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阿元

✍ dations ◷ 2025-02-23 19:34:17 #反战运动,反日情绪,少年漫画,周刊少年Jump连载作品,历史漫画,反战漫画,广岛县背景电影,广岛原爆相关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日本漫画,1976年电影,1977年电

《赤脚阿元》(日语:はだしのゲン)是日本漫画家中泽启治创作的漫画作品,基于其作为广岛原子弹幸存者的经历。漫画讲述了日本战中及战后,主人公中冈的艰苦生活。

该漫画后改编成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电视剧等作品。

1945年(昭和20年)月6日,美军以原子弹轰炸广岛,当时居住在原爆中心附近的阿元与父母、胞姊、胞弟同住。两名男孩因到学校上学而避过一劫,阿元的母亲与胞姊死于原子弹产生的高温,父亲则下落不明。

《赤脚阿元》是一部自传作品,漫画中有许多情节都来自中泽启治的实际经验,不过也有与实际经验不同的部分。例如原子弹投下时,阿元是小学二年级,而事实上中泽启治当时为小学一年级;而原爆发生后,中泽本身并没有亲自目睹父亲、姐姐和弟弟之死(而是由当时在场的母亲转述);此外,中泽启治也没有亲眼见证母亲的死(漫画中是在战后不久过世,事实上母亲于战后20年后去世,中泽启治当时人在东京)。

不过母亲火葬时没有留下遗骨这件事,不仅是真实发生的情节,也是个重要的契机,让中泽启治决定动笔画下以广岛原爆为主题的漫画。

故事后期则描写终战好几年后的战后情况,内容除了对昭和天皇、美军及美国、警察预备队(后来的陆上自卫队)等等进行批判,也相当着墨于原爆日后留下的伤痕。

基于一些时代考证的错误或极左派的主张,确实有对本作内容、表现手法等抱持其他意见的声音。不过《赤脚阿元》确实是作者中泽启治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将原爆的悲剧、当时的时代背景、时代氛围传达出来,同时是兼具娱乐性质的一部作品,在国内外都相当受到好评,更曾改编为电影、戏剧、动画、音乐剧、绘本、说书等等。根据goo于2010年6月的调查,受选于“希望大家阅读的日本史漫画排行版”第一名。

单行本及文库本的累积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本。面对于维也纳召开、2007年5月50日开始的第一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检讨会议,日本政府代表团决定将《赤脚阿元》的英文版送给签约国。日本外务省接受了出版社给的30本英文版,据说此后会朝“漫画外交”发展。

日本国内长销40余年,海外翻译逾20多国版本,发行总量超过1000万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反战经典之一,日本父母最希望带着儿女共读的漫画,繁体中文版由远足文化出版于2016年6月3日。

‘周刊少年JUMP’

1972年中泽启治于《月刊少年JUMP》(集英社)的首波漫画家自传企画发表了自传漫画《我目睹了》(おれは见た),以该作品为基础,充实脚色设定之后,1973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第25期连载。中泽启治为了原原本本的呈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过程中除了请妻子协助外,完全没有雇用专属的漫画助手。

《周刊少年JUMP》在当时已开始采取读者回函至上的经营方针,相当重视读者回函的人气票选,会依据回函结果对人气低迷的作品进行腰斩(中断连载)。而人气连载作品《赤脚阿元》虽拥有一定的人气,但不能算是非常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不过当时的JUMP总编长野规,虽然打着读者回函至上的方针,却全盘地支持中泽启治的连载,全力配合他的篇幅需求等等,让连载持续了一年以上。然而石油危机所引起的纸张不足,让《周刊少年JUMP》的总页数减少,使得连载后期频频被迫休刊。最后,随着一直以来支持着《赤脚阿元》的长野规的升迁,于1974年第39期结束了连载。关于连载结束这点,过去担任责任编辑的山路则隆表示“由于当时已经达成了中泽老师开始连载时的目的,所以就让连载结束”,据说是希望中泽启治在《赤脚阿元》之后,连载一部路线截然不同的娱乐作品。

此外,也只有第一话得到卷头彩页的机会。1974年所举办的JUMP忠实读者奖中,也只获得了20名中的第13名,错失了前10名可以刊登单篇作品的机会。

当时,集英社也没有计划发行单行本。关于这个决定,山路则隆表示当时能发行单行本的连载漫画,ㄧ定是相当有人气的作品。而本作在连载当时并不能算是非常具有人气的(因此未列入发行单行本的对象中)。

在本作眼看就要无法继续发展下去的时候,朝日新闻记者横田乔表明有兴趣了解原爆议题,便拜访中泽启治的家,亲眼拜读了原稿,写成了新闻。但是没有书的话,再怎么看新闻报导也没意义,于是透过横田记者的介绍,便决定交由汐文社出版单行本。1975年3月18日的朝日新闻晚报上,刊登了横田撰写的新闻,标题为“原爆剧画,即将发行单行本”,遂于2个月后,即1975年5月,发行了由汐文社出版的全4集单行本。靠着这篇新闻和单行本的出版,本作受到极大的关注。就连大江健三郎也不顾当时漫画被当做低俗作品的风气,给予了《赤脚阿元》极高评价。在消费合作社的通路也被介绍为“好书”推荐。读者就此从阅读《JUMP》的青少年,拓展到成年人,成为畅销作品。后来也靠着横田的介绍,得到在刊物《市民》上继续连载的机会。

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的内容,曾以〈麦子们 赤脚阿元战后篇〉的名字刊登。

‘市民’

《市民》并没有成为稳定的连载环境,于1976年8月号休刊。之后便转至日本共产党体系的社论刊物《文化评论》上连载。

‘文化评论’

日本共产党秉持着“核均衡理论”,反对与他们政治主张不同的美国、英国拥有、开发核武,却认同与他们政治立场相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拥有核武,对于核武的立场非常矛盾。不过自从中俄对立后,日本共产党的论调又转为全面性的否定核武,于是《赤脚阿元》正好成为他们绝佳的宣传材料。然而最后连载还是遭到腰斩。

‘教育评论’

日后,转至日本教职员组合的教育机关报《教育评论》上继续连载。在大多数的老师严格禁止漫画进入校园的时代下,《赤脚阿元》成为唯一一部能正大光明在学校阅读的漫画,成功地打入了1980年代的孩子间的心中。1985年,随着第一部的完结,结束连载。

后来读卖新闻系列的出版社・中央公论新社发行了中公文库漫画版(全7集),将《周刊少年JUMP》的连载内容归为第一部,而之后的内容为第二部。汐文社的珍藏版出了10集,虽然没有特别区分,但1-4集为第ㄧ部、5-10集为第二部。两者的不同如下:

第10集的最后一页写着“第一部 完”,是由于作者原定继续创作以东京为故事舞台的“第二部”。然而进入2000年后,糖尿病带来的白内障病情恶化,于2009年9月15日正式公开表示“因视力锐减的关系,无法再画出一格一格细腻的漫画”,放弃继续创作续篇的念头。一开始中泽启治与病魔抗争,不放弃继续作画,硬是画了2话的草稿,表明出版的决心。第二部的主题预计聚焦在被爆者所受到的差别待遇上。

《赤脚阿元》的原画虽已在1994年广岛和平记念资料馆东馆设立时,交给广岛市管理,到了2009年12月8日,中泽启治再度将所有的原画等资料捐赠给资料馆,并将所有权全权授与广岛市。其中也包含梦幻的第二部原画。

保留下来的第二部原画,共32页,以照片的方式刊登在2013年出版的《“赤脚阿元”创作真实》(中央公论新社)上。

自1980年代开始,《赤脚阿元》成为一部会放在图书馆或中小学图书室的漫画,受到孩子们广泛地阅读。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可以学习到“原爆”真实情况、能当作参考的漫画作品。此外,除了战争主题,本作对战时、战后的风土民情、社会情势的捕捉和描写,也非常质朴又细腻。漫画评论家吴智英认为“这些应来自作者中泽启治的亲身经历,相信是他在广岛的所见所闻”。此外,他对于作者的左翼观点,认为“尽管本作使用的是这样质朴的政治语言,但依然纪录下了和命运抗衡的轨迹”。

相关

  • 朗瑟士敦坐标:41°26′S 147°8′E / 41.433°S 147.133°E / -41.433; 147.133朗塞斯頓(英语:Launceston)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北部,是塔斯马尼亚州第二大城市,2015年6月估计人口86,6
  • 数据模型在软件工程中,数据模型是定义数据如何输入和与输出的一种模型。其主要作用是为信息系统提供数据的定义和格式。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现有的数据库系统都是基于某
  • 加藤清正通称:虎之助(虎之介)、主计头、 浑名:地震加藤、鬼将军、肥后の虎本妙寺(熊本県熊本市) 天泽寺 (鹤冈市)(山形県鹤冈市) 覚林寺(东京都港区) 池上本门寺(东京都大田区) 本圀寺(京都市山
  • 毛尔科尧·伊姆雷毛尔科尧·伊姆雷(匈牙利语:Markója Imre,1931年6月6日-2008年3月27日),匈牙利律师,政治人物,前司法部长(1978年-1988年)。1931年生于海泰什。1948年加入匈牙利共产党(同年并入匈牙利劳
  • 降头降头或降头术(Tame Head)是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巫术。通常扯上宗教性质,或多或少会产生二元对立的现象,例如:光明和黑暗,天使与魔鬼,撒旦与上帝。同理,降头术依照施法介质、法术
  • 鸠之泽温泉坐标:24°32′43″N 121°30′29″E / 24.5453779°N 121.5081831°E / 24.5453779; 121.5081831鸠之泽温泉,为台湾宜兰县大同乡太平村太平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内的一个温泉,位于
  • 朗尼·毕格斯朗尼·毕格斯(Ronald Arthur "Ronnie" Biggs,1929年8月8日-2013年12月18日)是英国罪犯,以1963年火车大劫案闻名于世。1965年,朗尼·毕格斯从监狱脱逃,逃亡长达36年,并制造出各种宣传
  • 柳川雅树柳川雅树(1987年5月1日-),日本职业足球员,前日本20岁以下足球代表队成员。2006年,柳川雅树在神户胜利船开始足球生涯。2010年转会至甲府风林,2011年转会至草津温泉,2012年转会至栃木
  • 石碑山石碑山(越南语:Núi Đá Bia/.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
  • 天字第一号 (1964年电影)《天字第一号》为台湾于1964年由张英导演与制作的台湾闽南语谍报片(也有国语版),翻拍1945年在上海极轰动的同名电影。叙述民国二十年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三省时,少女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