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谱半径

✍ dations ◷ 2025-11-25 08:24:59 #控制理论,线性代数

联合谱半径(joint spectral radius)为一数学名词,是将传统上针对矩阵的谱半径表示法,扩展到矩阵集合的表示法。近年来此表示法已应用在许多工程领域中,也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主题。

矩阵集合的联合谱半径是在集合中矩阵乘积的最大渐近成长率。针对有限集合(或是更广义的紧凑集合) M = { A 1 , , A m } R n × n , {\displaystyle {\mathcal {M}}=\{A_{1},\dots ,A_{m}\}\subset \mathbb {R} ^{n\times n},} ,其联合谱半径定义如下:

可以证明其极限存在,而且其数值不会随所选择的矩阵范数种类而改变(这对任何矩阵范数都成立,不过若矩阵范数有次可乘性sub-multiplicative,更容易证明)。联合谱半径的概念是在1960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数学家吉安-卡洛·罗塔及威廉·吉尔伯特·斯特朗发明,不过在英格丽·多贝西及杰佛瑞·拉加里亚斯(英语:Jeffrey Lagarias)的研究后,才开始受到注意,他们证明了联合谱半径可以用来描述特定小波函数的光滑性。之后就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应用。目前已知联合谱半径的量值求值,不论是要计算或只是近似,在运算复杂度上都是NP困难,就算集合 M {\displaystyle {\mathcal {M}}} 中只有二个矩阵,其中所有非零元素都相同也是一样。而且, ρ 1 ? {\displaystyle \rho \leq 1?} 这个问题是不可判定问题。不过,近年来已对此问题有多一些的了解,似乎在实务上,可以计算联合谱半径到令人满意的精度,而且对于一些工程及数学问题,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洞察。

虽然在联合谱半径的可计算性理论上有一些负面的结果,不过已有提出一些在实务上可以良好运作的方法。目前已找到算法,可以达到任意的精度,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事先可以计算得知。这类的算法可以视为是近似向量范数(称为极值范数extremal norm)中的单位球。一般会将算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多义范数法(polytope norm method),透过计算点的长轨迹来建构极值范数,此方法的好处是在最理想的情形下,此方法可以找到联合谱半径的精确值,而且可以证明这个值就是正确值。

第二种方式是用“近代最佳化技巧”(modern optimization techniques)来近似极值范数,例如椭圆范数近似(ellipsoid norm approximation)、半正定规划、多项式平方和(英语:Polynomial SOS)、圆锥规划(英语:Conic optimization)。这些方法的好处是容易实现,而且实务上此方式所产生的联合谱半径,一般来说是在最理想的范围内。

有关联合谱半径的可计算性,存在以下的猜想:

“针对任何有限个的矩阵集合 M R n × n , {\displaystyle {\mathcal {M}}\subset \mathbb {R} ^{n\times n},} ,存在一个矩阵乘积 A 1 A t {\displaystyle A_{1}\dots A_{t}} 使得

上式中的“ ρ ( A 1 A t ) {\displaystyle \rho (A_{1}\dots A_{t})} ”是指矩阵 A 1 A t {\displaystyle A_{1}\dots A_{t}} 在传统意义下的谱半径。

此猜想在1995年提出,在2003年证否。在参考资料中的反例用到了进阶的量度理论(measure-theoretical)概念。之后,也找到了许多的反例,包括只用到简单组合数学性质的矩阵以及另一个用到动态系统概念的反例。近来也提出了一显式的反例。许多相关的问题还没有证明,例如对于成对的逻辑矩阵,此猜想是否成立。

联合谱半径的出现,是为了作为离散时间切换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而以下方程定义的系统

为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若而唯若 ρ ( M ) < 1. {\displaystyle \rho ({\mathcal {M}})<1.}

因为英格丽·多贝西及杰佛瑞·拉加里亚斯将联合谱半径应用在小波函数的连续性上,因此联合谱半径受到许多人的注意。之后的应用包括有数论、信息理论、自治代理(英语:autonomous agent)共识、字的组合数学(英语:combinatorics on words)等。

联合谱半径是将一个矩阵的谱半径扩展到矩阵集合。不过也有其他可以适用于多个矩阵的量化表示法:

相关

  • 黑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三个(十二划的则为第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黑部归于十二划部首。黑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纸草纸草可能指以下条目:
  • 汀州汀州,唐朝时设置的州。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析福州、抚州置,治所在长汀县(今属福建省)。属江南东道。天宝、至德间属临汀郡。《元和郡县志》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辖境当今福建
  • 公视2台公视台语台是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的电视频道之一,前身为2004年7月1日开播的“Dimo TV”、以及2012年10月1日更名的“公视2台”,2019年7月1日改为现名,成为台湾第一个以全台
  • 细弱螺旋体细弱螺旋体(,或称雅司螺旋体)是属于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的细菌。是引起雅司病(Yaws)的病原体。2008年1月15日,一项利用细弱螺旋体所进行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支持梅毒是由哥伦布及
  • 万年县 (台湾)万年县,台湾明郑时期两个县级行政区之一,郑经统治之时将县改制为散州。台湾为清朝统治之后,原万年县辖区被分为台湾府底下的台湾县与凤山县。而对于万年县治的所在地,历来有台南
  • 加布罗沃加布罗沃(保加利亚语:Габрово/ )是保加利亚中北部的一个城镇以及以其为中心的行政区。属加布罗沃州,并且是加布罗沃州的首府。位于巴尔干山脉中部,扬特拉河(Янтра)河谷
  • 051B型导弹驱逐舰051B型驱逐舰(北约代号:旅海级;英语:),是中国大连造船厂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造的一型多用途导弹驱逐舰,造价约20亿人民币。该型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尝试建造大型化、模块化水
  • 赵尔萃赵尔萃(1851年-?),字公庆,号小鲁,又作筱鲁,晚号傲来山民,汉军正蓝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补夏津县知
  • 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克莱森缩合反应(Claisen缩合反应)是指两分子羧酸酯在强碱(如乙醇钠)催化下,失去一分子醇而缩合为一分子β-羰基羧酸酯的反应。参与反应的两个酯分子不必相同,但其中一个必须在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