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冢 敬节(大塚 敬節/おおつか けいせつ ?,1900年2月25日-1980年10月15日),生于日本高知县高知市,日本医师,专长于东洋医学,传承古方派,为昭和时期汉方医学复兴运动的主要推手之一。1978年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最高优功赏),奖励其对于东洋医学的贡献,是首位以东洋医学领域获奖的医师。
1900年2月25日,生于高知县高知市大冢修琴堂医院。修琴堂是大冢家代代相传的医院。大冢敬节的曾祖父希斋、祖父恭斋(养子,实为希斋兄长之子)、父亲惠迪都是医师,敬节是第四代传人。修琴堂称号取自琴有五条琴弦,正如同人有五脏,琴弦调整好就能谈出美妙的乐音,因此,将五脏调理好就能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敬节中学毕业后进入高知高等工业学校采矿冶金科,因为不感兴趣,在周遭亲友的建议之下,进入熊本县立医学専门学校(熊本大学医学部前身)。就学期间沉浸在诗集的撰写、发表之中,常常熬夜至黎明,因而受失眠、盗汗所苦,求助医专教师也无法痊愈。因缘际会下,得知今村雄久马以坐禅为基础建立的“江间式身心锻炼法”健康训练法之后,却立即痊愈。从此对于学校教授的医学不感兴趣。其后,醉心于净土真宗的佛教思想,也影响其后对于疾病的看法。医专毕业后,敬节听从父亲之言,回到高知武田医院任职。当年秋年父亲惠迪逝世,家计落在敬节肩上,隔年与武田医院事务松木福荣结婚,并继承家族医院。
敬节接触汉方的契机是昭和2年由中山忠直撰写的《汉方医学の新研究》,以及汤本求真的医学刊物《皇汉医学》。其后一心钻研中国医学,将自己阅读《皇汉医学》的心得笔记出版《类证鉴别皇汉医学要诀》,此书与原著都在中国翻译、出版,对近代中国汉方有重大的影响。敬节在高知执业时,曾经以汉方治愈痉挛反复发作的半身瘫痪少女,自己也对汉方的疗效深感钦佩。1930年时,不顾周遭亲友反对,决议关闭医院,留下妻子及刚出生的长男恭男,独自到东京向汤本求真学习汉方医学。汤本求真属于古方派,在教学上固守古方,有强烈排他倾向,因此,敬节在学习初期强力批判其他学派,后来在权藤成卿的劝戒之下,也与其他学派(古方后世折衷学派)交流。1931年,将家人接到东京,并于东京牛込区船河原町开业,开业前3年患者较少,也利用此空闲时间向汤本借阅藏书。汤本因为防止滥读,除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之外,另外推荐尾台榕堂《类众方広义》、尾台榕堂《方伎雑志》、稲叶文礼《腹证奇覧》、永富独啸庵《漫游雑记》、有持桂里《方舆�》、吉益东洞《薬徴》六本入门书籍。此外,敬节经常前往位于上野的帝国图书馆,翻阅医学书籍,甚至包含其他学派所著的书籍。
基于当时主流医学界对于汉方不甚了解,敬节认为汉方医界必须团结,停止学派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