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圆形
✍ dations ◷ 2025-08-07 23:06:39 #圆形
圆 (英语:Circle),根据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此外,圆的第二定义是:“平面内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比,等于一个常数,则此动点的轨迹是圆。”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像圆。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锤或陶纺锤。古代人还发现搬运圆的木头时滚着走比较省劲。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型的木盘。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古代埃及人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一直到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上各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圆是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个定点叫做圆的圆心(通常用
O
{displaystyle O}
表示)。圆周上任何两点相连的线段称为圆的弦(英语:chord)。如图2,
A
{displaystyle A}
、
B
{displaystyle B}
分别为圆上任意两点,那么
A
B
¯
{displaystyle {overline {AB}}}
就是圆的弦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英语:arc),通常用符号
⌢
{displaystyle frown }
表示。弧分为半圆、优弧、劣弧三种。假如一条直线与圆相交仅有一个交点,那么称这条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与圆相交的点叫做切点。如如下图,直线
Q
P
¯
{displaystyle {overline {QP}}}
与圆只有一个交点
P
{displaystyle P}
,那么
Q
P
¯
{displaystyle {overline {QP}}}
就是圆的切线。
过圆上一点的切线:设该点为
P
(
x
o
,
y
o
)
{displaystyle P(x_{o},y_{o})}
,圆的方程为
(
x
−
a
)
2
+
(
y
−
b
)
2
=
r
2
{displaystyle (x-a)^{2}+(y-b)^{2}=r^{2}}
,则圆在该点的切线方程为:
(
x
o
−
a
)
(
x
−
a
)
+
(
y
o
−
b
)
(
y
−
b
)
=
r
2
{displaystyle (x_{o}-a)(x-a)+(y_{o}-b)(y-b)=r^{2}}一条直线与一条弧线有两个公共点,这条直线是这条曲线的割线(英语:Secant Theorem)。如图,直线
Q
O
¯
{displaystyle {overline {QO}}}
与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直线
Q
O
¯
{displaystyle {overline {QO}}}
就是圆的割线。圆的一周的长度称为圆的周长(记作
C
{displaystyle C}
)。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是:其中
π
{displaystyle pi }
是圆周率。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是:
A
=
π
r
2
{displaystyle A=pi r^{2}}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为经过圆心
O
{displaystyle O}
的任意直线,圆的对称中心为圆心
O
{displaystyle O}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此定理也称“一推三定理”。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如上图,
M
{displaystyle M}
为圆心,
A
,
B
,
C
{displaystyle A,B,C}
分别为圆周上的点,那么:
∠
A
M
B
=
2
∠
A
C
B
{displaystyle angle AMB=2;angle ACB}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如图,直径
B
E
¯
⊥
{displaystyle {overline {BE}}perp }
弦
A
C
¯
{displaystyle {overline {AC}}}
,那么
B
E
¯
{displaystyle {overline {BE}}}
平分
A
C
¯
{displaystyle {overline {AC}}}
且平分
A
C
⌢
{displaystyle {overset {frown }{AC}}}两个不同大小的圆(半径分别为
r
{displaystyle r}
及
R
{displaystyle R}
,圆心距为
d
{displaystyle d}
,其中
r
<
R
{displaystyle r<R}
)之间的关系如下:在解析几何中,符合特定条件的某些圆构成一个圆系,一个圆系所具有的共同形式的方程称为圆系方程。例如求半径到直线距离的方程就可以叫圆系方程。
在方程
(
x
−
a
)
2
+
(
y
−
b
)
2
=
r
2
{displaystyle (x-a)^{2}+(y-b)^{2}=r^{2}}
中,若圆心
(
a
,
b
)
{displaystyle (a,b)}
为定点,
r
{displaystyle r}
为参变数,则它表示同心圆的圆系方程.若
r
{displaystyle r}
是常量,
a
{displaystyle a}
(或
b
{displaystyle b}
)为参变数,则它表示半径相同,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平行于
x
{displaystyle x}
轴或
y
{displaystyle y}
轴)的圆系方程.截面为圆的三维形状有:
相关
- 大写高度在西文字体排印学中,大写字高(英语:Cap height)是指某种字体中,位于基线(baseline)以上的大写字母的高度。尤其指相对平顺的字母“H”和“I”的高度。因为圆型的字母“O”和尖形字
- 钙粘蛋白钙粘蛋白(或钙粘素、cadherins(calcium-dependent adhesion))是一类I型跨膜蛋白,由日本科学家竹市雅俊发现并命名。它们在细胞连接中扮演重要角色,保证了细胞在组织中彼此结合。发
-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中基于相对性原理利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该理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开始发展,最终在1915年基本完成。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
- 台北荣总坐标:25°07′16″N 121°31′08″E / 25.12119°N 121.51892°E / 25.12119; 121.51892台北荣民总医院(简称台北荣总、北荣)(英语: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是一家位于
-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静止膜电位状态的细胞膜受到适当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
- 吨吨又称公顿,是公制的质量单位,符号为t。其虽非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之一,但符合十进制,在使用上是可以与国际单位制相合。1 吨 = 1000 公斤 (kg)= 2204.62 英磅(LB) Metric Ton吨也
- 氨酰tRNA合成酶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通常简写为aaRS)是一类催化特定氨基酸或其前体与对应tRNA发生酯化反应而形成胺酰tRNA的酶。由于每一种的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都需要
- 二氯乙烯二氯乙烯可以是指以下分子式为C2H2Cl2的有机化合物:
- 86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