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β-Fe)
坩埚钢(英语:Crucible steel)
碳钢(含碳量≤2.1%)
弹簧钢(英语:Spring steel)(低或无合金)
合金钢(含有碳以外的元素)
铸铁(含碳量>2.1%)
貝氏體(英语:Bainite),也译作變韌鐵,是钢在热处理时形成的一种显微组织组成物,是由奥氏体在珠光体温度范围以下和马氏体点(马氏体转变开始的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分解而成的铁素体和碳化三铁的混合体。最早由埃德加·贝恩等人描述,故名。
贝氏体分为两种,在较高温度(350~550℃)形成的称“上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羽毛状;在较低温度形成的称“下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或竹叶状。贝氏体由于碳化物颗粒周围受腐蚀而变得比较粗糙,故在显微镜下呈黑色。
目前贝氏体的转变机制尚存争议,目前主要有“切变学说”和“扩散学说”两个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