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谋杀

✍ dations ◷ 2025-11-05 11:15:14 #2007年冲突,2007年伊拉克,维基解密,2010年媒体,2007年军事,美军丑闻

《附带谋杀》(英语:Collateral Murder)是由切尔西·曼宁和维基解密在2010年4月揭密的美军阿帕奇直升机在伊拉克战争中射杀平民的第一人称视角影音录像,长39分钟。

2007年7月12日,美国陆军两架阿帕奇直升机空袭伊拉克巴格达居民区,路透社两名战地记者被杀。巴格达警察指控是“美国式随机轰炸”,而美军官方声明指是“与叛乱分子驳火”。后来经美国陆军情报分师员切尔西·曼宁揭密,维基解密在2010年4月5日公布直升机第一视角的枪击镜头,带录音,美国国防部匿名官员确认影音皆属真确。讫今2000万人次观看。在录音里直升机军人捏造有人开枪(而对应画面只见持枪者悠闲地干站着),又殷切期盼目标拾起武器以给他们借口开枪,其后滥杀救伤的路人,救伤的路人遭枪毙后军人大笑,如此等等都令美军受指责。

影片记载了三段攻势:

2010年4月5日影片曝光后,5月21日至25日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在网上与黑客阿德里安·拉莫聊天时自曝维基解密的视片是他揭发的美军伊拉克军事纪录、美军阿富汗军事纪录和26万条外交电报(见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的其中一条。曼宁与黑客的聊天纪录后来由Wired杂志公开。维基解密声明,“鉴于我们从不收集揭密者的个人情报”,无法确认曼宁是否其揭密的来源。

2010年5月27日,22岁的曼宁在伊拉克被捕。曼宁被控22条罪名。2013年7月30日,最严重指控“通敌”被裁定无法入罪。但有关间谍罪、盗窃罪、电脑诈骗、违反军纪的控罪则被裁定入罪。2013年8月21日,被判35年。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特赦,曼宁获减刑,2017年5月17日出狱,共入狱约7年。曼宁揭密事件由2010年揭发至出狱都发生于奥巴马任期之内。

2010年4月8日《南德意志报》评论“只有一个词语能描述当天发生了什么:谋杀”。“随意间”(casual)就使用过当武力,“从镜头里根本没有遇害者是恐怖份子或者暴乱者的迹像”。“飞行员没有受火力攻击,地面上没有队友,大白天、视界良好———军方对平民死亡常用的借口都不管用;反之,我们见到的是乐于挑衅(trigger-happy)的美国士兵,对着镜头说话、冷静地射杀一帮人群。”《南德意志报》又引用《英国卫报》作者道格拉斯·哈德(Douglas Haddow)于4月7日的分析文章,指“阿帕奇直升机的飞行员的逻辑,无异于一个中庸的电子游机玩家”,指战争游戏与现实模糊了。(注:美国军方其后指出地面上一百米开外有第16步兵团第2营B连在巡逻,有潜在受袭危险。)

事发当月(2007年7月),两名记者被射杀的路透社循《信息自由法》向美国军方索阅枪击镜头遭拒,军方那时声称直升机镜头损毁。一直拖至Wikileaks揭发事件路透社才知悉原委。路透社记者卢克·贝克(Luke Baker)撰文指责美军犯下军事罪行,惟路透社不予以刊行,期后路透社声明指把相关报导汇整至其他新闻里。

在现场拯救休旅车司机的小孩的美军士兵伊森·麦科尔德(Ethan McCord)后来受访时说,他认为第一次攻击符合交战规则,但枪击前来救援的车辆则毫无必要,即使按规则伊拉克人不能抬起伤者,直升机也可以只鸣枪赶跑,而非全面攻击。

影片题为《附带谋杀》,是仿效军事委婉语附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的新造词。

相关

  • 夏尔·波德莱尔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
  • .lv.lv为拉脱维亚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
  • 比图尔县比图尔县(Betul)是印度中央邦所辖的一个县,行政中心为比图尔镇。比图尔县面积10043 km²,总人口13,95,175(2001年),人口密度138人/km².比图尔县平均海拔2000英尺,气候宜人,森林
  • 方全方全(1440年-?),字用周,直隶庐州府合肥县人,山西大同左卫官籍。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山西乡试第四十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历官户部郎中。弘治二年(1489年),升浙江布政
  • 若利斯·卡尔·于斯曼若利斯·卡尔·于斯曼(法语:Joris-Karl Huysmans 1848年2月5日-1907年5月12日),法国颓废派作家,艺术评论家,早期作品受到当时自然主义的影响,多倾向于个人和暴力,处女作《沉浮》(1882
  • 杨绣惠杨绣惠(Yang Hsiu-hui,1965年2月25日-),本名杨秋惠,台湾女艺人,父亲是台湾喜剧泰斗阿西(杨坤灶)。出道时使用艺名“杨琇惠”,2007年改为“杨绣惠”。早期为中视演员,与黄香莲合作歌仔戏
  • 路易五世 (巴伐利亚)路易五世(勃兰登堡人),(1315年5月-1361年9月18日),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成员,第一位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勃兰登堡藩侯(1323年—1351年在位)及巴伐利亚公爵(1347年—1361年在位)。神圣罗马皇帝路
  • 功率增益功率增益(英语:Power gain)是指一个电路里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例。不像其他的信号增益,例如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功率增益由于“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本身有着相对模糊的定
  • 兰巴赫河 (艾库姆米伦巴赫河支流)坐标:52°6′50″N 8°37′24″E / 52.11389°N 8.62333°E / 52.11389; 8.62333兰巴赫河(德语:Lam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于艾库姆米伦巴赫河
  • 托科普里峰托科普里峰(Tocorpuri)是南美洲的火山,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位于智利和玻利维亚接壤的边境,顶部的火山口直径1.4公里,海拔高度5,8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