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The Globe and Mail
✍ dations ◷ 2025-09-29 11:10:56 #The Globe and Mail
《环球邮报》(英语:The Globe and Mail)是一份在加拿大全国发行的英语报纸,以多伦多为基地并在全国六个城市印刷。每周读者量935,000,是加拿大最大的全国性发行报纸,周销量居《多伦多星报》之后为第二大日报。《环球邮报》被认为是加拿大最佳报纸之一。它隶属CTV环球传媒集团。《环球邮报》的前身《环球报》(The Globe)于1844年由苏格兰裔移民乔治·布朗创立,以周报形式发行。布朗后来成为加拿大联邦其中一位同盟之父,而他的自由派倾向则促使他寻求Clear Grits(即加拿大自由党先身)的支持。布朗当时亦是改革党的一分子,而他起初亦将《环球报》当成是改革党的喉舌。他后来却意识到报业内潜在不少商机,所以决定改为吸纳更多的自由派读者以扩大读者群。他选择引用一句来自Junius的话作为社论版的题词(“真正忠于首席裁判官的人既不会提倡、亦不会服从武断的举措”),而这句题词至今还每天在社论版上出现。截至19世纪50年代,《环球报》已经成为独立并具良好声望的日报。在加拿大联邦建立后,它开始通过火车系统在安大略省内发行。20世纪初,《环球报》在栏目中加上照片及增开一个为女性而设的栏目,并取“加拿大的全国性报章”为口号,沿用至今。报社开始在其他城市开设分局,并向国内其他地方提供订阅服务。另一方面,布朗的对头,加拿大保守党政客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于1872年创办《多伦多邮报》。麦克唐纳是第一任加拿大总理,亦创办了加拿大保守党的前身,而《多伦多邮报》亦成为保守党的喉舌。《多伦多邮报》于1895年与《多伦多帝国报》合并成《帝国邮报》,再于1936年与《环球报》合并成《环球邮报》。合并前《环球报》和《帝国邮报》的发行量分别为7万8千份和11万8千份,而是次被媒界形容为“小鱼吞鲸鱼”的合并是由矿业巨头莱特的代表George McCullagh策划,McCullagh并成为《环球邮报》合并后的首任出版人。McCullagh于1952年自杀后,《环球邮报》被售予蒙特利尔的韦伯斯特家族。而《环球邮报》在多伦多本地市场的占有率被《多伦多星报》夺去的同时,开始转移视线,改为扩展其全国发行量。总部设于温尼伯,并于全国拥有多份地区性报章的FP出版社于1965年收购《环球邮报》。该报于1962年创办的财经版(Report on Business)备受FP出版社所重视,亦建立了该报在多伦多商界中的声望。FP出版社与环球邮报于1980年被出售给由肯尼斯·汤姆逊的家族所经营的汤姆逊集团。《环球邮报》一直以来是晨报。自20世纪80年代,在下列6座加拿大城市中发行不同的地区版本:哈利法克斯、蒙特利尔、多伦多(几个不同版本)、温尼伯(实际在缅尼托巴省布兰登市印刷)、卡尔加里与温哥华。1995年,报纸开设了网站globeandmail.com,除了在印刷报纸上的内容另拥有其自己的内容与记者。这后来催生了侧重于金融和投资相关新闻的伙伴网站globeinvestor.com。2004年,globeandmail.com的部分内容被限制为付费订阅者才能浏览。《环球邮报》的控制权于2001年售予电信公司贝尔加拿大,但汤姆逊家族仍是其最大股东。贝尔在此一年前也收购了加拿大最大的私营电视网络CTV电视网。《环球邮报》和CTV后来被合并为一家隶属贝尔加拿大的新公司,取名贝尔环球传媒(现称为CTV环球传媒),汤姆森家族仍保留少数股权。2005下半年,BCE减少其股份,使得汤姆逊家族(通过其控股公司Woodbridge)持有40%的股权。BCE,《多伦多星报》的母公司Torstar和安大略教师养老金计划各控其20%股权。《环球报》在与《帝国邮报》合并之前已广泛被认为是上加拿大精英群(包括多伦多商界,以及代表学术界和政府机关的知识分子)的发声筒。合并后,《环球邮报》在每一次联邦大选不是支持加拿大自由党便是支持加拿大进步保守党(后者已于2003年与加拿大联盟合并成新的加拿大保守党),但亦曾两度于省选支持新民主党,分别是1991年的沙省大选和1991年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选;新民主党在两次省选均告捷,并组成新一任省政府。《环球邮报》在二战后的立场虽然一般被认为是较为保守,并偏向商界建制派,但历史学家David Hayes却察觉到该报在这个时期的社评对嬉皮士和同性恋人士给与正面的评价,拥护福利国家的大部分原则,反对越战,以及支持大麻合法化。该报于1967年发表的一篇社论支持同性恋合法化,其中一句“一个国家的人民在睡房中的所作所为,不应被其政府所干扰”后来被总理杜鲁多引用,更成为他最广为人知的口号之一。1980及90年代由William Thorsell出任编辑期间,该报极力拥护时任总理梅隆尼提倡的美加自由贸易政策,以及旨在促使魁北克省确认加拿大宪法的米池湖协定和查洛城协定。该报在1995年魁北克全民公投当日发表的社论大幅度引用梅隆尼发表支持该两项协定的演说。与此同时,该报亦继续在社会问题上持较自由派的立场,如支持毒品非刑事化(该报对上一篇支持可卡因非刑事化的社论于1995年发表)和扩展同性恋人士的权益。该报于1990年代与2000年代初期主要支持总理克里田和马丁的自由党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却于2006年联邦大选转而支持哈珀领导的加拿大保守党。《环球邮报》于近年曾对其模式及版面进行修改,包括引入彩色相片、书评栏目、以及一个覆盖艺术、娱乐及文化消息的版面。虽然该报于全国各地有售并自称为“加拿大的全国性报章”,但某程度上仍担当多伦多地区报章的角色,并有发行只限于多伦多版的地区栏目。而该报亦因此被批评为过度集中于大多伦多地区而忽视国内其他地区所关心的事物(而对《纽约时报》则是相反的批评,它在扩大关注全美的同时极力缩减关于纽约的版面),亦被批评者讥为《多伦多环球邮报》或“多伦多的全国性报章”。为了增加在温哥华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环球邮报》近年亦在其卑诗版中增设三页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闻。《环球邮报》其他讽刺性的别名包括“Mop and Pail”和“Grope and Flail”,两者均由效力该报多年的诙谐专栏作家Richard J. Needham所取。卑诗大学学生报《Ubyssey》曾发行一份题为“Glib and Male”的讽刺性报章,而怀雅逊大学新闻系于2008年春季发行的评论报则提及到“Old and Male”一个别名,主要是指该报的大部分员工和目标读者群。另一份全国性英文报章《全国邮报》(National Post)于1998年创刊后,曾有业内分析者预期《环球邮报》和《全国邮报》会展开一场“全国报业大战”,但到目前为止《环球邮报》的销情一直比《全国邮报》理想。《环球邮报》于2007年4月23日对其版面设计进行重大修改,亦统一了旗下数个网站的浏览模式。该报亦新增了一个题为“Globe Life”的生活信息版,被外界认为是尝试与对头《多伦多星报》争夺读者的举动。此外,该报亦仿效北美其他报章般不再提供详细股价列表,以及改用宽度缩窄至12英寸的纸张进行印刷。
相关
- 生命现象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简单来说,也就是具有生命机制的物体。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
- 海佛烈克极限海佛烈克极限、海夫力克极限(英语:Hayflick limit),又称海佛烈克现象(Hayflick phenomenon),指的是一个正常的人类细胞群体,在细胞分裂停止前所能分裂的次数限制。经验证据(英语:Empir
- 解毒剂解毒剂指可以解除毒性的物质。常见的毒物和对应的解毒剂有:抗高血压药 · 利尿剂 · 血管舒张剂 · β受体阻断剂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ACE
- 肚腩赘肉肚腩赘肉俗称啤酒肚,泛指囤积在腰间的脂肪组织,在腹部外斜肌附近尤其常见。男性比女性较容易有肚腩赘肉,那是由于女性身体一般会把脂肪储备在臀部与大腿附近。人年纪愈步入中年
- 雨br /海br /代在月球地质时代里,雨海代发生于38亿5千万年前至38亿年前之间,接续于酒海纪之后,内太阳系后期重轰击期的结束即在此一时期。早雨海世是形成雨海的撞击发生在此一时期刚开始的时
- 加布里埃尔·福莱加布里埃尔·于尔班·福莱(法语:Gabriel Urbain Fauré,1845年5月12日-1924年11月4日),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钢琴家以及音乐教育家。福莱前承圣桑,后继者则有拉威尔与德彪西;早期
- 纳豆纳豆是日本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由黄豆通过Bacillus subtilis natto(枯草杆菌亚种之一)借由菌种发酵所释放的酵素转化蒸煮过黄豆的营养成分所制成的豆制品,气味浓烈,有黏性,不仅保
- 太空缆索太空缆索是一种延伸至太空的长电缆,可以用于推进、动量交换、稳定和高度控制,或保持卫星、宇宙飞船感应系统。根据任务目标和高度,使用太空缆索可以比火箭发动机更加便宜。
- 汉斯·盖革约翰尼斯(汉斯)·威廉·盖革(德语:Johannes (Hans) Wilhelm Geiger,1882年9月30日-1945年9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盖革出生于德国莱茵兰-法尔茨州诺伊施塔特,他的家庭有五个孩子,其父
- 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 (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常用缩写“UCSD”或“UC San Diego”),简称“圣迭戈加州大学”,民间多译作“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