓝灰色及两侧呈灰色。历史上,银狐的毛皮最为珍贵,多由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并中国贵族所披挂
  • 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俄语: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Камча́тский,罗马化:Petropavlovsk-Kamchatskiy,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
  • 美国编剧工会奖美国编剧工会奖(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是美国编剧工会举办的影视颁奖活动,授予电视、电影的优秀剧作者。创立于1949年。带 * 表示它也获得了奥斯卡奖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