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

✍ dations ◷ 2025-07-17 04:33:47 #弗里德里希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德语: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1840年),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出生于瑞典波美拉尼亚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而当时的波美拉尼亚属于瑞典王国。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这里也是他开始学习艺术的起点。1798年起,弗里德里希开始在哥本哈根学习。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主要兴趣是寄情自然,他往往通过象征性和反传统的工作来传达对自然世界一种主观情感化的反应。1920年代,他的画作被表现主义者重新发掘。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初超现实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经常从他的画中汲取灵感。他一生都以浪漫,情怀、灵性追求的方式来表现风景画。他的母亲在他七岁的时候去世,而十三岁时,他的哥哥把他从溺水中救出,反倒送掉了自己的命。这些悲痛的经验为他本来已经敏感的天性带来更沉重的打击,自此,死亡、忧愁、自然等题材便成为他所迷恋的主题。他常常漫步于山林海滨,探索自然风景的主题。他有极端敏锐的观察力,又擅于表达光线与色彩的精微细节。他曾表示:“从一粒砂中也可以看到自然的神妙。”他在1809年画的《橡树下的寺院》便是混合著死亡的题材于风景中。画中是一块荒芜的坟场,画面下方隐约可以见到几个僧侣正抬着一副棺木准备下葬。但是在几棵枯萎参天的橡树和残破的寺院下,这幅葬礼图几乎不可辨识,铅灰的天空把枯树照得只剩一株株黑影,而颓败的寺院只剩下一面墙,看起来像是一矗巨型的墓碑,整幅景致阴冷神秘,明净的光围把累赘的生命净化为一种灵性的境界;使这幅画充满了宗教的讯息。弗里德里希的作品强调尖锐的明暗对比和空无的精神表现,混合著古典主义的严谨技法和浪漫主义的情愫。他的风景画与歌德的小说、贝多芬的音乐,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佼佼者。二战时期,希特勒使用了弗里德里希的《凝月》画作为纳粹宣传,因此在二战后的几十年弗里德里希的画作并不获重视。凝月《雾海上的旅人》(1818年)《吕根岛上的白垩岩》(1818年)《冰之海》(1823~1824年)

相关

  •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
  • 电影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字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完成的,至
  • 克罗地亚语克罗地亚语(Hrvatski)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一种标准化形式,由克罗地亚族使用,是克罗地亚的官方语言,波黑和伏伊伏丁那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与塞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Leges sine moribus vanae9,719名本科生 10,103名研究生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UPenn)。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
  • 亅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个(一划的则为第六个)。就繁体中文中,亅部归于一划部首,而在简体字部首中,“亅部”并入“丨部”,视为“丨部”的附形部首。
  • Fe(ClOsub3/sub)sub3/sub氯酸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ClO3)3。它可由氯酸铵水溶液和氢氧化铁的反应制得。氯酸铁易溶于水,形成红黄色溶液。其碱式盐难溶于水。
  • 韩济生韩济生(1928年7月17日-),浙江萧山人,中国神经生理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ω−3脂肪酸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又称n−3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3种为:ALA(存在于植物中的油),EPA和DHA(这二种发现存在于海洋动植物油中)。从脂肪酸分子中距离羧基
  • 吉姆萨染色吉姆萨染液(英语:Giemsa stain)是一种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的改进版本。以它的发明者,德国汉堡科学家古斯塔夫·吉姆沙命名。染色物质Giemsa与DNA上的
  • 卜辞卜辞或《卜辞》指中国商朝晚期巫师进行占卜活动而刻在牛胛骨、龟甲等兽骨甲壳上的文字记载,亦指近现代学者整理晚商的甲骨文字而汇编的纂集。卜辞中的甲骨文与现代汉字相差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