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體

✍ dations ◷ 2025-11-15 08:40:44 #冶金

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铁(β-Fe)

坩埚钢(英语:Crucible steel)
碳钢(含碳量≤2.1%)
弹簧钢(英语:Spring steel)(低或无合金)
合金钢(含有碳以外的元素)

铸铁(含碳量>2.1%)

貝氏體(英语:Bainite),也译作變韌鐵,是钢在热处理时形成的一种显微组织组成物,是由奥氏体在珠光体温度范围以下和马氏体点(马氏体转变开始的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分解而成的铁素体和碳化三铁的混合体。最早由埃德加·贝恩等人描述,故名。

贝氏体分为两种,在较高温度(350~550℃)形成的称“上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羽毛状;在较低温度形成的称“下贝氏体”,其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针状或竹叶状。贝氏体由于碳化物颗粒周围受腐蚀而变得比较粗糙,故在显微镜下呈黑色。

目前贝氏体的转变机制尚存争议,目前主要有“切变学说”和“扩散学说”两个学派。

相关

  • 尿路动力学尿路动力学(英文:Urodynamics),简单来说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尿路动力学(在中国称:尿流动力学或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事项1。但是,在
  • 阿尔德库尔特·阿尔德(德语:Kurt Alder,1902年7月10日-1958年6月20日),德国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阿尔德生于德国克尼格许特(今波兰霍茹夫),1950年与奥托·迪尔斯因对二烯合成的研究获诺贝尔
  • 药物敏化药物敏化(英语:drug sensitization),也称逆耐药性(英语:reverse tolerance),是指在耐药性已经确立后,不敏感度的减少。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是由于加药、停药(用药假期)导致。苯丙胺和选择
  • 哈大客运专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小林诚 (物理学家)小林诚(日语:小林 誠/こばやし まこと  ?,1944年4月7日-),以研究CP破坏著名的日本物理学家,现为名古屋大学特别教授、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术振兴会(日
  • J·P·奥德威约翰·庞德·奥德威(英语:John Pond Ordway,1824年8月1日-1880年4月27日)是美国一位医生,作曲家,音乐企业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在1840年代中期奥德威和他的父亲A
  • 威廉·班布里奇威廉·班布里奇(英语:William Bainbridge,1774年5月7日-1833年7月27日),美国海军准将,曾指挥过宪法号护卫舰和费城号护卫舰等军舰,参加过第一次巴巴里战争、第二次巴巴里战争和1812
  • 锺进锺进,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长安太守锺繇之弟。锺进随锺繇一起守备长安,马超为报父仇讨伐长安,锺进守卫西门。夜间发现长安西门起火,他前去救火时,马超属下乘
  • 马哈茂德·贾姆马哈茂德·贾姆(波斯语:محمود جم、英语:Mahmoud Djam,1880年-1969年)在1935年至1939年担任伊朗总理。他在大不里士出生,起初作为法语翻译进入政坛,逐渐攀登到总理一职。在他
  • 四条汉子四条汉子,是鲁迅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中,用来指阳翰笙、田汉、夏衍、周扬四人的用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扬成为“文艺黑线祖师爷”时,被宣传为“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