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势暴动

✍ dations ◷ 2025-08-13 00:42:17 #伊势暴动
伊势暴动 (日语:伊勢暴動/いせぼうどう Iseibōdō),发生于1876年 (明治9年)12月的反对地租改正的一揆,爆发于日本三重县 (今日三重县 松坂市),进而扩及 爱知县・岐阜县・堺县 。此事件受刑人超过50,773名,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骚扰事件 。现行日本高中“日本史”教科书中,与茨城县发生的真壁骚动(真壁一揆)并列为翻对地租改正的一揆代表 。透过这场暴动,地租从3% ,下降至2. 5%,因此被歌颂为“用竹枪"咚"地突刺出来的二分五厘”。明治维新的过程中,新政府藉陆续推动各项改革,包含用现金取代过往以稻米缴纳税税金的地租改正。为维持过往税收,农民的负担没有因此减轻,再加上其他因素,导致农民的不满逐渐高涨 。接着在1876(明治9年) 12月18日,相当于今日三重县松坂市地区的农民向户长们请愿,要求延期原本应该在翌日收缴的租税。当农民与户长们的讨论纠缠不清之时,松坂的农民分成南北两个集团开始行进,在各地对新政府相关的设施进行破坏、放火 。尤其是北方集团,跨越三重县,蔓延至爱知县与岐阜县等地。对此,新政府派遣镇台 和 警视听的巡查来压制农民,最终仍不得不降低地租。虽然付出了许多牺牲,民众战胜了政府。̺

相关

  • 别列赞岛别列赞岛(Berezan Island) 位在第聂伯河到黑海的出海口,行政区域上属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约900米长,320米宽,与陆地间被浅水分隔,距离约二公里半。别列赞岛被认为可能是黑海
  • 巴鲁赫·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拉迪诺语:Baruch de Spinoza,拉丁语: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的祖先是居
  • 查莫罗人查莫罗人(西班牙语:Chamorro),又称查莫洛人,是对马里亚纳群岛上土著人的称呼。其中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是关岛查莫罗人。查莫罗人属于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在民族学界对其起源存在较大争
  • 苏珊·林德奎斯特苏珊·林德奎斯特(英语:Susan Lindquist,1949年6月5日-2016年10月27日),美国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专门从事分子生物学,特别是朊毒体以及热休克蛋白的蛋白质折叠问题的研
  • 肌氨酸肌氨酸(英语:sarcosine)即N-甲基甘氨酸,或2-甲氨基乙酸,非编码氨基酸。可以由氯乙酸与甲胺反应制得。它是胆碱自然代谢为甘氨酸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体。肌氨酸有甜味,溶于水。
  • 弗里茨·朗弗里德里希·克里斯蒂安·安东·朗(德语:Friedrich Christian Anton Lang,通常简称为Fritz Lang,1890年12月5日-1976年8月2日),出生于维也纳,知名编剧,导演。1920年代早期,他一连串出
  • 同步同步(英语:synchronization),指在一个系统中所发生的事件(event)之间进行协调,在时间上出现一致性与统一化的现象。在系统中进行同步,也被称为及时(in time)或同步化的(synchronous, in
  • 辽圣宗乾亨:982年九月—983年六月 统和:983年六月-1012年闰十月 开泰:1012年十一月-1021年十一月辽圣宗耶律隆绪(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在
  • 撤离美国:240,082人伤亡 50,410人阵亡盟军由巴黎到莱茵的推进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法德疆界附近发生的战事,维持了约半年,其结果是盟军占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大部分领土
  • 光州广域市坐标:35°10′N 126°55′E / 35.167°N 126.917°E / 35.167; 126.917光州广域市(朝鲜语:광주광역시/光州廣域市 Gwangju gwangyeoksi */?),简称光州,是大韩民国西南部的广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