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卡斯 (至尊者)

✍ dations ◷ 2025-05-19 09:05:06 #约翰·杜卡斯 (至尊者)

约翰·杜卡斯(希腊语:Ἰωάννης Δούκας,罗马化:;约1125-1127年出生–约1200年)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位将领与贵族,父亲为君士坦丁·安格洛斯,母亲为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的第七个孩子狄奥多拉·科穆宁娜,约翰·杜卡斯是这对夫妻的长子,“杜卡斯”这一姓氏来自于他的祖母伊琳娜·杜卡伊娜(英语:Irene Doukaina)。他在曼努埃尔一世和伊萨克二世的时代曾领兵作战,又因为他是伊萨克二世的亲叔叔,所以皇帝封他为至尊者(英语:Sebastokrator)。尽管年事已高,他在12世纪八九十年代仍是一位活跃的将领,在死前,还曾觊觎过帝国的皇位。他的后代以科穆宁·杜卡斯为姓,在第四次十字军后建立了伊庇鲁斯专制国。

约翰·杜卡斯的父亲君士坦丁·安格洛斯来自小亚细亚的菲拉德尔菲亚(今阿拉谢希尔),也是安格洛斯家族的创立者,他于1110或1115年与阿莱克修斯一世的第七个孩子狄奥多拉·科穆宁娜结婚,二人育有四子三女,约翰是长子,他与弟弟安德洛尼卡·杜卡斯·安格洛斯(后来的伊萨克二世与阿莱克修斯三世之父)都更喜欢使用来自祖母伊琳娜·杜卡伊娜(“杜卡伊娜”实际就是“杜卡斯”)的,更具威望的姓“杜卡斯”,而不是父亲的姓“安格洛斯”。约翰的出生日期未知,唯一与此有关的记载称他在1185年就已是个老人了。一位科穆宁王朝系谱学家康斯坦蒂诺斯·瓦尔佐斯(Konstantinos Varzos)将他的出生年份定在1125-1127年之间。

1166年3月,约翰·杜卡斯首次在记载中出现,他与弟弟们一起参加了一次宗教会议,会上对《约翰福音》中“因为父是比我大的”这句话的解释争议做出了裁决。1176年,他又与弟弟安德洛尼卡一起以中级指挥官的身份参加了与罗姆苏丹国进行的密列奥塞法隆战役;战斗中,曼努埃尔一世皇帝命令约翰对包围拜占庭军的塞尔柱突厥士兵发起反击,但约翰只进攻一次就被迫撤退,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曼努埃尔一世死后不久,安德洛尼卡一世上台,与大多数贵族亲戚一样,约翰·杜卡斯反对其专制统治,但又被逼签署了效忠皇帝的书面誓言。1185年9月11日,约翰的侄子伊萨克·安格洛斯杀死了安德洛尼卡的近臣斯蒂芬·哈吉奥克里斯托佛里特斯(英语:Stephen Hagiochristophorites),随后逃入圣索菲亚大教堂寻求庇护,约翰与长子伊萨克也加入他一边。第二天,被伊萨克的行动唤起的民众发动起义,推翻了安德洛尼卡一世,但伊萨克·安格洛斯犹豫于是否要称帝,这时,据尼基塔斯·霍尼亚提斯和狄奥多尔·斯库塔利欧特斯(英语:Theodore Skoutariotes)的记载,约翰·杜卡斯露出了自己的光头,要求为自己加冕,但聚集的民众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因为约翰和安德洛尼卡一世一样,都已是个老人了,随后伊萨克·安格洛斯被加冕,称伊萨克二世。

侄子的即位使约翰·杜卡斯跃居帝国贵族的最高层级,他被授予“至尊者(英语:Sebastokrator)”的头衔。尽管年事已高,约翰在伊萨克二世时期仍是个活跃的将领。尼基塔斯·霍尼亚提斯记载,在1185年诺曼-意大利入侵中,约翰·杜卡斯在库普塞莱(今伊普萨拉)陪同皇帝会见使者,他因为伊凡·阿森(后来的保加利亚沙皇)出言不逊而命人掌掴他,这间接导致了后者于这一年底发动叛乱。1186年,约翰·杜卡斯被任命为平定保加利亚叛乱的总指挥,据霍尼亚提斯的记载,他虽表现不错,但皇帝很快怀疑他觊觎皇位,于是用盲眼将军约翰·坎塔库泽努斯(John Kantakouzenos)替换了约翰·杜卡斯。1191年,约翰·杜卡斯再次被派往保加利亚战场,与侄子伊萨克皇帝一起指挥后卫部队,尽管拜占庭军在特里亚夫纳战役(英语:Battle of Tryavna)中惨败,约翰的部队得以完好地撤走。同一年,他还参加了一场宗教会议,普世牧首多西塞乌斯(英语:Dositheus of Constantinopl)在此次会议上辞职,此次会议的记载中称约翰为“皇帝最尊贵的亲属”。

此后,伊萨克皇帝仍然怀疑约翰对皇位有野心,1187年,约翰的亲家阿莱克修斯·布拉纳斯(英语:Alexios Branas)发动叛乱,更加深了皇帝的怀疑。皇帝的猜疑或许是有道理的,1195年,约翰·杜卡斯的另一个侄子很快发动政变推翻了伊萨克,自己称帝,称阿莱克修斯三世,约翰在他的称帝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约翰在记载中只出现过一次,1199年,阿莱克修斯的两个女婿安德洛尼卡·科穆宁和伊萨克·科穆宁都去世,皇帝也没有儿子,这引发了继承问题,尽管年事已高,约翰·杜卡斯仍然希望继承皇位,为此,他与另一个侄子曼努埃尔·卡米泽斯(英语:Manuel Kamytzes)及其他皇室成员发生了争吵。此后不久,大约1200年,约翰·杜卡斯去世。

约翰·杜卡斯结了一次或两次婚,其中一位妻子佐伊·杜卡伊娜(Zoe Doukaina)的名字是已知的,她是君士坦丁·杜卡斯(英语:Constantine Makrodoukas)与安娜·杜卡伊娜(Anna Doukaina)的女儿。如果他结过两次婚,那么第一次婚姻应发生在约1150年,这位名字不详的妻子则在约1165年去世;这种情况下,他与佐伊·杜卡伊娜的婚姻应发生于约1170年。

约翰·杜卡斯有五个合法儿子和三个合法女儿,其中前两位儿子可能是在第一段婚姻中诞生的,后三位儿子则可确定是佐伊·杜卡伊娜的孩子;三个女儿很可能都是佐伊的孩子,另外,他还与情妇生下了一个私生子。

相关

  • 美国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语: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缩写为NASA,/ˈnæsə/)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与开展航
  • 台北医院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为卫生福利部医管会所属,简称部立台北医院或台北医院。在台北捷运新庄线头前庄站附近。由于址在新庄,俗称新庄台北医院 。与辅大医院为新庄主要医院。2
  • 发电机假说发电机理论或发电机原理(英语:Dynamo theory)是一个关于天体磁场的假说,人们相信地球磁场是由于地球外核中熔融铁、镍的对流以及整个行星自转的科里奥利力作用造成的。当导电流
  • 林秀林秀(1669年-?),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漳浦县)人,清朝军事将领。行伍出身,任福建金门镇标右营游击。康熙五十年,任福建澎湖水师协标右营游击,随同提督施世骠为右先锋,出兵台湾。康熙
  • 巴黎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巴黎(法语:Pari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
  • 氨基钠氨基钠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NH2。室温下纯品为白色固体,试剂常带金属铁而呈灰色。氨基钠与水强烈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强碱。氨基钠可由钠与氨气反应, 或硝酸铁催化下
  • 许汝霖 (明朝)许汝霖,字时用,浙江嵊县(今浙江嵊州市)人。至正十一年进士,授诸暨州判官。元末, 各地奋起反元,张士诚据淮浙,打算罗致他,许汝霖逃走。明初被迫入京,以“先朝进士,春秋又高”为由辞归。
  • 高木虎之介高木虎之介(1974年2月12日-),日本籍印地赛车车手,出身于静冈县静冈市。他受到驾驶观光车的父亲影响,开始驾驶卡丁车,并多次在日本全国锦标赛中胜出。他于1992年开始参加丰田方程式,
  • 杨自秀杨自秀(1903年-1978年8月30日),宇实生,山西夏县堡尔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就读于太原省立第二师范。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考入山西省立商业专门学校。1929年,加入
  • 哈玛尔维涅区哈玛尔维涅区(索马里语:Degmada Xamarweyne)是索马里的一个区,位于该国东南方的巴纳迪尔州。其管辖范围包含索马里首都摩加迪休的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