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氏

✍ dations ◷ 2025-07-20 08:02:49 #鲜卑,拓跋部,拓跋姓

拓跋氏,又作拓拔、托跋、秃发,古代鲜卑氏族之一,为拓跋部的族长,拓跋部单于的家系多属于此氏族。拓跋部建立了包括北魏在内的许多拓跋国家。在北魏时,采取汉化政策,改姓元,唐朝之后拓跋氏族逐渐汉化,被融入汉人之中。

鲜卑旧有的氏族,分为三十六部与九十大姓,在拓跋毛时,拓跋氏与三十六部结盟,形成拓跋部,消灭了其余九十大姓。拓跋氏成为族长,也因此成为北魏王族的开始。拓跋诘汾时,其长子秃发匹孤成为河西鲜卑首领,其拓跋力微则继续为部落首领。因此分支出秃发氏一支,秃发与拓跋,可能是同音异译。

唐朝皇室认为,其祖先李虎出身南北朝大族陇西李氏,为老子李耳后代,因此以老子后裔自居的唐朝皇室于佛道之争时偏袒道教。和尚法琳宣称李唐皇室为拓跋氏之后。由此触怒皇室,被流放益州而死。刘盼遂与王桐龄认为李渊家族应为拓跋氏后裔,但后来因陈寅恪后两篇研究之更正,认为李唐出自赵郡李氏,而取消了自己的观点。

一般认为突厥用桃花石称中国,来源即“拓跋”一词。但值得指出的是,汉文中的“拓跋”与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č(����,音:桃花石)并无关系,据李盖提和台湾学者林安庆的研究,拓跋实质上为两个阿尔泰语系词汇所组成,即tog(拓)和beg(跋,即贝伊),tog有尘土、泥土之意,beg为氏族和部落首领,两者皆为后世突厥的官号。林安庆还发现,今日厦门话(闽南语闽台片)中的“拓跋”发音,与这两个对应词汇几乎没有分别,并接着补充汉字“拓跋”二字并不是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č对音转写,而是tog和beg这一复合词组的对音转写,其词义正是土地之主人,完全证实了北魏官方史书《魏书》开编中的“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的解释。

相关

  • 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英语: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简称NRTIs),是合成HIV的DNA逆转录酶底物脱氧核苷酸的类似物,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的三磷酸核苷衍生物,与天然
  • 效能效能(英语:efficacy),又称为内在活性(英语:Intrinsic activity,缩写IA)在药理学中指药物在受体上能产生的最大反应。这和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亲和性不同,也和测量效价强度的EC50不同。19
  • 音频录音是指将声音转为模拟讯号或机械记录的过程。数字录音是指将模拟信号经由AD转换器将类比(analogy)取样成数字(digital)记录到数字储存装置再由,数字转换回模拟信号的过程录音的
  • 雅克·卡蒂埃雅克·卡蒂埃(法语:Jacques Cartier,1491年12月31日-1557年9月1日)是法国探险家、航海家。雅克·卡蒂埃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资助下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既未能开辟通往东方
  • B淋巴细胞B细胞(B淋巴球)有时称之为“朝囊定位细胞”(bursa oriented cells),这是因为它们首次在鸡的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被提及的关系。在肠道的派亚氏腺体(Peyer's glands)中的淋巴组
  • 恐怖症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此症的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持续性的恐惧与害怕。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快速发作的惧怕现象,并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患者将竭尽全
  • 平太阳平太阳或假太阳是一个假想的天体,它每年和真太阳同时从春分点出发,在天赤道上从西向东匀速运行,这个速度相当于真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平均速度,最后和真太阳同时回到春分点。平太
  • 东南亚福建话福建话(Hokkien、Fukienese)可能指:
  • 爱沙尼亚共和国– 欧洲(绿色及灰色)– 欧盟(绿色)  —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Vabariik),通称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Eesti,爱沙尼亚语发音: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
  • 4月4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四个月,是小月,共有30天。在北半球,4月是3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本月节气有:清明、谷雨 ;在南半球,4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英文中的4月(April)来源于单词aperire,表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