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莱蒙托夫

✍ dations ◷ 2025-04-05 00:15:53 #1814年出生,1841年逝世,俄国小说家,俄罗斯诗人,浪漫主义诗人,莫斯科国立大学校友,莫斯科作家,莫斯科省人

米哈伊尔·尤列维奇·莱蒙托夫(俄语: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俄国作家、诗人。被视为普希金的后继者。

父亲尤里·彼得罗维奇·莱蒙托夫是退役军官,母亲玛利亚·米哈伊洛夫娜早逝,由外祖母家抚养长大,童年是在奔萨省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自幼体弱多病,能说流利的法语和德语。1827年全家搬到莫斯科,1828年进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着手研究普希金和拜伦,开始从事写诗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海盗》、《罪犯》、《奥列格》。

1830年3月,莫斯科寄宿学校改为普通中学,莱蒙托夫请求退学,并前往斯托雷平家族的谢列德尼科沃庄园,同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在友人A·M·韦列夏金娜的家中结识E·A·苏什科娃,并与之热恋。这时期开始抒情诗的创作,但他不断地移情别恋,又爱上了剧作家伊万诺夫的女儿伊万诺娃。1832年,前往圣彼得堡。同年11月通过近卫士官生入学考试。1835年,成为禁军骠骑兵团骑兵少尉。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在决斗中受了重伤,29日死亡,莱蒙托夫得知消息后悲愤至极,写下了《诗人之死》,激怒了沙皇。1837年2月18日莱蒙托夫被捕,调任下诺夫哥罗德高加索骑兵团准尉,足迹遍布舒沙、库巴、舍马哈、卡赫季。由于外祖母的奔走,1838年4月回到彼得堡。1840年生平唯一一部诗集发行。1840年2月,与法国公使之子巴兰特发生冲突,莱蒙托夫朝天放了一枪,被交付军事法庭。1840年4月,调往高加索现役军队田加骑兵团,第二次流放高加索。7月参与了高加索山民战斗和瓦列里克战役。1841年2月初,返回彼得堡,其英勇事迹备受肯定。1841年4月回到高加索。

1841年7月27日,在皮亚季戈尔斯克市近郊旁的马舒克山麓,韦尔济林的家庭晚会上,莱蒙托夫的玩笑激怒了士官生学校同学马丁诺夫,虚荣心很强的马丁诺夫要求决斗。莱蒙托夫没有开枪,结果马丁诺夫一枪击中了莱蒙托夫的心脏,使其当场身亡,年仅27岁。外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

相关

  • 拉br /伸br /纪拉伸纪(Tonian,符号NP1)又名青白口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0百万年(Ma),结束于720±0Ma。拉伸纪期间首次出现大型具刺疑源类,并形成臭氧层。拉伸纪属于前寒武
  • 蒸是一种烹饪方法。指把食材放于蒸笼等器皿,置入注水的蒸具如镬,利用热力把水加热成蒸汽,以蒸汽加热烹熟食材的过程。中国菜以蒸来烹调的食品以肉类、鱼类及蛋类为主,蒸豆腐亦很
  • 非人化非人化(英语:Dehumanization),又称去人化或去人性化,是一种反人类罪行,其行为可以描述为否定他人为人类,经常随之而来的是对其他人的残酷,以及对他人痛苦的不怜忟。一个实际的定义是
  • 东向移民运动东向移民运动(德语:Ostsiedlung,另名“日耳曼东扩”),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日耳曼语族向东迁徙,进入中欧、东欧地区定居的过程。影响的区域从斯洛文尼亚至爱沙尼亚,向南进入特
  • 弗里西语弗里斯兰语(Frysk、Frasch、Fresk或Friisk),又译弗里西语、弗里西亚语、弗里斯语,是荷兰及德国内靠近北海南部处一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大约在40万左右。弗里斯兰语属于日耳
  • 硬木硬木(hardwood),或称硬植木,即为阔叶树材,指由被子植物门的树所生成的木材。硬木与又称做软木的针叶树材刚好成一对比。硬木一般密度较高及较硬实,但硬木及软木的真正硬度差异很大
  • 大雪山大雪山(英语:Snowy Mountains),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的山脉,属于大分水岭的一支,也是澳大利亚最高山脉,位于此山脉的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为澳大利亚本土最高峰。雪山山脉
  • 广州将军广州将军,全称镇守广州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从一品武职。清王朝在广东一直派驻重兵,广州、肇庆、惠州各有总督、巡抚、提督驻守,滨江临海还设立了边防七镇,即虎门、潮州、南澳、琼
  • 康泰康泰(法语:Canté)是法国阿列日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北部,属于帕米耶区。该市镇的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205人。康泰人口变化图示:数据来源:INSEE
  • ATC代码 (M)ATC代码M(肌肉及骨骼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