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 dations ◷ 2025-10-15 07:36:04 #火星探测器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台湾译作精神号火星探测车(Spirit, MER-A),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的第一部火星漫游车。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旨在将勇气号和机遇号两部双胞胎火星车送往火星,对火星这颗红色行星进行详细考察。

勇气号的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和生命,并分析其物质成分,评估火星上的环境是否有益于生命。

勇气号已于2004年1月3日04时25分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03年火星探测计划,官方正式名称火星探测漫游者,代号MER。勇气号是两部双胞胎火星车中的第一部,代号MER-A。

除了官方正式名称和代号,2002年11月4日,两部火星车发射之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与丹麦著名玩具制造商乐高公司和行星学会合作,由乐高赞助举办火星漫游车命名竞赛,面向5至18岁美国青少年为两部双胞胎火星车征集名字。凡是在美国学校学习,并在2002年秋季学习注册过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竞赛活动于2003年1月31日截止,最后结果于2003年6月8日,第一部火星车勇气号发射前夕对外公布。

这次活动总共为两部双胞胎火星车征集到了将近10000个名字,其中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9岁女孩索菲·柯林斯提出的方案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用。

我曾居住在孤儿院里。
那里又黑又冷又孤独。
晚上,我仰望闪烁星空会感觉好些。
我梦见我能飞向那里。
在美国,我能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
谢谢你,勇气号和机遇号。
— 索菲·柯林斯,9岁

1997年7月4日,火星探路者登陆火星,它携带的漫游车旅居者号成为首部在火星表面成功漫游的火星车。火星探路者和旅居者号漫游车在火星表面工作了将近三个月,向地球传回了超过10000张照片和大量科学数据。火星探路者的成功以及此前传出的在地球南极附近发现的据信可能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消息,使得火星这颗红色行星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但是旅居者号体积较小,重量很轻,能够携带的科学仪器十分有限。而且旅居者号必须通过火星探路者登陆器中继才能与地球进行通信,这使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受限,于是人们开始计划发射一部更加强大的火星漫游车。

火星探测漫游者就是这一计划的产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原计划于2001年发射一枚轨道器环绕火星轨道运行,同时发射一个登陆器携带漫游车居里号在火星表面登陆。但是由于1999年火星气候探测者号和火星极地登陆者两枚探测器在接近火星时相继失败,居里号漫游车被取消,轨道器则被更名为火星奥德赛号于2001年成功发射升空。1999年的失败是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计划的一次重大打击,多项火星计划被取消或推迟。火星探测漫游者则在此前已经正在进行研究的FIDO(野外综合设计与操作)原型车的基础上被提上日程。

2003年6月10日发射,2004年1月3日着陆火星表面。最初预计的工作寿命只有三个月。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蒙尘,勇气号的电力供应一直在持续下降;幸运的是,2005年3月12日和2009年2月6日的两次大风吹散了尘埃,使得其电力得到恢复。

2006年,六只车轮中的右前轮失灵。

2009年5月,在通过特洛伊沙地时,车轮陷入软土,又使其中一个故障,勇气号无法动弹,之后的观测一直被限制在原地,此后有过几次解救行动但都失败。

2010年1月26日,NASA宣布放弃拯救,勇气号从此转为静止观测平台。

2011年3月22日,NASA最后一次联络上勇气号;

2011年5月24日,NASA在最后一次尝试联络后结束勇气号的任务。

相关

  • CAV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又称柯萨奇病毒,分类上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之一,依感染新生幼鼠之临床症状与组织病理特性分成A
  • 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109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超规范子超规范子是假设中与规范场相应的超对称费米子,是规范场论和超对称理论推导的粒子。除了超引力子的自旋为3/2外,超规范子的自旋均为1/2。在最简超对称标准模型(英语:Minimal Supe
  • 淡江大学海事博物馆淡江大学海事博物馆,是台湾的一座海事博物馆,位于新北市淡水区淡江大学校园内,外观为船型建筑。淡江大学海事博物馆的前身为“商船学馆”,是淡江大学计划专门培育航海、轮机工程
  • 快速增强在气象学上,快速增强(英语:Rapid intensification)是指某热带气旋在短时间内剧烈增强的现象。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将“快速增强”界定为热带气旋的最大持续风速在24小时内,增加最少3
  • 威尔·莱特威尔·莱特(英语:Will Wright,1960年1月20日-)是一位美国电脑游戏设计师和电脑游戏公司Maxis的创办人,他是几款革命性电脑游戏的始祖:模拟城市(SimCity)、模拟市民(The Sims)和Spore。
  • Abercrombie & Fitch爱芙趣(英语:Abercrombie & Fitch,缩写:A&F)是一间美国的零售商,公司前任的主席与执行长为麦克·杰佛瑞斯(Mike Jeffries)。A&F贩售针对18岁至22岁的顾客所设计的休闲服装和配件。
  • 薄暮现象薄暮现象,又称柏金赫现象(Purkinje effect),是色彩学的内容之一说明如下:在白色光源或高明度中,红色比蓝色明度强10倍,在低明度蓝色比红色明度强16倍。指在傍晚时,人的视觉由彩度优
  • 陈山陈山(1365年-1434年),字伯高,别字汝静,福建延平府沙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举人。洪武二十七年,登进士,历任始兴、奉化教谕。预修《永乐大典》。擢吏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