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碘酒
✍ dations ◷ 2025-11-01 19:44:00 #碘酒
碘酊又称碘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液。
碘酊通常由2%-7%的碘单质与碘化钾或碘化钠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组成,最早在1908年由安东尼奥·格鲁斯奇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与卢戈氏碘液类似,碘化物和水的存在是为了用将碘单质转化为多碘离子I3-来增加碘的溶解度。但是由于碘单质本身就较易溶于乙醇,有时亦会直接将碘单质溶解于酒精制成碘酒。碘酒的特点之一就是含有酒精,并且含有大致相同质量的碘单质与碘离子。而卢戈氏碘液则不含酒精,但是含有大约相当于碘单质质量的两倍的碘离子。《美国药典》规定在每100毫升标准碘酊中含有50毫升酒精,1.8至2.2克碘单质及2.1至2.6克碘化钠,其余部分则为纯净水。这种“2%碘”溶液提供大约每滴1毫克的碘单质。浓碘酊则被《美国药典》规定为每100毫升中含有50毫升纯净水,6.8至7.5克碘单质及4.7至5.5克碘化钾,其余部分则为酒精。这种碘酊的浓度约为7%,相当于标准碘酊的3.5倍。所有的碘酊溶液均含有碘单质,在摄入量超过可用于水消毒的量的情况下具有中等毒性,因此碘酊的标签上经常有标注“仅外用”,并且一般仅用于消毒。使用碘酊时,不可同时使用红药水,否则会产生剧毒的碘化汞。碘酒为酒精溶液,刺激性强,只能用于完整皮肤消毒(不能用于破皮伤口)和用于消毒血液培养瓶,而且对芽孢无效。碘酊并非一种较好的碘补充剂。为了补充身体中的碘或治疗碘缺乏症,应该使用较低毒性的碘盐,这样人体才可以轻易将这些摄入的碘转化为甲状腺激素。但是,使用碘酒消毒的水源具有相当于日常推荐补给量30倍的碘浓度,而外用的碘酊或卢戈氏碘液也可以导致部分碘被生物吸收并使用。
相关
- 环境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这是一个环境涵盖了所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环境可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是对比建成环
- 传播学传播学(英语:Communication studies)的研究对象有着多种表达,概况的说,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学科。传播的概念同样有着来自不同学科视角和不同侧重的
- 虚无主义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是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一种针锋
- 鼻音化在语音学中,鼻音化(nasalization)指的是发音时,软颚会略降,使得部分气流能在嘴巴发出声音时从鼻子流出。一般来说,接在鼻音后面的母音会因为同化而形成鼻化母音。此外,闽南语、上海
- 肛裂肛裂又称裂痔,钩肠痔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肛肠疾病。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慢性溃疡的一种疾病。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多见于后正中。临床以周期性肛门疼痛、大便带血、
- 边界在字体排印学中,边界指的是某页文件中四周留白的部分,可方便辨认行的起点和终点。当文字是以左右对齐排列时,其会贴紧左侧和右侧的边界。在多数的文书处理软件中,边界的标准宽度
- 周边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英语: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PNS),又称外周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边缘神经系统或末稍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部分。脑
- SiSsub2/sub二硫化硅是化学式为SiS2的无机化合物。与二氧化硅类似,这种材料是聚合物,但它的一维结构与通常形态的二氧化硅不同。这种物质可由单质共热直接化合制得,或由硫化氢与硅共热,也可
- EF-TsEF-Ts(热稳定延伸因子 英语:elongation factor thermo stable)是原核延伸因子之一EF-Ts 作为EF-Tu(热不稳定延伸因子)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英语: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行使
- 陈俊勇陈俊勇(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中国测量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