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瓦伦达

✍ dations ◷ 2025-05-19 10:19:44 #1905年出生,1978年逝世,德国裔美国人,钢丝表演家,意外身亡者

卡尔·瓦伦达(英语:Karl Wallenda,1905年1月21日-1978年3月22日)是出生于马格德堡的德裔美国人,为从事在走钢索方面演出的特技表演者,且为马戏团团体“飞翔瓦伦达家族”(The Flying Wallendas)之创办者。

于6岁时瓦伦达便开始与家人练习马戏团表演技巧,而他家人经营的“伟大的瓦伦达家族”(The Great Wallendas)马戏团里头的“四人金字塔”、“单车走钢索”等节目当时在欧洲引起回响。随后1928年瓦伦达一家来到美国改以自由表演者身份演出。在1936年瓦伦达另想到了名为“三层七人金字塔”的表演内容,瓦伦达便于他的兄弟赫曼(Hermann)摸索尝试此点子。在瓦伦达成为正式杂耍演员后,该点子便在1946年被采纳,并于1947年正式公开。

瓦伦达多次以在半空走钢索表演创下各种事迹,其中在1970年6月18日,年龄已达65岁的瓦伦达在乔治亚州塔露拉河一带的塔卢拉峡谷(Tallulah Gorge)进行以走钢索来横跨峡谷的死亡演出。当时估计有3万左右人数观看,而瓦伦达最后跨越了约四分之一英哩宽的峡谷。

随后1974年瓦伦达在位于俄亥俄州的国王岛游乐园里,以1800英尺的走钢索长度,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该纪录直到2008年7月4日才被他的曾孙尼克·瓦伦达以2000英尺成绩给打破。

1978年3月22日瓦伦达在波多黎各圣胡安的康达广场酒店(Condado Plaza Hotel)表演走钢索时,受大风影响于约121英尺的钢索距离处摔下,之后重伤不治离世。

瓦伦达生前曾提及自己在走钢索时只在乎跨出的每一步而不去思索是否会出意外,而死前于波多黎各圣胡安表演时则反常地向旁人表示著此回演出一定不能失足。事后心理学界以不把精神耗费在担心出现成功错误上,来获得达到目标的心态为“瓦伦达效应”(Karl Wallenda Effect)。

相关

  • 蒂内尔征Tinel征是一种神经损害的表现。它是通过叩击神经损伤的部位引起“如坐针毡(英语:Paresthesia)”样的刺痛或蚁走感。它的名字来自法国神经学家Jules Tinel(1879-1952)。举个例子,在
  • 性高潮控制性高潮控制(英语:Orgasm control、edging、peaking、surfing)是一种性技巧,即维持长时间的性刺激但不达到性高潮。男性进行性高潮控制时,被刺激者将长时间地直接接受性刺激。在此
  • 欲界欲界(梵语:कामधातु,kāma-dhātu),亦称欲地(kāma-bhūmi),佛教术语,世界的三界之一。欲界是由欲乐(kāma)与界二者形成的复合字,此界是由物质主导,以追求欲乐为主,故而得名。欲界
  • 中亚美术中亚,包括古波斯,现在伊朗的亚洲中部的广大地区。中亚有大片草场,培育了能骑善猎,尚武彪悍的民风。中亚又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间,作为欧亚交流的枢纽,亦对其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中亚
  • 邹衍邹衍(约前305年-前240年),《史记》作驺衍,战国时期齐国人,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稷下学宫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其主要学说是“五德
  • 卢·哈里森卢·西尔弗·哈里森(英语:Lou Silver Harrison,1917年5月14日-2003年2月22日),美国作曲家。出生于俄勒冈州,但从小移居旧金山湾区一带,深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民族音乐、民间音
  • 多维尔菊石见内文多维尔菊石(学名:),又名多味蕾角石,是生存在白垩纪海洋中的一属菊石,为多维尔菊石亚科的模式属。它们的游泳能力很差。其化石分布全世界,在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有发现。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证券交易所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圣文森证券交易所或圣交所,英语: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Exchange Limited,交易所名称: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
  • 汤姆·芬尼汤姆·芬尼爵士,CBE(英语:Sir Thomas "Tom" Finney,1922年4月5日-2014年2月14日),生于英国普雷斯顿,已故退休足球运动员。汤姆·芬尼自小便以足球运动员为目标,因此在14岁时加入了普
  • 佩德罗·桑塔纳佩德罗·桑塔纳·法米利亚斯(西班牙语:Pedro Santana Familias,1801年-1864年),多米尼加共和国军人和政治家,第一任多米尼加宪政总统和拉斯卡雷拉斯侯爵(Marqués de las Carre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