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文(闽南语:Ngôo Khik-Bûn,1928年-1995年),字子章,号藻卿,台湾澎湖县马公市西卫里人。吴氏出身书香世家,饶有诗名,尤擅书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吴克文更是澎湖地区鸾堂发展的重要推手。
吴克文生逢台湾日治时期的昭和初年,自幼进入汉学私塾“琼音书房”就读,奠定古文、诗词等国学基础,之后进入马公公学校接受新式学校教育。
吴克文就读高雄第一中学(即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前身)期间,逢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同盟国指派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吴克文于民国35年(1946年)11月考取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入学资格,却因故放弃。随后吴克文返回故乡,陆续在澎湖县政府与马公公学校服务,期间曾在自宅开办“乐英堂”,教授《四书》、《古文观止》等汉学课程,直到民国76年(1987年)退休。
吴克文在民国66年(1977年)接任西瀛吟社社长,尔后连任五届,推广诗教不遗余力,曾于民国73年(1984年)刊行诗作《藻卿吟草》,并于民国78年(1989年)颁获“世纪诗人”之奖章。
吴克文除了诗文之外,对澎湖地区在战后鸾堂的发展也有卓越深远的贡献。“鸾堂”又称“善堂”,以扶鸾方式为主的宗教组织,被神灵附身的鸾手,常以桃木笔在沙盘上写字,进行传达神明旨意的仪式。
吴克文的祖父创建妙新社福善堂的鸾堂(西卫金龙殿),吴克文自幼耳濡目染,后因成长过程中屡经战乱、病痛交迫,多次因祈求神祇而平安无事,成年之后便热衷与推广鸾堂的活动。
澎湖鸾堂的发祥所“一新社乐善堂”置于原本位于市区的“圣真宝殿”,但该庙宇在1940年代被盟军轰炸毁坏,一新社的神像及牌位曾先后暂奉他处,又复因负责人病逝而社务暂止;民国52年(1963)原社员的后裔决议重新振兴社务,并着手筹划重建庙宇,却遭遇土地改革所有产权争议,幸赖吴克文多方奔波交涉,民国55年(1966年)位于光复里现址的一新社圣真宝殿才顺利落成。
民国84年(1995年)过世之前,吴克文不遗余力投入鸾手培训与善书著述的工作,马公地区高达18所的鸾堂善书,其中有69部善书系出于吴克文之手或经由其校订,可谓笔耕不辍。
澎湖县各大庙宇的楹柱上诗词对联多有落款“吴藻卿”者,即出自于吴克文之笔墨,如一新社圣真宝殿、澎湖关帝庙、北甲北辰宫、林投凤凰殿与火烧坪灵光殿等等。
一新社楹联
灵光殿楹联
武圣庙楹联
善书《重刊觉悟选新》
林投凤凰殿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