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

✍ dations ◷ 2025-05-16 17:16:39 #缝隙连接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称缝隙连接,是细胞连接的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又称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是一种特化的动物细胞间连接,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间隙连接通过连接细胞的胞质,允许多种小分子、离子和电信号直接通过,这一过程有一定的选择性,间隙连接的开闭往往受到调控。形成间隙连接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往往平行而且紧密地排列,留有纳米尺度的缝隙,两个分处在相邻细胞质膜上的连接子(Connexon)对齐连接,形成一个狭窄的通道,大量的通道排列在这一缝隙中,进而构成了间隙连接。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与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相似。除了完全发育的骨骼肌细胞以及不固定的细胞,例如红细胞,间隙连接在人体中各种组织中几乎处处存在。但尚未在一些低等动物,例如多孔动物门中,发现间隙连接。在脊椎动物中,连接子是由连接蛋白(Connexin)组成的同构或异构六聚体。无脊椎动物的间隙连接由无脊椎动物连接蛋白(英语:Innexin)(Innexin)构成的。无脊椎动物连接蛋白与连接蛋白之间没有明显的同源序列。尽管序列上存在差异,但无脊椎动物连接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脊椎动物的连接蛋白极为相似,以至于可以宣称它几乎以相同的方式构成了间隙连接。泛连接蛋白(英语:Pannexin)(Pannexin)家族原本被认为也是形成细胞间通道的一种蛋白,但其实际上作为一个单层膜通道让细胞与胞外环境进行交流,例如交换钙离子以及ATP。间隙连接的通道宽度在2 nm到4 nm之间。两个细胞的相应连接子相互对齐。每个连接蛋白有四个跨膜单位。有时,多个间隙连接聚集成一种称为“斑”(Plaque)的宏观结构。由两个相同的半通道,即连接子,形成的间隙连接称为“同型”(homotypic),否则称为“异型”(heterotypic)。另外,由六个相同的连接蛋白形成的连接子称为“同构”(homomeric),否则成为异构(heteromeric)。间隙连接的结构细节被认为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但是该关系的细节尚不清楚。编码间隙连接的基因大致根据序列相似性分为三类:A,B和C(例如GJA1、GJC1)。应该注意,基因本身并不能编码间隙连接,而只能编码连接蛋白。另一种通用的连接蛋白分类方法是基于蛋白的分子量(例如connexin26,connexin43,connexin30.3等)。简单地说,间隙连接可被视为电信号、小分子和离子的细胞间通路。控制这一通路将会产生复杂的效应,现分条陈述如下:在20世纪80年代,间隙连接通讯的一些细微而重要的作用被发现了。研究发现,在胚胎细胞中加入抗连接蛋白抗体可以阻断间隙连接的物质交流。在间隙连接被阻断的区域的胚胎最终发育不正常。研究者随后对抗体阻断间隙连接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间隙连接似乎是细胞极性和动物的对称性发育的关键因素。间隙连接对胚胎发育晚期细胞的分化也有重要作用。间隙连接还被发现在药物生效的信号传导过程中承担了主要作用,相应的,一些药物被证明可以阻断间隙连接通道。“旁观者效应”的含义是无辜的旁观者被杀,这也是由间隙连接引起的。当细胞因疾病或受伤而受到损害时,就会将死亡信息传送到与死亡细胞相连的相邻细胞上。这可能导致其他未受影响的健康的“旁观”细胞也会死亡。因此,旁观者效应在疾病的细胞学研究中是很重要的。除疾病导致的旁观者效应外,辐射或机械导致的细胞损伤及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旁观者效应也受到了研究。疾病似乎也会影响缝隙连接在伤口愈合中发挥功能的能力。在大多数动物体中,间隙连接将细胞电耦合和化学耦合。电耦合可以相对快速地进行。本节中提及的组织(以及器官和系统)的有一些广为人知的受间隙连接协调的功能,这些细胞间信号传递过程在微秒或更短的时间尺度内发生。间隙连接在心肌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间隙连接的电耦合作用,心肌的所有肌细胞可同步工作。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常被称为电突触。在间隙连接结构被发现之前,电生理学的研究者就已利用电测量方法发现了电突触。电突触突触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特别是在新皮层、海马体、前庭核、丘脑网状核、锁膜下核、下橄榄核、三叉神经的中脑核、腹侧盖区、嗅球、视网膜和脊椎动物脊髓等区域。视网膜的神经元中存在广泛的间隙连接,间隙连接既存在于同种细胞之间,又存在于异种细胞之间。目前已知耳蜗的柯蒂氏器的支持细胞,血管层内的细胞,以及结缔组织的纤维细胞间有广泛的间隙连接存在。其功能被认为与耳蜗内的钾离子转运有关,对耳蜗的听觉转导至关重要。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复层立方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相关

  • 焦虑症焦虑症或称焦急症(英文:anxiety disorder)是明显感觉焦虑和恐惧感的一种精神疾病。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则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身体症状,如心跳过速和颤
  • 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持有α溶血性,链球菌属下的一种菌。肺炎链球菌于1880年代已被发现能引致肺炎,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因,亦是体液
  • DICOM医疗数位影像传输协定(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是一组通用的标准协定,在对于医学影像的处理、储存、打印、传输上。它包含了档案格式的定义及网
  • 哌嗪哌嗪(音:派秦(pài qín)。英语:Piperaz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哌嗪是包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两个氮原子处于对位。很多哌嗪类化合物有一些重要的药理性质,其都包含哌嗪官能团
  • 拉玛泽呼吸法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磺胺甲氧甲嘧啶磺胺甲氧甲嘧啶是一种长效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omid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该药物依化学本质可
  • 本津本津是波兰的城镇,位于该国南部,距离首府卡托维兹10公里,由西里西亚省负责管辖,面积37.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382米,2010年人口58,584。坐标:50°19′N 19°08′E / 50.317°N 1
  • 肾盂输尿管移行部输尿管(拉丁语:Ureter)是位于腹膜外位的细长肌性管道,左右各一,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厘米,平均管径0.5~1.0厘米,最窄处口径只有0.2~0.3厘米。输尿管的主要
  • 糖异生糖异生(英语:Gluconeogenesis)又称糖异生作用、糖原发育不良作用,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异生保证了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正
  • 6d1 7s22, 8, 18, 32, 18, 9, 2第一:499 kJ·mol−1 第二:1170 kJ·mol主条目:锕的同位素锕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符号为Ac,原子序为89。锕在1899年被发现,是首个得到分离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