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dations ◷ 2025-02-23 03:16:43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之荣誉头衔,也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但并非职务。中央研究院院士仅为荣誉,平常并无任何职务或实质酬劳,两年一次的院士会议则为院士唯一需要出席的活动。虽然院士并不担任中研院任何职务,但许多院士是在中研院担任研究员时当选,或是当选后兼任研究员或通信研究员。所以院士同时担任研究员的比率相当高。中央研究院院士系由院士会议选举选出,每二年选出一次,原分为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三组,2014年起从数理科学组中分出工程科学组,每次新任院士名额至多40位,每组至多十位。院士候选人可以由各大学院校、学会、研究机关、中研院院士或评议员提名,之后经过评议会以通信方式无记名投票进入“初步名单”。之后评议会会再于会中投票,决定正式的院士候选人,并于院士会议中投票选举。中央研究院院士于1948年在中国大陆选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后,受到国共内战的影响,迁徙至台湾的中央研究院,于1958年才选出第二届院士。第一届院士中,只有少部分随国民政府迁至台湾。中研院现有院士283人,其中数理科学组70人、工程科学组59人、生命科学组96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58人(国内97人、国外171人、大陆15人)。中研院已故院士计225人,其中数理科学组79人、工程科学组6人、生命科学组62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78人。2009年10月29日,在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贝时璋去世之后,于1948年同年当选的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皆全已逝世。2016年7月院士会议前有数理科学组5人(另已过世2人)、生命科学组6人(另已过世1人)、人文及社会科学组2人;院士会议时选出2位工程科学组的名誉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长克莱顿(Clayton Daniel Mote,Jr)及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教授中村修二。
相关
- 克雷伯氏肺炎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学名:Klebsiella pneumoniae)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的一种,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杆状,有大量黏性的多糖形成的荚膜包覆。克雷伯氏肺炎菌可以在人类,特别是免疫力低弱
- 支气管支气管是连接呼吸道内将空气输往肺部的通道。支气管末梢又分支为许多小管,最终成为小支气管。支气管并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支气管管壁有平滑肌,过敏时平滑肌过度收缩,导致
- 语素语素(Morpheme)又称形态素、义基,在语素构词学里指最小的语法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在口语中,语素是由音位这一种能区别的最小声音单位所组成的,而在文字形式语言中,语素则
- 心律失常心脏节律不整(拉丁语:Cardiac Arrhythmia/Cardiac Dysrhythmia; 法语:Rythme cardiaque irrégulier;英语:Irregular Heartbeat,通称:心律不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是指心
- 海底火山海底火山,是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相当广泛,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表层在海底就被海水急速冷却,有如挤牙膏状,但内部仍是高热状态。海底火山产生的岩浆约占全年总量的
- 排异反应移植排斥(英语:transplant rejection)是器官移植后的器官并不被受移植者身体接受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将移植器官视为异物,如同攻击病毒或细菌一样攻击移植器官所引
- 脂褐素脂褐素(英语:lipofuscin)的命名由来是具有颗粒状的褐黄色色素,由含有脂肪的残存物与溶酶体消化物所组成。被认为是一种随着年纪增长或细胞操劳而增加的色素,可见于肝脏、肾脏、心
- 失温症失温症(Hypothermia,源自希腊文“ὑποθερμία”),又称低温症、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 °C(95.0 °F)时的现象。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温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
- 巴氏涂片检查巴氏涂片检查(英语:Papanicolaou test,简称Pap test),在港澳地区称为柏氏抹片检查,是一种子宫颈医学诊断方法,用于检查子宫颈癌等疾病。巴氏涂片检查的方式是,首先取得少量子宫颈细
- X染色体连锁精神发育迟滞X染色体连锁精神发育迟滞(X-Linked mental retardation),是指与X染色体相关的智能障碍。不像其他类型的智能障碍,X染色体连锁精神发育迟滞的遗传学研究已经相当完备。血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