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打洛

✍ dations ◷ 2025-08-10 20:48:27 #哥伦打洛
哥伦打洛省(印尼语:Provinsi Gorontalo)也叫呼伦打洛省(印尼语:Provinsi Hulontalo)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省,位于苏拉威西岛北部的米纳哈萨半岛中部,首府位于哥伦打洛。哥伦打洛省成立于2000年12月5日,原先是北苏拉威西省的一部分。历史上是知名的伊斯兰教在印尼东部地区传播的中心。哥伦打洛省东接北苏拉威西省,西邻中苏拉威西省,总面积12,435平方千米(4,801平方英里),共有1,133,237人(2016年),人口密度 88人/ km²。哥伦打洛由多个主要族群组成:哥伦打洛人(英语:Gorontaloan people)、苏瓦瓦人(印尼语:Suku Suwawa)和林博托人(Limboto),博朗戈人(印尼语:Suku Bolango)、阿亭戈拉人(印尼语:Suku Atinggola)是哥伦打洛人的一支。哥伦打洛人的总数现在已经达到哥伦打洛省人口的五倍,分布在印尼各地和其他国家。关于“哥伦打洛”(Gorontalo)一词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哥伦打洛省有以下昵称:根据历史考证,哥伦打洛省有一些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的人类文明遗迹,苏瓦瓦王国建立于公元8世纪左右。波尼河(Bone)上游发现有苏瓦瓦国王 Moluadu 及其妻儿的坟墓。Oluhuta 遗迹是哥伦打洛发现的一个史前遗迹,拥有史前坟墓,这可能是哥伦打洛拥有非常古老文明的证据。哥伦打洛同望加锡、万鸦老一样,是苏拉威西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估计城市哥伦打洛可能形成于16或17世纪,目前,哥伦打洛成为印尼东部除北马鲁古省特尔纳特之外的另一个伊斯兰教中心。在殖民时代之前,哥伦打洛在地方习惯法的统治下,各王国依血缘联合在一起,称为“Pohala'a”,1931年哥伦打洛地区共有5个王国:沃伦霍文(Vollenhoven)根据习惯对其进行区分,米纳哈萨半岛包括在印度尼西亚的19个土著地区之一。在印度尼西亚独立之前,哥伦打洛人民于1942年1月23日在民族英雄纳尼·沃塔波尼(英语:Nani Wartabone)的率领下争取获得独立。两年后的1944年成立自治政府,这次斗争成为印度尼西亚独立的里程碑,纳尼·沃塔波尼也被印度尼西亚政府认定为独立领袖的先驱。哥伦打洛省坐落在苏拉威西岛米纳哈萨半岛的中部,版图呈现细长的形状,地图上几乎水平的从西向东延伸,总面积11,257.07 km2(4,346.38 sq mi)。哥伦打洛省两面临海,北滨苏拉威西海,南部是托米尼湾。在2000年之前,哥伦打洛省是北苏拉威西省的一部分,现在哥伦打洛省东接北苏拉威西省,西靠中苏拉威西省。哥伦打洛省海拔在0到2,400米(7,900英尺)之间,海岸线长超过590 km(370 mi)。菲律宾位于其专属经济区北界,哥伦打洛省所辖海域超过50,500 km2(19,500 sq mi)。该省南北海岸有一些小岛,其中67个已被确定和命名。哥伦打洛省最长河流是帕古亚曼河,最大湖泊是林博托湖。哥伦打洛省的省长和副省长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领导省政府。全省共分为5个县(Kabupaten)和1个市(Kota)。2000年哥伦打洛省成立时,辖有2个县和1个市(博阿勒莫县、哥伦打洛县和哥伦打洛市)。2003年,珀胡瓦托县从博阿勒莫县分出,波尼波朗戈县从哥伦打洛县东部分出;2007年北哥伦打洛县从哥伦打洛县分出。位于北哥伦打洛县广当湾内的佩帕亚(Pepaya)、玛斯(Mas)和拉贾(Raja)等岛屿在1936年荷兰殖民时代就已被命名为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好的海龟栖息地。现存六个属的海龟中在这里可以找到四种:绿蠵龟、玳瑁、赤蠵龟和棱皮龟。2011年,海龟栖息地受到非法偷猎和鱼类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威胁;另外还有许多代表海龟食物来源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林博托湖拥有40多种鸟类,其中14种属迁徙鸟类,每年9到10月从欧洲、俄罗斯、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飞到温暖的地区。

相关

  • 鼻窦鼻窦(Paranasal sinuses),又名鼻旁窦,位于人的头颅,在头骨之间、鼻腔周围的颅骨与脸骨之内。鼻窦共有四对,平时充满了空气(英语:skeletal pneumaticity),在鼻腔附近。上颌窦(英语:maxill
  • 头孢曲松头孢曲松(Ceftriaxone),商品名为罗氏芬(Rocephin),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如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中耳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肺炎、骨关节炎、腹腔内
  • 生物病毒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谛听谛听,又称“善听”,佛教、中国神话中的神兽,相传是地藏王菩萨的座骑。常被供奉于佛寺地藏王菩萨的案侧。关于谛听最早的记载是《道明还魂记》载唐大历十三年(778年)道明和尚入冥
  • 活人祭人祭(英语:human sacrifice)是一种古代宗教仪式(祭祀),即用人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与它相似的仪式有动物祭(英语:Animal sacrifice)。在整个人类史上,各种文明均发生过用活人作为牲礼的
  • 牛樟芝见本文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俗名牛樟芝,又名牛樟菇、樟菇、窟内菰、神明菇,是一种药用真菌,为拟层孔菌科 (Fomitopsidaceae)薄孔菌属 (Antrodia)的一种真菌,仅原生于台湾。牛樟
  • 太仆寺太仆寺,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周穆王任命伯冏担任太仆正,史官写了册书,名为〈冏命〉(收入《尚书》)。故后世雅称太仆寺为冏寺,太仆寺卿为冏卿。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
  • 思源堂思源堂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校园内,该建筑目前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思源堂始建于1923年,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企业家袁述之捐资兴建的科学楼。现在
  • 毛皮海狮属毛皮海狮属(学名:Arctocephalus)又名南海狗属,是海狮科的七个属之一,与北海狗属同属于海狗亚科。
  • 比达友人比达友人,是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南部和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北部几个土著群体的统称,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大致相似。比达友的意思是指土地的居民。他们是砂拉越和西加里曼丹的