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ℳ ₥ ₦ ₧ ₱(英语:Philippine peso sign) ₰ £ 元 圆 圆 ﷼ ៛ ₽(英语:Ruble sign) ₹(英语:Indian rupee sign) ₨ ₪(英语:Shekel sign) ৳ ₸ ₮ ₩ ¥ 円
顿号(、),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的符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用在平列连用的单字、词语之间,或标示条列次序的文字之后 。”
一般来说,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
中文里曾经把用于区分外国人姓名的音界号(间隔号)作为顿号的一种 。
在中国大陆,顿号横排时居于左下,直排时居右上;在台湾则统一放在中间。
请参考以下例子:
日语的“、”称为“读点”(読点),相当于中文的逗号。与中文顿号的功能相似的标点符号是“中黑”(・)。
大部分西方语言没有顿号的概念,对应中文顿号的功能由逗号兼替。
在 Unicode 字符是 U+3001:
在微软新注音输入法的输入方式为依序按下`与'键(或使用组合键Ctrl+')。在无虾米输入法中,可使用'加上 ,或是vv加上 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