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葬

✍ dations ◷ 2025-09-15 07:46:34 #节葬

墨家系列条目

战国:墨子、禽滑釐、耕柱子、胡非子

孟胜、田让、腹䵍

《墨子》、《墨辩》

节葬,墨家思想之一。墨子认为厚葬久丧容易使国家贫穷,人民减少,政治紊乱。墨子于此主张明显反对儒家的葬礼。

墨子认为,仁者为天下考虑,如同孝子为父母亲考虑一样。父母贫穷时,应当使他们富有;因此人民太少,就应想办法使之增多;人民乱了,就应当让他们安定。能力不足、财力不足、智力不足这些事情只会办不成。但是孝子不会隐藏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财力。

墨子慨叹三代圣王经已逝世,天下失去了是非标准。后世的君子认为厚葬就是仁和义;同时亦有一派人认为厚葬不是仁和义。这两派人互相非议,同时高举效法尧、舜、禹、汤、文、武的主张。这两派人都言论不定,因此墨子提出考察国家和万民的施政利益,那一点符合富、众、治。只要能够使穷变富、使寡变众,使危变安,就是符合仁和义了。

墨子提出考察厚葬久丧是否符合利益,因此墨子假设如果有丧事举行,按照厚葬派说法,棺木一定要厚、埋葬一定要深、衣服一定要多,而且棺饰需要华丽和坟堆一定要大。故此百姓有丧事时几乎都倾家荡产、诸侯有了丧事则倾尽府库,还要让死者遍身珠宝。

随后举行丧事时,哭泣无定时,还要披麻带孝,铺草席枕土块。而且强行不食使自己饥饿,又故意穿单薄的衣服让自己受寒,导致面容枯槁,耳不聪目不明,引致自己无力做事,甚至弄得需要拐杖才能行走,这样一共坚持三年。君主、父母、妻子与长子死了,各守丧三年外,伯父叔父兄弟又需要守丧一年、外姓姻亲和亲族守丧五个月,姑姊甥舅亦有数个月守丧期。若以这些言论作法则,君主不能上早朝、农夫不能耕作、工仄不能制作器皿,因此造成社会瘫痪,墨子认为这主张决不能实行。

古代圣王曾经制订埋葬之法,棺木只需三寸厚、衣服只用三领,下葬时墓穴不需到达地泉,上面不会渗出臭气,陵墓宽三尺,就足够了。活着的人不需守丧太久,应尽快从事工作,这是圣王埋葬之法。

从前尧到北狄中从事教化工作时,死在途中葬于蛩山,只用三领衣衾,以劣质的谷木当棺材,用葛布包尸体,下葬以后才哭。舜到西戎从事教化工作时,死在途中,葬在南己。他同样以劣质的谷木当棺材,用葛布包尸体。禹往东到九夷从事教化工作时,死在途中,葬于会稽山。他以桐木当棺材,同样用葛布包尸体。这三位圣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却采用了这样的埋葬方法。

因此,棺木只需三寸厚、衣服只用三领,下葬时墓穴不需到达地泉,上面不会渗出臭气,陵墓宽三尺,就足够了。哭着送葬,哭着回来,回来从事生产这才有助于祭祀,有助于向父母行孝。如果确实要行仁义,就以节葬作为施政的主张。

相关

  • SuicideSuicide通常指自杀(英语:Suicide),即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此外,suicide还可以指:集体自杀指一群人为了同一目的而自杀或互相杀害。
  • 德阳舰军舰博物馆坐标:22°59′18.7980″N 120°09′22.8168″E / 22.988555000°N 120.156338000°E / 22.988555000; 120.156338000武进三型: DA-08/2维对空搜索雷达1990年武进三型:德阳号驱
  • 力比多欲力(英语:Libido),早期音译为力必多,该术语由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提出,欲力是身体内部的兴奋状态的本能,其欲念、动机的来源或力量。 常指性欲。指人或某些动物见到、摸到、想到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综合性大学最早成立的环境科学学院,1983年环境科学系从南开大学化学院分离出来,1998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该学院研究领域包括污染
  • font color=white美国的编号公路/font美国的编号公路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州际公路系统、美国国道、州级公路以及各州内的县级公路组成。这些公路普遍使用数字来进行标识,并使用不同的公路标志牌风格加以区分,如州际
  • 詹姆斯·赛克斯·甘布尔詹姆斯·赛克斯·甘布尔(James Sykes Gamble,1847年7月2日-1925年10月16日)为英国植物学家,专业于印度植物研究。
  • 霍普芬韦尔湖坐标:48°44′43″N 11°22′49″E / 48.745143°N 11.380175°E / 48.745143; 11.380175霍普芬韦尔湖(德语:Hopfenwehrl),是德国的湖泊,位于该国东南部,由巴伐利亚州负责管辖,处于
  • 夏水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沙市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楚夏水。也可能另有一条在上古时期亦称之为夏水
  • 戴冀农戴冀农(1909年-2010年5月3日),原名戴中和,男,直隶(今河北)蠡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 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1701年9月22日-1760年2月22日)是一个歌唱家以及著名音乐家巴赫的第二任夫人。安娜·玛格达莱娜生于萨克森选侯国蔡茨一个音乐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个小号手,母亲则是一个风琴手的女儿。1721年时,她在克滕有一份歌手的工作,并于同年年底与巴赫结婚。她与巴赫有十三个孩子。婚后,安娜·玛格达莱娜继续着职业歌手的生涯。巴赫夫妇对音乐共同的兴趣让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快乐。安娜·玛格达莱娜通常负责记录丈夫的音乐。巴赫则写了几首乐曲献给她,许多都存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