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读介质

✍ dations ◷ 2025-11-13 20:30:07 #人类可读介质

人类可读介质(human-readable medium)或人类可读格式(human-readable format)是指人可以自然阅读的数据或信息的表示。

在电脑运算领域,人类可读数据通常指ASCII或Unicode文本,而不是它们的二进制表示。实际上,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由适当配备并编程的计算机或机器来解析。选择二进制而非文本格式的原因通常集中于存储空间问题,二进制表示能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字节),并且在访问时有着无需解析或转换即可使用(输入/输出)的便利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可读表示的替代方案是使用一种主要供电子、机械或光学设备或计算机读取的数据的机器可读(英语:Machine-readable data)格式或介质(英语:Machine-readable medium)。例如,通用产品代码(UPC)条形码对人来说很难阅读,但用于适当设备时则非常有效和可靠,通常伴随着它的标签的数字串则是条码信息的人类可读形式。在许多司法管辖区,零售购物中使用条形码标签必须也在商品上包含一份人类可读的价格。

随着标准化、高度结构化的标记语言(如XML)的出现,数据存储的成本降低以及更快、更低廉的数据通信网络使人们在人类可读性与机器可读性之间的折衷较以往更加常见。此外,这些结构化表示可以被非常有效的压缩以进行传输与存储。

人类可读协议大大降低了调试成本。

各个组织已经将人类可读与机器可读数据的定义标准化,以及将它们应用于各自领域,例如万国邮政联盟。

术语“人类可读”经常也被用于描述较短的名称或字符串,它们较较长而复杂的语法表示来说更容易理解和记住,例如某些统一资源定位符字符串。

“人类可读”偶尔被用来描述将任意整数编码为长串、系列英文单词的方式。与十进制或其他紧凑的二进制文本编码(英语:Binary-to-text encoding)系统相比,英文单词更易于被人阅读、记住和输入。

相关

  • 谢司叛乱美国谢司起义(英文:Shays' Rebellion)或译为谢司暴动,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中西部地区在1786年—1787年发生的一场起义。因为起义领导者是丹尼尔·谢司,是前美国独立战争军官,因此这场
  • 渥美清渥美清(1928年3月10日-1996年8月4日),是日本著名演员。本名田所 康雄(たどころ やすお)。生于东京都台东区上野。以主演《寅次郎的故事》系列喜剧电影的主人翁车寅次郎被世人所熟
  • 白方礼白方礼(1913年5月13日-2005年9月23日),或误写作白芳礼,河北沧县人,是一位三轮车夫和慈善家。1944年逃避战乱来到天津,此后开始从事人力三轮车工作,曾获“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晚年创
  • 贪婪贪婪指一种攫取远超过自身需求的金钱、物质财富或肉体满足等的强烈欲望。贪婪也可以指得寸进尺,永不满足,贪图可能是属于别人的东西。贪心的个体不会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
  • 白马河 (独山湖)白马河,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属于南四湖水系,发源于邹城市中心店镇九龙山南麓的白马泉,西南流经太平镇后进入微山县,于微山县鲁桥镇九孔桥村注入独山湖。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1099
  • 中国西瓜品种列表本列表收录中国栽培的主要西瓜品种。
  • 莱昂·德格勒尔莱昂·德格勒尔(法语:Léon Degrelle,1906年6月15日-1994年3月31日)是一位比利时政治家。他被认为是比利时史上最著名的纳粹合作者和大屠杀否认者。在1930年代,德格勒尔因是比利时
  • 厌氧原体科 厌氧原体科(学名:)为厌氧原体目的一科螺旋体。此科的模式属为厌氧原体属()。
  • 流线胖小子诺曼·昆汀·库克(英语:Norman Quentin Cook),本名昆汀·李奥·库克(英语:Quentin Leo Cook,1963年7月31日-),以艺名流线胖小子(英语:Fatboy Slim)为大众所熟知,是英国著名DJ、音乐家、多乐器演奏家(英语:multi-instrumentalist)、混音师及音乐制作人。作为一位独立电子音乐制作人,他赢得了十座MTV音乐录影带大奖和两座全英音乐奖。他的音乐作品在90年代极具人气,普及了大节拍(英语:big beat)风格的流行。1985年,库克因为一次
  • 埃德·阿布洛维奇埃德·阿布洛维奇(英语:Ed Ablowich,1913年4月29日-1998年4月6日),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主攻短跑。他曾代表美国参加193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比赛,获得男子4×400米接力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