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

✍ dations ◷ 2025-05-17 17:23:35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其吞噬能力不如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调节过敏反应,和发现寄生虫感染时就会活性化并攻击。

正常人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白细胞总数的0~1%,超过此数则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通常意味着机体功能异常或是疾病。

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吉姆萨染液)

血细胞系

嗜酸性粒细胞

表位(线性、构象)

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小托马斯·弗兰西斯小托马斯·弗兰西斯(英语:Thomas Francis Jr.,1900年7月15日-1969年10月1日),美国医生,病毒学家与流行病学家。弗兰西斯是第一位在美国分离出流感病毒的科学家,在1940年发现了另一种
  • 高速气流高速气流,或称喷射气流、高空急流、极锋喷流(英语:Jet Stream),是行星尺度的大气环流。在地球上,指数条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集中在对流层顶,在中高纬西风带内或在低纬度地
  • 基督教恶魔学中的性在苏美尔、巴比伦人、亚述人与犹太人的信仰中,恶魔有男女性别之分。犹太人的恶魔大多是男性,不过也有如莉莉丝般的女性恶魔存在。在基督教恶魔学和神学中恶魔的性别与性倾向存
  • 蚊香蚊香是含有除虫菊精类成分的线香。在蚊香的一端点火后,蚊香在不完全燃烧下,释放烟雾有杀灭蚊子的功效。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
  • 真兽下纲见内文真兽下纲(学名:Eutheria)是一个包含胎盘类哺乳动物的演化支。此名称是由汤玛斯·亨利·赫胥黎在1880年所推荐使用,在他的定义下,真兽类包含的范围比胎盘类(Placentalia)更广
  • 环丁烷环丁烷(Cyclobutane),分子式C4H8,是四个碳的环烷烃。环丁烷的四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C(1)C(2)C(4)平面和C(2)C(3)C(4)平面间的夹角约为35°,为环丁烷的折叠型构象(puckered conf
  • 印度国定历印度国定历(India national calendar),俗称室利伐诃那塞迦历(Shalivahana Shaka calendar),是印度政府为统一在印度各地的五花八门历法,于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统一历法。印度国定
  • 李侍尧李侍尧(?-1788年11月20日),字钦斋,汉军镶黄旗人,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清朝封疆大吏,伯爵。历任尚书、总督等,两度犯下死罪,乾隆帝不忍杀他,卒谥恭毅。乾隆八年,以荫生授印务章京。二十年,升
  • 克拉克国际机场克拉克国际机场(英语:Clark International Airport;他加禄语:Paliparang Pandaigdig ng Clark;IATA代码:CRK;ICAO代码:RPLC),又称马嘉柏臬国际机场,是一位于菲律宾邦板牙省安赫莱斯市克
  • 西海岸西海岸铁路线(英语:KTM West Coast railway line)是一条由马来亚铁道营运的铁路干线,这条铁路起自马泰边境的巴东勿刹,沿着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一路直到半岛南端,并通过新柔长堤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