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溪事件

✍ dations ◷ 2025-08-10 15:27:14 #麻豆溪事件
麻豆社事件,又称麻豆溪事件、麻豆事件、麻豆事件,发生于1629年,台湾荷西殖民时期的西拉雅族和大武垅族麻豆社原住民,因不满荷兰台湾长官的统治,双方发生战争。麻豆社最终失败,签定《麻豆协约》。1629年,第三任台湾长官彼得·纳茨派遣63名荷兰士兵深入麻豆社搜捕“汉人海盗”,但社中原住民由于对荷兰殖民者杀害他们同胞、要求献地,并且强迫当地青少年服劳役早有不满,但又不得不屈服于荷兰殖民者的武力,因此原住民一边假装协助,但另一方面却运用对当地地理的认识,使荷兰士兵毫无所获。一日黄昏,63名荷兰士兵结束搜索行动,归途时经过麻豆溪,陪伴搜索的原住民便替士兵们拿枪,并背着他们帮助渡河,荷兵不疑有他,到了半途,所有的原住民忽然蹲下,将身上的荷兵推入河中,并顺势将他们强压吃水,当时荷兰人平均身高只有160~165公分,远不如营养好的麻豆社人,荷兰士兵全数遭溺死。长官彼得·纳茨闻此惨剧大为震怒,但因滨田弥兵卫事件缠身,因而耽搁下来。及至普特曼斯继任之后,由于先前的料罗湾海战失利,又遭海盗刘香袭击热兰遮城,遂于麻豆溪事件发生后六年的1635年展开报复,11月23日,普特曼斯亲率500名荷兰士兵分成七队及500名新港社 原住民攻打麻豆社,在普特曼斯的命令下,荷兰士兵见人就杀,第一天杀死麻豆社原住民26名。普特曼斯并下命令烧毁所有住家,房子全毁;谓之麻豆社之役。及至12月18日,麻豆社终于向荷兰人投降,并签订《麻豆协约》表示他们愿完全接受荷兰政府统治 。之后荷兰人借由此次军事行动,东征西讨,最后迫使萧垅社(今佳里区)、大目降(今新化区)、目加溜湾(今善化区)、哆啰国(今东山区)和小琉球等社投降。但直至台湾荷西殖民时期末期,台南平原境内的原住民仍未完全顺服。

相关

  • 斯拉夫人斯拉夫人(英语:Slavic peoples)是欧洲各民族和语言集团中人数最多的之一,有三亿四千万人。主要分布于东欧和中欧,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人发源于今波兰东南部维斯杜拉河上
  • 擦音在语音学上,擦音(或摩擦音,fricative consonant)是辅音的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两个发音器官彼此靠拢,形成狭窄的通道,气流通过时造成湍流发生摩擦,发出噪音。与塞音不同,擦音可以持
  • 单数单数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 DNA单链DNA分子以两条反向平行的单链DNA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存在。单链DNA可以由DNA分子经过热处理或碱处理而产生的。单链DNA在分子流体力学性质、吸收光谱
  • 豆科豆科(学名:Fabaceae,保留名:Leguminosae)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豆目,约有800属19,325种。为被子植物中相当庞大的一科,占了已知开花植物物种的7%。部分物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科
  • 金线莲金线莲(学名: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又称金线连、金线兰、金丝草、乌参,是兰科开唇兰属的植物,可以入药,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分布于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 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 指的是线粒体内的所有遗传物质。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能通过半自主复制进行繁殖的细胞器 。组成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物质在结构上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相似。线粒体
  •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在量子力学里,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译测不准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小,则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大,反之亦然。:引言对于不同的案例
  • 河粉沙河粉,简称河粉、河或粉,是一种通过蒸煮米浆而成的粉条食品,是中国南方和港澳、东南亚一带常见的一种食品,常见的煮法为炒或水煮后配汤,例如炒牛河、上汤河粉。正宗山水沙河粉的
  • HTML/CSS网页颜色是在万维网上设计网页时,表示各种颜色的方法。颜色可以用三组十六进制数字表示,部分常用颜色或和上下文相关的内容也可以用英语名称的“关键字”来表示。此外还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