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莱·乌诺夫

✍ dations ◷ 2025-11-22 01:41:31 #1846年出生,1915年逝世,俄罗斯物理学家,俄国数学家,莫斯科国立大学校友,莫斯科国立大学教师,乌里扬诺夫斯克人

尼科莱·阿列克谢耶维奇·乌诺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У́мов,罗马化:Nikolay Alekseevich Umov,1846年2月4日-1915年1月28日),俄罗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以独立发现乌诺夫-坡印亭矢量的概念和乌诺夫效应而为人所知。

乌诺夫于1846年在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个军医家庭出生。他于1867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与数学系,1875年成为该校物理学教授。乌诺夫借着研读加布里埃尔·拉梅、阿尔弗雷德·克莱布什和鲁道夫·克劳修斯的研究成果学习理论物理学,这对他后来所提出的物理学独创性思想有显著影响。

1896年亚历山大·斯托列托夫(英语:Aleksandr Stoletov)逝世后,乌诺夫成为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学系系主任。他并且和彼得·列别捷夫一起参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研究所的成立。

乌诺夫还组织了数个教育性的学会,他曾担任莫斯科自然探索学会会长17年。并且他是第一位认可相对论重要性的俄罗斯科学家。1911年时因为对政府的不满,他和多位莫斯科国立大学著名教授一起辞职抗议。1915年乌诺夫在莫斯科逝世。

乌诺夫是第一位将能量运动的速度与方向和空间中特定点能量密度的概念,而前述概念与今日所知的坡印亭矢量有关。乌诺夫于1873到74年间任职于敖德萨时发表了内容主要是能量运动概念的第一篇论文。在他的第一个职务期间,他认为势能在某些环境下会以难以察觉的状态下如同动能一般作用。根据这项假说:乌诺夫定下结论,认为在一特定地点的能量是可能可以被确认的。因此,乌诺夫的假设自然引发了关于能量运动的问题。而在他接下来的研究中并未将自己的领域受限在势能本质的假说,而只是以能量守恒定律为方针。在确立了能量密度与运动的概念后,乌诺夫写下了在弹性物质和流体中能量运动的微分方程。在数学领域的权威百科全书《数学科学百科全书(德语:Enzyklopädie der mathematischen Wissenschaften)》 中相关纪录是:“乌诺夫在1874年就已经解决了整体状态下液体和弹性物质中能量运动的问题。然而,对于这观点的强烈关注则要在约翰·坡印亭(英语:John Henry Poynting)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提出了电磁能量流的概念后”。而这已是乌诺夫发表他的概念10年之后了。

乌诺夫是首位提出质量和能量转换关系的人,并早在1873年就提出了公式 E = k m c 2 {\displaystyle E=kmc^{2}} ,其中0.5 =< k =< 1。1875年乌诺夫解决了在任何形式的导体上电流分布的普遍问题。1888到91年间乌诺夫透过实验观察水溶液的扩散、不透明物质中的光偏振,并发现了光色去偏振效应。1900年他对地磁场以高斯公式进行多次分析,这让科学家得以对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定义进行全面分析。

相关

  • span class=nowrapVsub2/sub(SOsub4/sub)sub>硫酸钒是钒的硫酸盐,它可以指:
  • 中国秘密宗教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中国秘密宗教,系统庞杂,多数为三教合流,融合佛教与儒家、道教信仰。以明朝罗思孚开创的罗教影响最大,几乎影响了所有教派。秘密宗教信仰中,常借由扶乩、
  • 形式因四因说(four causes),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将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与运动的背后原因(古希腊语:αἴτιον)归纳为四大类。四因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
  • 逆合成分析逆合成分析,也称作逆合成法、反合成分析,是解决有机合成路线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其实质是目标分子的分拆,通过分析目标分子结构,逐步将其拆
  • ʟ软颚边音(软颚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软颚边音在国际音标的符号是⟨ʟ⟩,就是小型大写字母L,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L\⟩。齿龈边音的特征:普通话及粤语没有此音。
  • 下女的诱惑《小姐》(韩语:아가씨,英语:The Handmaiden)是一部2016年韩国情色心理惊悚片(英语:Psychological thriller),为朴赞郁执导和监制。电影改编自萨拉·沃特斯的2002年小说《荆棘之城(英语
  • 广东省粤北行政区 (1952–1956)粤北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已撤销的行政区,在今广东省北部。1952年设置,行政公署驻韶关市。辖原北江专区所属韶关市及曲江、乐昌、仁化、南雄、始兴、翁源、佛冈、从化、
  • 塔科斯塔科斯(英语:Teos of Egypt)古埃及第三十王朝法老(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60年在位),曾率军于腓尼基攻击波斯人,但未成功。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与其发生矛盾,支持埃及武装叛乱,并
  • 佐仓藩佐仓藩(日语:佐倉藩/さくらはん  */?)曾是位于日本下总国印旛郡佐仓的一个藩,藩厅位于佐仓城,石高最高为11万。在江户时代初期,曾经是多名藩主入替,大多数是被罢免、失势人士所用
  • 比赞数比赞数(Be)是得名自杜克大学教授阿德里安·比赞(英语:Adrian Bejan)的无量纲,有二种比赞数,分别用在热力学及流体力学中。热力学中的比赞数是热传不可逆性和总不可逆性(因为热传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