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氏

✍ dations ◷ 2025-11-12 01:35:32 #鲜卑,拓跋部,拓跋姓

拓跋氏,又作拓拔、托跋、秃发,古代鲜卑氏族之一,为拓跋部的族长,拓跋部单于的家系多属于此氏族。拓跋部建立了包括北魏在内的许多拓跋国家。在北魏时,采取汉化政策,改姓元,唐朝之后拓跋氏族逐渐汉化,被融入汉人之中。

鲜卑旧有的氏族,分为三十六部与九十大姓,在拓跋毛时,拓跋氏与三十六部结盟,形成拓跋部,消灭了其余九十大姓。拓跋氏成为族长,也因此成为北魏王族的开始。拓跋诘汾时,其长子秃发匹孤成为河西鲜卑首领,其拓跋力微则继续为部落首领。因此分支出秃发氏一支,秃发与拓跋,可能是同音异译。

唐朝皇室认为,其祖先李虎出身南北朝大族陇西李氏,为老子李耳后代,因此以老子后裔自居的唐朝皇室于佛道之争时偏袒道教。和尚法琳宣称李唐皇室为拓跋氏之后。由此触怒皇室,被流放益州而死。刘盼遂与王桐龄认为李渊家族应为拓跋氏后裔,但后来因陈寅恪后两篇研究之更正,认为李唐出自赵郡李氏,而取消了自己的观点。

一般认为突厥用桃花石称中国,来源即“拓跋”一词。但值得指出的是,汉文中的“拓跋”与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č(����,音:桃花石)并无关系,据李盖提和台湾学者林安庆的研究,拓跋实质上为两个阿尔泰语系词汇所组成,即tog(拓)和beg(跋,即贝伊),tog有尘土、泥土之意,beg为氏族和部落首领,两者皆为后世突厥的官号。林安庆还发现,今日厦门话(闽南语闽台片)中的“拓跋”发音,与这两个对应词汇几乎没有分别,并接着补充汉字“拓跋”二字并不是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č对音转写,而是tog和beg这一复合词组的对音转写,其词义正是土地之主人,完全证实了北魏官方史书《魏书》开编中的“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的解释。

相关

  • 先天性水痘症候群先天性水痘症候群(Costello syndrome),又名小黑人症、克斯提洛氏弹性蛋白缺陷症、科斯特洛综合症、面肌肉骨骼综合症(faciocutaneoskeletal syndrome)或FCS综合症等各种名称,是一
  • 倦怠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自动在线助手虚拟助理(virtual assistant)是一种能替个人执行任务或服务的软件代理(software agent)。有时候“聊天机器人”泛指虚拟助理,亦或专指网络聊天使用的软件机器人(有时候更专指娱乐
  • 三只小猪三只小猪,是一则著名的英国童话,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其出现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更早,但正式书面出版于1840年代(但与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里一则故事雷同)。目前三只小猪已
  • 麦克·彭博迈克尔·鲁本斯·布隆伯格,KBE(英语:Michael Rubens Bloomberg,1942年2月14日-),美国商人,第三代俄罗斯犹太移民,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创始人,2001年至2013年间担任纽约市市长,C40城市气候
  • 叶玄叶玄(1916年12月1日-),中华民国工程科学家。曾经陆续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与硕士等学位。1950年至1956年期间他担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同
  • 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改革战争墨西哥的三年改革战争(西班牙语:Guerra de Reforma)是贯穿了墨西哥19世纪自由派和保守派斗争的一个插曲。自由派们想要建立一个墨西哥联邦,想要限制教会和军队对国家的控制。而
  • 狼群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狼群队(英语:NC State Wolfpack)代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参加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CAA)第一级别的多项体育赛事。北卡州立自1953年起便一直属于大西洋沿岸联盟,是
  • 去吧,摩西《去吧,摩西》(英语:Go Down, Moses)是威廉·福克纳的一部长篇小说,1942年5月11日出版。小说由从属于同一主题的多篇故事组成,讲述了麦卡斯林家族的命运。这个家族是约克纳帕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