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国际

✍ dations ◷ 2025-05-18 15:38:38 #第一国际

国际工人协会(英语: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缩写为IWA),史称第一国际(First International),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反压迫、剥削的斗争实践使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敌人,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1863年,波兰一月起义后,7月22日,工人联合会伦敦理事会召开群众大会,抗议沙俄镇压波兰起义,声援波兰人民斗争。法国工人代表团参加大会,与英国工联领袖就联合行动问题交换意见。11月10日英国工人大会通过《英国工人致法国工人》的呼吁书,号召两国工人团结共同战斗。

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联在伦敦圣马丁堂召开群众大会,来访的法国工人代表团。出席的还有德国、意大利、波兰、爱尔兰的工人等人士。大会建立一个国际工人协会,选出一个21个成员的临时委员会(1866年夏改名总委员会)。10月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选出委员共50人;并选出一个9人组成的起草章程的专门委员会。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会议,入专门委员会。他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协会临时章程》,1871年9月伦敦会议修改后称《国际工人协会共同规章》。纲领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宣布工人运动的基本原则:“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

马克思的职务是总委员会委员、德国通讯书记,1871年当选荷兰临时通讯书记,10月当选俄国通讯书记。实际上他领导全部工作,是国际的真正领袖。恩格斯在1870年10月4日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1871年1月~8月,担任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通讯书记,筹备、参加、领导了1871年伦敦会议、1872年匈牙利会议。

总委员会在马克思的领导下,支持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声援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保卫巴黎公社等。总委员会在内部对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进行斗争。分两个时期:

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失败后,大会总委员会迁往纽约。总委员会核心由北美联合会的领导人左尔格等组成。马克思、恩格斯考虑,在新的形势下,国际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必须过渡到新的组织形式。18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会议上宣布解散。

相关

  • 头孢卡品头孢卡品(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Cefcapene”)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该抗生素常以盐酸头孢卡品酯的形式生产。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 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历史悠久,同时又是南京大学的新兴学院之一。前身是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医学院并于三年后分出。1987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复建,是全国综合性大学
  • 因纽特人美国 阿拉斯加州  加拿大 西北地区、努纳齐亚福特(英语:Nunatsiavut)、 努纳武特地区、 魁北克、 育空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因纽特人(因纽特语:ᐃᓄᐃᑦ Inuit,或译为因努
  • 埃托雷·索特萨斯埃托雷·索特萨斯(英语:Ettore Sottsass,1917年9月14日-2007年12月31日)是二十世纪一位重要的意大利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包含家具、珠宝、玻璃、灯光、家居用品、办公设备、
  • FeIsub3/sub碘化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I3。碘化铁是通过在氩气气氛下,二碘化四羰基合铁(II)的稀溶液与过量的碘在正己烷溶液中反应得到:碘化铁可溶于二氯甲烷,形成黑紫色溶液。碘化
  • 拉丁区拉丁区(法语:Quartier latin),处于巴黎五区和六区之间,从圣日耳曼德佩区到卢森堡公园,是巴黎著名的学府区。“拉丁区”这个名字来源于中世纪这里以拉丁语做为教学语言。拉丁区处在
  • 王绶琯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福建福州人,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
  • 硬脂酸钠硬脂酸钠,分子式为 C 17
  • 2002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于2002年7月25日至8月4日在英格兰曼彻斯特举行。该届比赛共吸引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3863名运动员参加。*  主办国(英格兰)
  • 微分包含式数学分析中的微分包含式(Differential inclusion)是指具有如下形式的常微分方程式:其中(, )表示了一个集合,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