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马福音

✍ dations ◷ 2025-09-11 07:31:23 #多马福音,语录,新约外典,诺斯底主义,诺斯底福音书

《多马福音》(古沙依迪克 科普特语:π.εɤαггελιοɴ π.κατα.θωμαс;),又译为多默福音或多玛斯福音,福音书之一。

美国的非宗教性学术研究团体“耶稣研究会”,将《多马福音》列为值得信赖且有关耶稣传道训义的“第五福音”。天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多马福音》和《多马行传》“对基督信仰团体的起源,这两份文献是很重要的研究资料”,但天主教不认为这部福音是天启的。

《多马福音》的完整科普特语手抄版本于1945年冬天在埃及拿戈玛第镇被发现,采用一种被称之为科普特装订法(英语:Coptic binding)的方式来装订书写过的蒲草纸页,并以皮革作书套。

《多马福音》的文本在1975年向公众释出。从此,它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有关的论文及注译如雨后春笋般散播开来。文本的原稿目前由埃及开罗科普特老城的科普特博物馆(英语:Coptic Museum)所属并收藏,它的第一份照片出版于1956年,而第一本批判分析在1959年问世。

多马福音与正典的四福音书不同之处在于:它除了声称是由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多马(天主教作“多默”)所写以外,全卷只记录了耶稣的言论,采取“语录体”的型态,并没有提及耶稣的传道过程,也没有记载耶稣受难与复活的经历。

当中约有一半的篇幅与“对观三福音书”(马太、马可、路加)相重叠,另外一半的内容并未见于四福音之中。

现时有关《多马福音》的确切成书日期还有争议,相关学者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多马福音》是20世纪圣经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因为《多马福音》的发现,间接支持了19世纪德国圣经学者对《新约圣经》传译学的一则重要论证。这项论证推断:目前的“对观三福音”中,《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皆是以最早成书之《马可福音》及另一部已失传的文献为蓝本。因此,只要是《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文意有共通,而《马可福音》所欠缺的部分,便可能是来自那一部已失传的“同观语录源”(Sypnotic Sayings Source,学术上简称为Q来源 ;始自德语名词Quelle,意即“来源”)。因为以此方式所撷取出来的正典福音文句全都是耶稣所说的训义:比喻及讲道词,加上施洗者若翰(约翰)的几句话,没有行动故事。

多马福音总共收录了114句耶稣的话语,在书卷的卷头语上写道:

早期说论者认为这本书早于《马可福音》。

当科普特语版本的《多马福音》被发现后不久,圣经考古学家立即意识到其中某些文句可以对应于1896年到1904年间在奥克西林库斯(Oxyrhynchus)出土的希腊文残页(即写在残破蒲草纸板的希腊文版《多马福音》)。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断,早先出土的希腊文手抄版本来自三份抄本(P. Oxy. I 1; IV 654; IV 655),都是在公元200年初所抄写,而这份科普特语手抄版本则装订于公元340年左右。虽然科普特语版本中的数段内容与希腊文的残本文句十分接近,却不尽相同,但学者们相信它是从更早期的希腊文所翻译而来的。

在《拿戈玛第经集》被发现之前,于1896年到1904年间在奥克西林库斯(又译:俄克喜林库斯)(Oxyrhynchus)出土的民间希腊语残页一般被学者称之为《耶稣的话》()。这三片《耶稣的话》的残页与多马福音的对应如下:

美国乔治城大学的娄卋钟在《耶稣灵道论语‧多玛斯福音》一书中指出:这份文件有许多犹太人的口语用法;文字对偶显得比正典福音完整;符合当初犹太人喜好对称性的说话方式;以“天父之国”或“天堂之国”来称呼“天国”。可见作者十分熟悉耶稣和犹太人时代所用的细节语。拿戈玛第经集的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以往对于早期基督教会的研究主要依赖教父文献的状况。语录体的《多马福音》的出现更加强了多年来学术界所猜想的早期耶稣语录福音资料的存在性。据报导,《多马福音》已被美国数百位新约圣经学者加盟的“耶稣研究会”列为值得信赖且有关耶稣传道训义的“第五福音”,1996年该研究会以英文出版了《五福音》(The Five Gospels: What Did Jesus Really Say? The Search for the Authentic Words of Jesus)。

娄卋钟更指出希伯来或阿拉美克诗文必有对偶性的文句及押韵(韵常押在前头),新约中最清楚的耶稣之诗是山中圣训开宗明义的【真福八端(天国八福)】及近末尾的【飞鸟与百合花】。《Q》与《多马福音》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种对偶性的文句联语,是其他福音资料少有的。可能原先都是耶稣祈祷讲道的白话诗文,由较有学问的门徒所记录下来。后来这些诗文(《Q》与《多马福音》中的大部分)逐句翻译成当时通用的希腊文,对偶性的文句仍存在,韵律就读不到了。

2006年9月27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向在场听众讲述多默宗徒的事迹,在谈话中教宗谈到了《多默福音》和《多默行传》,他指出“实际上,《多默行传》和《多默福音》都是密经(apocryphal,或译为“伪经”。后者是老一辈新教教徒对所有非正典的贬抑翻译),不过对于了解基督信仰团体的初始发展,这两份文献是有一定重要性的研究资料”。

诺斯底思想基本上是东方二元论及神秘信仰与希腊哲学的混合体,然后再加上基督教的外衣。在保罗时代,哥林多及歌罗西的教会已有诺斯底派的出现。在哥林多教会,他们相信灵与体的对立,主张苦行修炼,否定肉身的复活,认为复活只是灵魂的事。而在歌罗西教会,他们敬拜天使,用各样的规条苦待己身,以求成圣。诺斯底派在西元八十年至一百五十年间成形,最后与教会脱离关系自成一系。仔细读多马福音会发现,多马福音的主角人物虽然为耶稣,但其对门徒的教导,却充满诺斯底思想。

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系教授伊莱恩·柏高丝(英语:Elaine Pagels)认为多马福音及拿戈玛第经集的经文“有部分和佛教相似,这些早期的经文很可能受到当时已经发展成熟的佛教传统影响。”多马福音成书之时,有不少佛教的传教者居住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柏高丝认为若把多马福音里的耶稣换成释迦牟尼,经文的许多教诲都几乎和佛经所说的一样。

娄卋钟在《耶稣灵道论语‧多玛斯福音》的导言中也揭示:“《多玛斯福音》里有相当多的资料可以和佛禅的灵修及老庄的领悟相互引证。要是把《福音四书》比作基督宗教的净土宗,那么《多玛斯福音》就是基督宗教的禅宗。这样的比喻对研究过这份灵道的人来说是一点也不为过,祇不过《多玛斯福音》比佛门禅宗始祖早问世近五百年罢了。读者若将福音四书中的话和这百余则灵道论语,当成耶稣对门徒们所说的“公案”也并无不可。所不同的是,《多玛斯福音》强调天父所赐的原本一体的灵性、光明和平安。”

相关

  • 脂肪酶脂酶,是一种催化脂类的酯键水解反应的水溶性酶。因此,脂酶是酯酶下的一个亚类。脂酶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生物体中,它在对脂类(如甘油三酸酯、脂肪、油等)的消化、运输和剪切中发挥
  • 郎君郎君可以指:
  • 苏恭苏敬(599年-674年),又作苏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内)人。生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议郎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显庆二年(657年)鉴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遗误尚多,上疏请修本草,即今之《
  • 李响李响(1979年10月15日-),汉族,中国演员、主持人,2002年至2008年在湖南卫视主持《快乐男声》《超级女声》《超级家族》等热门栏目,2009年至今在江苏卫视主持《绝对唱响》《职来职往》
  • 台湾蝴蝶列表台湾有“蝴蝶王国”之称,约有 370 种蝴蝶曾在台湾被纪录;若再加上偶发种、偶发定居种和疑问种等,可将台湾的蝴蝶种类推至超过 400 种。其中,有约 50 种属于台湾特有种。与北方邻
  • 姿态在三维空间里,直轴(直线)、直轴段、有向轴、有向轴段(向量)的定向是由它们与参考系的参考轴之夹角设定的。也可以用别的方法,例如方向余弦方法。在三维空间里,一个平面的定向是垂直
  • 丰镐丰镐是丰京和镐京(“镐”,拼音:Hào)的统称,周朝的都城,在今日陕西西安市。早在周文王之时,为向中原地区拓展,就在沣水、渭水间筑设丰京;周武王继位,再建镐京,历时300年。丰京是宗庙和
  • 黄孙懋黄孙懋(?-?),字训昭,号忝斋,山东曲阜县人。清朝翰林。黄孙懋于乾隆元年(1736年)中式丙辰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同年出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乾隆四年(1739年)任会试同考官。
  • 忙碌等待在软件工程中,忙碌等待(也称自旋;英语:Busy waiting、busy-looping、spinning)是一种以进程反复检查一个条件是否为真为根本的技术,条件可能为键盘输入或某个锁是否可用。忙碌等待
  • 普罗斯珀·德·巴朗特普罗斯珀·德·巴朗特(法语:Prosper de Barante;1782年6月10日-1866年11月22日),法国政治家、史学家,1828年成为法兰西学术院第33号院士。他倡导用报告文学方式写历史。代表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