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假说

✍ dations ◷ 2025-11-17 15:32:20 #盖亚假说
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简单地说,盖亚假说是指在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适合生命持续的生存与发展。约公元前400年,柏拉图就曾提出地球是巨大的活生物体的类似观点。詹姆斯·洛夫洛克是英国科学家,20世纪60年代受聘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探索火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通过分析大气情况在探寻遥远行星上的生命的同时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他指出,我们的行星上的大气由生命无法存活的混合气体组成,通过地球化学过程(如岩石侵蚀)和大气支持的有机物活动(如用光和植物去除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这些气体得以维持平衡比例。他以古希腊大地母亲女神盖亚命名了该假说,提出陆生生物过程和自然过程共同作用产生并调节有益于生命继续生存的环境。该观点于1972年首次提出,主流科学家主要以其不够严密为由坚决拒绝接受。1981年,这一观点首次得到支持。当时,洛夫洛克创造出计算机模拟的反射或吸收太阳辐射的白色或黑色雏菊世界。由于雏菊的数量随着普遍的表面温度变化而相对改变,因此雏菊群维持全球气温均衡。此后,更多生物多样性的复合模型提高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如今,洛夫洛克的盖亚假说与人类引致的威胁我们气候、生态系统、食物生产和健康稳定的地球大气变化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是-19℃,但如果这些气体在现有水平上不加任何控制地增长,地球的气候就会类似金星。确保盖亚的温室气体成分保持稳定已经成为21世纪最大的科学和政治挑战之一。盖亚假说起初认为,正是由于生命的出现,从过去到现在,地球表面、大气和海洋的理化环境才变得舒适宜人。这一假说和传统观点完全对立,传统观点认为生命在不断适应地球环境,同时生命和地球的演变是独立进行的。现在科学认识到:“生命不是为了自己才让地球变得宜居。”这种调节“让地球更适合生存,是包括生命、空气、海洋和岩石在内的整个进化系统的特点”。这就是盖亚,也就是“地球上最大的有机体”。

相关

  • 药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药品指一切用作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头部外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疣微菌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一门被划出不久的细菌,包括少数几个被识别的种类,主要被发现于水生和土壤环境,或者人类粪便中。还有很多未被成功培养的种类是和真核宿主共生的,包括
  • 细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网巢病毒目网巢病毒目(学名:Nidovirales),又称成套病毒目、套式病毒目,是一类具有动物和人类宿主(MERS-CoV和SARS-CoV)的病毒。该目下的科有:
  • 豇豆花叶病毒豇豆镶嵌病毒, SB isolate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又名豇豆黄花叶病毒,分布在尼日利亚、古巴和美国等国。苏里南、古巴和美国等地寄主范围很窄,在豆科植物以外就很
  • 原核原核生物(英文:prokaryote)是通常由单一原核细胞形成的生物。相对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内膜、没有核膜包裹的成型细胞核,细胞内无染色体,DNA链未螺旋化,并以游离的形成
  • 表观因素表观遗传学(英语:epigenetics)又译为表征遗传学、拟遗传学、表遗传学、外遗传学以及后遗传学,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某些机制引起可
  • 头孢甲肟头孢甲肟也称为“头孢噻肟四唑”“头孢氨噻肟唑”“噻肟唑头孢”“氨噻肟唑头孢菌素”“倍司特克”或“CMX”,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为半合成抗生素。头孢甲肟抗菌谱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