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飓风塞尔吉奥

✍ dations ◷ 2025-10-22 14:21:53 #2006年飓风塞尔吉奥

飓风塞尔吉奥(英语:Hurricane Sergio)是有纪录以来东北太平洋在11月形成的第3强飓风,也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9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11场飓风。系统于11月13日经墨西哥曼萨尼约以南约740公里海域的东风波发展而成,在向东南方向移动期间稳步增强,于11月15日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175公里的最高强度。气旋接下来转向北上,因风切变增多而开始减弱,此后又转向西进,始终远离墨西哥海岸,于11月20日在最初形成位置的西北偏西方向约515公里洋面消散。

风暴在墨西哥海岸沿线产生小雨,但总体影响很小。塞尔吉奥的形成标志着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成为12年来最活跃的太平洋飓风季,也是数十年来首次在11月有多场热带风暴形成。与此同时,塞尔吉奥还是11月1日后形成的最强太平洋飓风,也是11月持续时间最长的太平洋热带气旋,一共存在了7天时间。

11月7日,一股东风波穿越中美洲进入东太平洋。其轴线周围的对流区向西行进至中美洲和墨西哥南部,到11月12日进行至阿卡普尔科以南约645公里海域时已经变得更加集中。当天下午,气象机构开始采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这股扰动天气,其对流继续组织。11月13日清晨,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认为系统有可能发展成热带低气压。系统内的雷暴一度消退,但到11月13日时已发展出足够的环流和有组织的对流,在墨西哥曼萨尼约以南约740公里洋面成为第二十一E号热带低气压,不过气象部门实际上要到11小时后才将其归类。

热带低气压成形后起初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会在继续向西北前进期间增强成热带风暴,最强风速约为每小时80公里。由于所在海域风切变较弱,气旋中心附近的深层对流有所增长,带状特征变得更加明显。受高空反气旋气流同对流层中湿气的共同影响,低气压于11月14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塞尔吉奥”(Sergio)。成为热带风暴后不久,塞尔吉奥转向东南,估计这一转向是因受东北方向的中到上层低压槽产生的气流影响。风暴稳步强化,于11月15日在阿卡普尔科西南方向约675公里洋面强化成飓风。深层对流中心的风眼非常清晰,尺寸较小,气旋迅速增强,在成为飓风约6小时后达到风力时速175公里的最高强度。

塞尔吉奥达到最高强度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预计飓风还会继续增强,风速增至每小时195公里。但气旋不久后就转向北上,然后因西北方向的上层低压槽导致风切变增多而逐渐减弱。到11月17日清晨,风暴西侧深层对流的下层云系对流已经部分暴露出来,估计塞尔吉奥于当天下午降级成热带风暴。受北面和东北方向的高压脊影响,气旋转向西北,之后又改朝西面移动,在此期间逐渐减弱。11月18日,中心附近的深层对流出现重组,风速略有提高,但垂直风切变很快又令其减弱。当晚,风暴行进至米却肯州西南方向约300公里洋面,这也是塞尔吉奥距陆地最近的位置。11月20日清晨,气旋降级成热带低气压,最终于当晚在曼萨尼约西南方向约580公里洋面消散,消散位置在最初形成位置的西北偏西方向约515公里处。风暴残留继续西进,其中的少量对流又持续了约一天后再完全消散。

气象机构没有因塞尔吉奥而发布热带气旋警告或观察预警。不过,多份风暴公告表明墨西哥沿海地区有可能受到威胁,只是可能性很小。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认为哈利斯科州巴拉-德纳维达有29%的可能出现热带风暴强度大风。11月16至17日,飓风外围雨带在墨西哥沿海地区产生少量降水,其中以格雷罗州的铁拉科罗拉达最高,约有50毫米。

塞尔吉奥于2006年11月形成,令这个月份成为有纪录以来热带天气活动最强烈的11月,也是1966年后首次有多场热带气旋在11月的东北太平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截至2015年,飓风塞尔吉奥仍然是11月第三强烈的太平洋飓风,也是这个月持续时间最长的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相关

  • H[AuClsub4/sub]氯金酸也称为四氯合金酸,是分子式为H的无机化合物。制备氯金酸时,可将金溶在王水中,再将溶液蒸发即可。加热时,氯金酸会分解为氯化氢及三氯化金,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将三氯化金
  • 梨是梨属(学名:Pyrus)植物的通称,通常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极少数品种为常绿,属于蔷薇目蔷薇科苹果族。叶片多呈卵形,大小因品种不同而各异。花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粉红色,有五瓣。
  • 波斯语波斯语(فارسی / Fârsî‎),中文也称波斯文,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是一种形成于8至9世纪间的文学语言。是今天伊朗的官方语言,作为其分支的达利语和塔吉克语
  • 胸性大发《胸性大发》是2017年台湾纬来电视台自制电影系列作品之一。由黄镫辉、安俊朋、周俐葳、陈芷妧、曾紫庭、孔令元演出,导演为胡皓翔 。于2017年在纬来电影台播出。 本段时间
  • 卡尔·汉森·奥斯坦费德卡尔·埃米尔·汉森·奥斯坦费德(Carl Emil Hansen Ostenfeld,1873年8月3日-1931年1月16日)为丹麦植物学家。其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
  • 白薯天蛾白薯天蛾(学名:)是虾壳天蛾属下的一种大型蛾,常见于欧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白薯天蛾活跃于日出及黄昏时,有趋光性。其幼虫以旋花属()植物为食,这也是其种加词的来由。而“白薯”天
  • X射线爆发源 X射线爆发源是一种会呈现周期性快速增加光度(通常是10或更高因次),且其峰值出现在电磁频谱之X射线的X射线联星。这种天文物理的系统是由吸积的致密天体(通常是中子星,偶尔是黑洞
  • 张昭鼎张昭鼎(1934年7月8日-1993年4月24日),出生于屏东,台湾著名无机化学研究先驱学者。张昭鼎出生于屏东,父亲张士昆服务于屏东烟酒公卖局,四岁时父亲过世。由母亲沈金仓扶养长大,年少时
  • 镇远州 (明朝)镇远州,明朝时设置的州。洪武四年(1371年)降镇远府置,治所在今贵州省镇远县。洪武五年(1373年),又改为镇远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正统三年(1438年)废镇远州,以镇远、施秉二长官司隶镇远
  • 福克拉山福克拉山是美国的山峰,由阿拉斯加州负责管辖,属于阿拉斯加山脉的一部分,距离丹奈利峰23公里,海拔高度5,304米,是该国第四高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