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dations ◷ 2025-11-13 20:14:46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之荣誉头衔,也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但并非职务。中央研究院院士仅为荣誉,平常并无任何职务或实质酬劳,两年一次的院士会议则为院士唯一需要出席的活动。虽然院士并不担任中研院任何职务,但许多院士是在中研院担任研究员时当选,或是当选后兼任研究员或通信研究员。所以院士同时担任研究员的比率相当高。中央研究院院士系由院士会议选举选出,每二年选出一次,原分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三组,2014年起从数理科学组中分出工程科学组,每次新任院士名额至多40位,每组至多十位。院士候选人可以由各大学院校、学会、研究机关、中研院院士或评议员提名,之后经过评议会以通信方式无记名投票进入“初步名单”。之后评议会会再于会中投票,决定正式的院士候选人,并于院士会议中投票选举。中央研究院院士于1948年在中国大陆选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后,受到国共内战的影响,迁徙至台湾的中央研究院,于1958年才选出第二届院士。第一届院士中,只有少部分随国民政府迁至台湾。中研院现有院士283人,其中数理科学组70人、工程科学组59人、生命科学组96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58人(国内97人、国外171人、大陆15人)。中研院已故院士计225人,其中数理科学组79人、工程科学组6人、生命科学组62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78人。2009年10月29日,在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贝时璋去世之后,于1948年同年当选的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皆全已逝世。2016年7月院士会议前有数理科学组5人(另已过世2人)、生命科学组6人(另已过世1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2人;院士会议时选出2位工程科学组的名誉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长克莱顿(Clayton Daniel Mote,Jr)及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教授中村修二。
相关
- GND整合规范文档(德语:Gemeinsame Normdatei,英语:Integrated Authority File,简称GND)是一种国际性的规范控制,可用于组织个人姓名和主题栏目,整合图书馆目录。图书馆用这种方式进行文
- 神经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外科,也常称作脑外科,是外科的一个
- 藻类藻类,又称作悬浮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其中有属于真核细胞的藻类,也有属于原核细胞的藻类。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
- 兼性厌氧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立克次氏体等立克次体(学名:Rickettsia),或者称立克次氏体,是一类细菌,但许多特征和病毒一样,如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通过瓷滤器过滤,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等。直径只有0.3-1μm,小于绝大
- 边在几何学中,边或棱是指几何形状中连接顶点的几何结构。在一般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多边形、多面体和多胞体中,边是连接两个顶点的线段,而边长指这线段的长度。而在一些较复杂的空间
- 缺血缺血(Ischemia)是描述组织供血量不足,进而导致缺氧及养分的情形。缺血一般由血管问题所导致,也可能因血管收缩、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局部贫血所导致。缺血除了导致缺氧以外及缺乏
- V(D)J 重组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种主要由浆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
-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英语:complement system)由一系列的蛋白质组成,属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补体系统透过一连串的酵素(酶)相互切割启动,最终在目标微生物上形成类似孔洞的膜攻击复合物(Memb
- 尼扎替丁尼扎替丁(INN:nizatidine)是一种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并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和胃食道逆流。尼扎替丁由礼来公司开发,并以商品名称Tazac和Axid推出市场。尼扎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