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氏

✍ dations ◷ 2025-04-25 22:37:42 #鲜卑,拓跋部,拓跋姓

拓跋氏,又作拓拔、托跋、秃发,古代鲜卑氏族之一,为拓跋部的族长,拓跋部单于的家系多属于此氏族。拓跋部建立了包括北魏在内的许多拓跋国家。在北魏时,采取汉化政策,改姓元,唐朝之后拓跋氏族逐渐汉化,被融入汉人之中。

鲜卑旧有的氏族,分为三十六部与九十大姓,在拓跋毛时,拓跋氏与三十六部结盟,形成拓跋部,消灭了其余九十大姓。拓跋氏成为族长,也因此成为北魏王族的开始。拓跋诘汾时,其长子秃发匹孤成为河西鲜卑首领,其拓跋力微则继续为部落首领。因此分支出秃发氏一支,秃发与拓跋,可能是同音异译。

唐朝皇室认为,其祖先李虎出身南北朝大族陇西李氏,为老子李耳后代,因此以老子后裔自居的唐朝皇室于佛道之争时偏袒道教。和尚法琳宣称李唐皇室为拓跋氏之后。由此触怒皇室,被流放益州而死。刘盼遂与王桐龄认为李渊家族应为拓跋氏后裔,但后来因陈寅恪后两篇研究之更正,认为李唐出自赵郡李氏,而取消了自己的观点。

一般认为突厥用桃花石称中国,来源即“拓跋”一词。但值得指出的是,汉文中的“拓跋”与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č(����,音:桃花石)并无关系,据李盖提和台湾学者林安庆的研究,拓跋实质上为两个阿尔泰语系词汇所组成,即tog(拓)和beg(跋,即贝伊),tog有尘土、泥土之意,beg为氏族和部落首领,两者皆为后世突厥的官号。林安庆还发现,今日厦门话(闽南语闽台片)中的“拓跋”发音,与这两个对应词汇几乎没有分别,并接着补充汉字“拓跋”二字并不是后突厥碑文上的Tabγač对音转写,而是tog和beg这一复合词组的对音转写,其词义正是土地之主人,完全证实了北魏官方史书《魏书》开编中的“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的解释。

相关

  •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 μm,宽0.2~0.8 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5
  • 墨西哥城墨西哥城(西班牙语:Ciudad de México 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文化及通信部政治主题文化部(法语:Ministère de la Culture)是法国政府部门,其成员专门负责管理国家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无论在法国或海外都推广和保护各种视觉、造型、戏剧、音乐、舞蹈、建筑
  • 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意大利语:Stanislao Cannizzaro,1826年7月13日-1910年5月10日),意大利革命者,有机化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曾参与西西里岛反对波旁王朝的起义。他在进行有机合成
  • 罪惟录《罪惟录》,原名《明书》,作者查继佐,为明朝—南明史事的纪传体史书。传世唯有一部,齐鲁书社对其进行点校。查继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始修明史,易稿数十次,初名明书,因牵连庄廷鑨私
  • 燧石器石器是以石头为原料制成的工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生产工具。在考古学上,人类使用石器的时期称为石器时代。石器主要分为打制和磨制两大类。石器的制法和形状常常作为判断遗迹年
  • 糸鱼川市糸鱼川市(日语:糸魚川市/いといがわし Itoigawa shi */?)为位于新潟县最西端,面向日本海的城市。是世界上知名的玉产地。市区面积746.24平方公里,总人口43,724人。市制施行于195
  • 东京海上东京海上控股(日语:東京海上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とうきょうかいじょうホールディングス,英语:Tokio Marine Holdings, Inc.。东证1部:8766,Pink Sheets: TKOMY)是所属于三菱
  • 草原狐(V. velox)草原狐(英语:Swift Fox;学名:Vulpes velox),是一种小型的棕黄色狐狸,主要栖息在北美洲的西部草原,如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它们也栖息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萨斯喀
  • 丰富海丰富海(拉丁语:Mare Fecunditatis,又译丰饶海、丰海)是月球上一座直径909公里的月海,位于月球的东南部。丰富海盆地形成于前酒海纪,月海周围的地质生成于酒海纪,而月海自身地质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