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打水
✍ dations ◷ 2025-10-19 22:06:04 #苏打水
碳酸水(英语:Carbonated water),又称梳打水、苏打水、气泡水,是在压力下将二氧化碳气体溶入水中的饮料。有时加入一些添加剂,如钠。这个过程,被称为碳酸化,它使水可以起泡。人们喜欢喝饮料,碳酸水则可以提供无热量和无糖的替代品。碳酸水绝大多数用饮料瓶出售,但在家里它很容易用苏打机制造出来。碳酸水或苏打水在英语中有多种称谓,如club soda、soda water、sparkling water、seltzer water等。这些其实都是一个东西。称之为“soda”只是英语中soda本身就有此意,和是否添加小苏打并无直接对应关系。近年来多有商家炒作概念试图区分苏打水(添加碳酸氢钠(即小苏打,烘焙苏打)的)和碳酸水(只加二氧化碳的),属于望文生义。当然事实上,由于碳酸水呈偏酸,确有部分品牌会添加碱盐(常见的有小苏打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柠檬酸钾等)来改善口感。但是并不能说只有添加了小苏打的才叫“苏打水”。从前,碳酸水由一家德国赛尔脱兹的天然汽泡矿泉水公司生产,他们将水放入瓶中,然后加入碳酸氢钠制成。根据苏打俱乐部出产的碳酸水瓶上标示之制成分量,也是用小量的食盐、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硫酸钾或磷酸盐制成,这些添加剂使得碳酸水略带咸味。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为发现碳酸水制作方法的第一人。他在利兹的一间啤酒厂中,将一碗水放在啤酒桶之上的一个地方。之后,二氧化碳和氮两种气体便溶入发酵啤酒桶上的水碗。当时,人们多是用二氧化碳和氮来灭鼠。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意想不到,水加入了气体之后有更宜人的口感,于是他为朋友提供碳酸水作一种新的饮料。1772年,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出版了一本书《水与气之结合》,描述把硫酸滴在白垩上会释放二氧化碳,并且鼓励人们用盛满水的碗收集气体。1771年,瑞典化学家卢本·贝格曼独立发明一种与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发现碳酸水制作方法相似的制造过程。但不太成功,他设法再生产自然地冒泡的泉水,当时认为冒泡的泉水对健康有益。现在,碳酸水都是由被加压的二氧化碳通过水做成。加压之压力比标准大气压力更强,使其增加溶解度,令更多二氧化碳溶入。当瓶盖打开,压力被释放,气体形成汽泡出来,如此形成独特泡沫。碳酸水最出名的好处是去除污迹,例如咖啡杯中的咖啡污迹,或银的污迹。据说葡萄酒污迹可以混入食盐,然后加入大量碳酸水去除。今天,碳酸水在杂货店有售,制作亦非常简单。软饮料和碳酸饮料(汽水、可乐、沙士、雪碧)其主要材料就是碳酸水。
相关
- 核溶解核溶解(英语:Karyolysis)是因去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垂死细胞染色质物质的完全溶解。核溶解后细胞被伊红均匀的染色。经常在核破裂之后发生。主要是坏死的结果。细胞凋亡时核破
- 留职停薪根据雇主的命令,停权或停职是离开工作场所的有薪或无薪时间,以便进行工作场所调查。对于学校,为暂时性禁止某位学生上课。当需要将员工从工作地点撤职以避免妨碍调查时,也可以使
- 埃德尔曼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1929年7月1日-2014年5月17日)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由于关于免疫系统的研究,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东京工业大学教
- 英语印度英语(英语:Hinglish),是一个印地文和英文混成的语言品种。印地文和英文能够自由地在一个句子内或句子之间互换之间。主要使用地区及位于印度次大陆、或印度裔社群。在19世
- Mg(CHsub3/sub)sub2/sub二甲基镁是一种有机镁化合物,化学式为(CH3)2Mg,为白色易自燃的固体。二甲基镁可以由不少于化学计量比的二
- 排湾语排湾语(排湾文:Pinayuanan,发音:)是一种主要为台湾岛上排湾族所使用的语言,在语言学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排湾语群,同时也是台湾的国家语言 ,以拉丁文字书写。且是全南岛语系中最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记载中国药品的标准、规格的法典,是中国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部门检验药品的
- 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équard syndrome,布朗-塞加尔综合征)是一种在脊髓受到侧向半切时发生的综合征,可导致感觉官能丧失和肌肉瘫痪。该病首先与1850-1851年间由神经生理学家
- 请求权请求权(cause of action)是指一人基于法律向对方请求为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请求权包含公法上之请求权,例如听审请求权、公正程序请求权;也有私法上之请求权,例如债权、物上
- 1826年第一张照片问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