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磺酰脲类
✍ dations ◷ 2025-11-18 12:49:24 #磺酰脲类
硫酰基尿素类(英语:Sulfonylurea)衍生物是用于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硫酰基尿素类是由法国科学家Marcel Janbo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当他们在研究磺酰胺抗生素时,发现硫酰基尿素会使动物们产生低血糖的反应。所有的硫酰基尿素类都含有中央的 S-phenylsulfonylurea 结构、 p-取代苯基环 (R) 和变化多端的取代基 (R2)有些将格列美脲分在第二代,但有些将它分在第三代。硫酰基尿素类药物键结到胰脏β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抑制了钾离子的流出,使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逐渐变正。此去极化作用会开启钙离子通道,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上升会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有些证据指出硫酰基尿素类药物会增加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如此一来,就会降低肝糖的生成、减少脂肪分解作用且减少胰岛素的降解。不同的硫酰基尿素有不同的药物动力。所以是依照每个病人不同的状况去挑选最适当的药物;长效且有活性代谢物者或许会造成低血糖,但同时也可以良好的控制血糖;相对而言,短效者可能就没有办法好好控制遵医嘱性不良病人的血糖。这一类的药物须要在用餐前 30 分钟服药,如此才能够确保最大效力。根据每个药物不同的半衰期,有些药物一天可能需要服用两次(像是甲苯磺丁脲),甚至三次;有些一天只要服用一次(像是格列美脲)。硫酰基尿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无法自行制造胰岛素的病患,像是1型糖尿病或是因手术而切除胰脏的病患,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此类药物也可以用于新生儿糖尿病。虽然一直以来高血糖及低胰岛素浓度者都被诊断成1型糖尿病,但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如果是在小于 6 个月大的时候被诊断,可以不用一生施打胰岛素,而可以改用硫酰基尿素类药物。一直以来,硫酰基尿素类药物都被当成新诊断病患的优先用药,但是到了1990年代发现,肥胖病患如果服用二甲双胍,得到的益处会更多。大约10%的病患,单独服用硫酰基尿素类药物并没有办法良好控制血糖。可能需要加上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甚至是胰岛素。硫酰基尿素类药物加上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三种药物通常不建议一起使用,但有些医生宁愿在使用胰岛素前,使用此种疗法。最近,有一家新成立的制药公司 Remedy Pharmaceuticals, Inc. 在开发注射型的格列苯脲,用于治疗急性中风、创伤性脑损伤及脊椎损伤。使用的机转是基于硫酰基尿素类药物会关闭非选择性 ATP-阳离子通道,此通道会在上述疾病中上调神经血管组织。有些糖尿病专家指出此类药物会加速减少胰脏的β细胞,但目前还没有证实。硫酰基尿素类药物相对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艾塞那肽(Exenatide)及symlin(英语:symlin)而言,比较容易因为造成过多胰岛素而造成低血糖。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剂量过高或者是患者没有进食。有些人会试着改变饮食习惯以避免此种习惯,但往往造成反效果。跟胰岛素一样,此类药物会造成体重增加。其他的副作用还有腹部不适、头痛、过敏。
相关
-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癌症治疗癌症免疫疗法(英语:cancer immunotherapy或immuno-oncology)是一类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方法。此类疗法采用了癌症免疫学(英语:Cancer immunology)研究的成果,这是肿瘤学中
- 奥斯卡·明科夫斯基奥斯卡·闵可夫斯基(Oskar Minkowski 1858年1月13日-1931年7月18日)德国生物化学家、布雷斯劳大学教授,胰岛素的发现者。数学家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的哥哥、天天物理学家鲁道夫·
- 石炭纪石炭纪(英语:Carboniferous,符号C)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半岛(白色)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通称阿联酋,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
- 碲4d10 5s2 5p42, 8, 18, 18, 6蒸气压第一:869.3 kJ·mol−1 第二:1790 kJ·mol−1 第三:2698 kJ·mol主条目:碲的同位素碲(拼音:dì,注音:ㄉㄧˋ,粤拼:dai3),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Te,
- 弗拉维奥·比翁多弗拉维奥·比翁多(英语:Flavio Biondo),(1392年-1463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考古学家。为考古学研究的先驱。他在其所著的一本著作《论拉丁语》(1435年出版)中,他把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两者
- 昼夜节律昼夜节律(英语:circadian rhythm /sɜːrˈkeɪdiən/),又译日夜节律、概日节律、日变周期、生理时钟,一种生理现象,以内源性、持续的,呈现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包括植物、动物
- 异丁酰辅酶A去氢酶缺乏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酵素缺乏症(英语:Isobutyr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患者无法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使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不能充分分解缬氨酸。
- 神经脊神经脊(英语:neural crest)属于动物胚胎的外胚层,位于神经管(neural tube)与胚胎上皮之间。神经脊细胞在神经板形成(neurulation)之后不久就会离开原来所在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