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粒子
✍ dations ◷ 2025-04-04 06:31:40 #反粒子
反粒子是相对于正常粒子而言的,它们的质量、寿命、自旋都与正常粒子相同,但是所有的内部相加性量子数(比如电荷、重子数、奇异数等)都与正常粒子大小相同、符号相反。有一些粒子的所有内部相加性量子数都为0,这样的粒子叫做纯中性粒子,反粒子就是它本身,比如光子、π0介子等。反粒子的概念首先是192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在他的空穴理论中提出的。1932年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了反质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狄拉克的空穴理论对玻色子不适用,因而不能解释所有的粒子和反粒子。根据量子场论,粒子被看作是场的激发态,而反粒子就是这种激发态对应的复共轭激发态。如果反粒子按照通常粒子那样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反原子。由反原子构成的物质就是反物质。
相关
- 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弗里德赖希隐性遗传运动失调症(也称为F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进行性神经系统损伤和运动问题。它是由于在FRDA基因的intron 1有CAA三核甘酸重复序列的过度扩增。它通
- 医疗经济学健康经济学是有关健康和保健消费、生产中的效率,效益,价值等问题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健康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平衡问题。5个典型被分析的市场包括:健康经济学相关的议题有:健
- 十二群岛十二群岛(希腊语:Δωδεκάνησα),又音译佐泽卡尼索斯群岛或多德卡尼斯群岛,原本与萨摩斯岛、伊卡利亚岛合称南斯波拉泽斯群岛,位于爱琴海的东南部,靠近安纳托利亚西南部的海
- 马里奥·卡佩奇马里奥·卡佩奇(英语:Mario Capecchi,1937年10月6日-),生于意大利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也是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马里奥·卡佩奇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
- 壮族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800万(2010年),为古代百越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与贵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
- 五音五声调式,或称五声音阶,是中国音乐中的音阶,这5个音依次定名为宫、商、角(jué,ㄐㄩㄝˊ)、徵(zhǐ,ㄓˇ)、羽,大致相当于西洋音乐简谱上的唱名(do)、(re)、(mi)、(sol)、(la)。将这五个音按高低
- 马赫迪马赫迪(阿拉伯语:مهدي mahdī),或译麦赫迪、迈赫迪,意为“导师”,是伊斯兰教教典中记载的将于最后审判日之前7年、9年或者19年降临世间的救世主。马赫迪的概念在《古兰经》
- 火把节火把节(凉山彝语:ꄔꊒ,Dutzie,音译“杜责”;白语:Huix‧zuit‧jiarx;佤语:Biag)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
- 色彩带色彩带(又称色带),是电脑图学上色彩显示不准确的问题。在24位元色彩模式时,红绿蓝三条色彩频道各8位元道理上足够在全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图像,但在譬如显示色彩渐变(Color gradien
- 格林卡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俄语: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Гли́нка,1804年6月1日-1857年2月15日),又译葛令卡,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