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酰tRNA合成酶

✍ dations ◷ 2025-09-04 23:48:57 #氨酰tRNA合成酶
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通常简写为aaRS)是一类催化特定氨基酸或其前体与对应tRNA发生酯化反应而形成胺酰tRNA的酶。由于每一种的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都需要专一性的胺酰tRNA合成酶来催化,因此胺酰tRNA合成酶的种类与标准氨基酸的数量一样都为20种。胺酰tRNA合成酶也是自然界中最古老的蛋白质之一。在翻译过程中,每种tRNA分子都需要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然后将这些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这种结合是在一系列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这些酶通过酯化反应将正确的氨基酸与对应的tRNA分子相连接。连接反应的第一步是在合成酶作用下,ATP分子和对应的氨基酸(或其前体)结合形成胺酰-AMP(腺苷酸),并释放出无机焦磷酸(PPi)。然后,酶与胺酰-AMP复合物再与正确的tRNA分子结合,催化氨基酸从胺酰-AMP转移到tRNA的3'端最后一个碱基的2'-或3'-羟基上。一些合成酶还具有校对功能以确保tRNA结合的正确性:如果tRNA被发现与错误的氨基酸相连接,那么所形成胺酰tRNA会通过水解重新被打开。胺酰tRNA合成酶所催化反应的反应式如下:总反应式:氨基酸 + tRNA + ATP → 胺酰-tRNA + AMP + PPi氨基酸是通过它们的羧基(-COOH)与腺苷上的羟基(-OH)连接。因此,连接反应是一个酯化反应。根据序列和活性位点的结构的不同,胺酰tRNA合成酶可以被分为两大类:无论胺酰基开始被连接到腺苷上的哪一个羟基上,最终都会连接到3'羟基上,因为2'-O-胺酰-tRNA会通过酯交换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转移到3'羟基上。两类胺酰tRNA合成酶都是多结构域蛋白质。典型的情况下,一个胺酰tRNA合成酶是由一个催化结构域(以上反应发生的区域)和一个反密码子结合结构域(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作用的区域,来保证氨基酸结合到正确的tRNA分子上)。一些胺酰tRNA合成酶还具有RNA结合结构域和“编辑”结构域,负责将不正确连接的胺酰tRNA重新打开。同一类型中所有的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结构域都是同源的,但两个类型(类型I和II)之间却没有同源关系。类型I的胺酰tRNA合成酶普遍具有Rossmann折叠和反平行的β折叠结构,而类型II的酶则具有不同的由反平行的β折叠所形成的结构。同一专一性中多数胺酰tRNA合成酶在进化上的相关性比而不同专一性之间要高得多。然而,天冬酰胺酰tRNA合成酶(AsnRS)和谷胺酰胺酰tRNA合成酶(GlnRS)则分别相似于天冬胺酰tRNA合成酶(AspRS)和谷胺酰tRNA合成酶(GluRS)。大多数胺酰tRNA合成酶属于类型I或II,而赖胺酰tRNA合成酶(LysRS)则具有两个版本:一个属于类型I,另一个属于类型II。多数胺酰tRNA合成酶的每一种都具有典型的进化分布规律,即可以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来分组,相应组别中的酶进化关系接近。氨酰-tRNA合成酶 · 阅读框架 · 起始密码子 · 终止密码子 · 核糖体结合位点:夏因-达尔加诺序列(+/-) · 科扎克共有序列PIF1 · PIF2 · PIF3aIF1 · aIF2 · aIF5 · aIF6eIF2(S1 · S2 · S3) · B1 · B2 · B3 · B4 · B5 · eIF2激酶eIF3(A · B · C · D · F · G · H · I · J · K · M · S6)eIF4(eIF4A(A1 · A2 · A3) · B · E1 · E2 · G1 · G2 · G3 · H)eIF5(A · A2 · B)EF-Tu · EF-Ts · EF-GaEF1 · aEF2eEF1(A1 · A2 · A3 · B1 · B2 · B3 · B4 · D · E1 · G) · eEF2原核释放因子 · 古菌释放因子 · 真核释放因子(英语:Eukaryotic release factors)RPS1 · RPS2 · RPS3 · RPS4 · RPS5 · RPS6 · RPS7 · RPS8 · RPS9 · RPS10 · RPS11 · RPS12 · RPS13 · RPS14 · RPS15 · RPS16 · RPS17 · RPS18 · RPS19 · RPS20 · RPS21 · RPS22 · RPS23 · RPS24 · RPS25 · RPS26 · RPS27 · RPS28 · RPS29

相关

  • 军团菌属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拉撒路现象拉撒路现象(英语:Lazarus sign),又称为拉撒路反射(英语:Lazarus reflex),是一种生理现象,发生在脑死病患身上。在病患已经被判定脑死之后,只要碰触到特定的脊椎位置,有部分病患(约13%)会
  • 麻腮风三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英语: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vaccine, MMR),港澳台译为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大陆简称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德国麻疹)的疫苗,由三种疾病病
  • Pd[氪 ] 4d102, 8, 18, 18蒸气压(>3300)第一:804.4 kJ·mol−1 第二:1870 kJ·mol−1 第三:3177 kJ·mol主条目:钯的同位素钯(注音:ㄅㄚ,拼音:bǎ,英文:Pallad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
  • D10AA(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藏缅语族藏缅语族是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缅甸、泰国、越南等地的一组语言。根据民族语网站2009年的资料,藏缅语族共包含有435种语言,其中主要的语
  • 保卫细胞保卫细胞是一对由植物表皮细胞特化而来的细胞,保卫细胞通常两两成对,构成一个气孔。保卫细胞具有细胞核,也具有叶绿体,可以行光合作用。双子叶植物的保卫细胞的形状通常呈现为半
  • 溴化钠溴化钠,化学式 NaBr 或 NaBr·2H2O。无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与氯化钠十分相似。口服毒性低。其无水形式(NaBr)的熔点为747 °C,沸点为1390 °C。可制溴化银感光剂。
  • 能源2号能源号运载火箭(俄语:Энергия)苏联研制的一种重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7”,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K”(一说为
  •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英语: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简称OHSU),又称为俄勒冈医科大学,创建于1887年,位于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主校区坐落在该州最大城市波特兰市中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